【《读者》光明行动】一群留守在红色老区的孩子们
2017-12-25
灞源,蓝田东部的一个小镇,因"长安八水"之一的灞河起源于此而得名。青坪村便坐落在灞源的最北端,曾是蓝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还是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这里诞生了蓝洛地区第一个革命政府—蓝洛县人民民主政府。
12月初,《读者》光明行动西安医疗队,来到了红色老区——灞源镇,对山区儿童进行为期三天的视力义诊筛查工作。共覆盖18个小学,4所幼儿园,惠及人数1124人,视力不良110人,弱视33人,弱视占3%。
通过筛查结果显示,山区儿童视力不良比例要低于城区。这与山区孩子户外活动多,接触电子产品少有一定关系。但是却发现山区儿童视力问题的严重程度远高于城区。这大概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及平时摄入的营养均衡度有一定关系。
灞源柳泉沟小学,全校学生也就一个班,三个年级。在这里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特殊的,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收到礼物的喜悦,在他们稚嫩的脸上有的是淡淡的忧伤,无尽的想念。他们是一群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同样需要关爱与呵护。
在筛查过程中,我们试着和几名视力不良孩子进行沟通,问他们看不清为什么不和奶奶爷爷说呢?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既心疼又着急,"我感觉没什么啊"。这里的孩子心思淳朴,这里的孩子懂事的很早,这里的孩子值得我们去守护。
中国有1200万弱视儿童,其中贫困弱视儿童约有400万,每年的发病率为3~5%。他们先天视力不好,他们走路经常摔跤,他们看不清妈妈的笑脸,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他们默默承受着弱视带来的痛苦和自卑,他们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和不幸……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弱视儿童,2013年6月5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读者》杂志社和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共同发起的“《读者》光明行动”正式启动,对12岁以下贫困家庭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项目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媒体和医院三方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家庭弱视儿童问题,给孩子们一个清晰的世界,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