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时候,他的眼中和窗外一样光明2013-09-12编者按:2013年9月11日,中华儿慈会“《读者》光明行动”第二批救助的30余名弱视儿童已经在眼科医院接受了6天的治疗。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治疗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相关困难,项目组工作人员前去进行了回访。下面就是回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弱视孩子的故事。 小永博今年8岁,两年里戴着1000多度的眼镜,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跤。他妈妈说,等他长到一米好几的大个子,他还是会经常不小心摔跤。每次看电视,都要离的很近。吃饭的时候,经常夹不住东西,夹住了有时候也会掉得到处都是。 一开始家长还没太放在心里,以为只是近视。乡里人也一直没有做过什么检查,也不懂弱视是怎么回事。后来接到老师通知,让去给孩子治眼睛,否则不让上学,才重视起来。那时候学校都是给永博在教室最前边放个板凳,让他看清黑板。尽管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仍然受到很大影响。 永博的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治了两年多,都没有效果。听说有北京的医疗队要到县里筛查,她便带着永博前去就诊。“这次机会很难得,我们全家都支持孩子来治疗。”符合救助条件的永博跟着县里的领导来到了北京的医院。 “第一天来的时候,穿了一百多次,没有几次能穿进去。”穿针线是医院精细训练的科目之一。据护士说,像永博这样伴有远视眼的弱视儿童需要每天练习至少1000次穿针。“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练习穿针,白天就在这个窗口,晚上就在灯底下。”除了练习穿针,永博还要按照医生的安排,接受医院的其他治疗。 “妈,我已经穿了300次了。”我们去看他时,他冲着妈妈说。他妈妈还说:“永博这次的决心可大了,把眼睛治好比学习重要,这要影响他一辈子的事。”永博的妈妈陪着他一起,在窗边穿针,鼓励他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穿针项目。从第一天穿不进去,到现在穿针速度快了很多,永博的妈妈很高兴,好像看到了希望。 在去医院回访的过程中,来来回回碰到小永博许多次。他始终认真地在窗边穿针。年纪不大的他似乎也明白,治好眼睛对未来对自己有多重要。
-
青爱工程空中联盟心理援助团队走进灾区中小学2013-09-119月2日,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也是8.16洪灾过后的第17天。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团市委组织来自全市的34名心理援助志愿者深入到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中心小学、红透山镇中学、南口前镇海阳小学、高力屯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是我市首次对灾区派遣心理援助队伍。 本活动对灾区12所中小学的60个班级学生开展了为期3天的心理援助服务活动。志愿者团队老师们为灾区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深入内心的心理辅导课。他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以自然融洽的互动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地了解洪灾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志愿者还采用绘画、拥抱、歌唱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重建家园、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白云阁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在本次心理援助过程中,青爱工程空中联盟组建的以青爱小屋专责教师为主的心理援助团队,占居首批志愿者团队三分之一阵营,并在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活动中表现优异。从全市心理援助项目方案撰写、全市心理教师危机干预专题培训、灾后心理援助第一课统一备课与实施,到接下来系列心理援助活动落实等各个环节,团队成员都发挥了应有的优势。 青爱工程抚顺基地负责人白云阁老师,在全市灾后心理援助项目整体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抚顺市大自然小学李旸老师在灾后心理援助第一课中表现突出,多赢得了几次上课机会;路柳老师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精心上课、辅导,经受住了特别考验,作为一名刚刚加入青爱工程的新人,却有着青爱人特有的奉献精神;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郭美云老师在课程设计、团队互动分享中,发挥了资深心理教师的引领、辅助优势;抚顺市第三十中学郑姝老师积极报名参与志愿者团队,并认真学习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专题课程,时刻准备着到灾区助力,精神可嘉,日后定大有用武之地。 开展心理援助志愿者活动,是一个城市人文关怀和城市文明的具体体现。此次抚顺市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灾区学校是心理援助工作的第一步,此后,志愿者团队还将深入到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与勇气。
-
孤儿成长救助项目为乡村教师送上特别的祝福2013-09-102013年9月8日,中华儿慈会孤儿成长救助项目负责人带领5名甘肃地震致孤儿童来到北京麦瑞骨科医院,为4名乡村老师提前过教师节。据了解,这4名乡村教师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多年,但一直坚守在教师岗位上,他们于上个月在中国医学基金会的帮助下,来到该院接受免费治疗。目前,已有两名乡村教师接受了关节置换手术。
-
“《读者》光明行动”第二批弱视儿童抵达北京2013-09-092013年9月6日6点,中华儿慈会“《读者》光明行动”第二批救助的26名贫困弱视儿童在正宁县妇联魏主任、教育局秦主任和各自家长们的陪同下已经顺利抵达北京,中华儿慈会和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工作人员到北京西站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孩子和家长们在医院办理好相关住院手续后,医院的专家们开始为孩子做详细诊疗。 接下来,孩子们会在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进行为期45天的治疗。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恢复健康视力,重见光彩明天而祝福吧!
-
【9958】成功救助坚强的8岁先天性心脏病男童2013-09-098岁男孩的坚强感动着每一个人 再次见到颜旭泽的时候,他的乐观,他的笑容深深打动了我们中心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这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没有被家庭的不幸打垮。在9958项目组的帮助下,他成功进行了手术。看到他的样子,我们更加坚定地想要救助更多的孩子。 颜旭泽今年八岁,刚出生时即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两岁那年,爸爸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奶奶早逝,妈妈一个人既要拉扯年幼体弱的旭泽,又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爷爷。妈妈无法出去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种地为生。生活非常困难。 孩子的母亲打电话到9958求助,我们登记了他的情况,马上着手救助。9958安排志愿者到孩子家里核实情况,并拍了不少照片。孩子家里的窘况令人动容。可喜的是,孩子已经顺利做了手术,而且手术非常成功。9958为孩子拨款2万。 相关链接:http://t.cn/zWovZiH
-
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救治白血病女孩雯雯 呼吁社会爱心捐款2013-09-049岁女孩患白血病“在微笑中忍受剧痛” ——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救治白血病女孩雯雯 呼吁社会爱心捐款 她喜欢唱歌,唱《隐形的翅膀》;她有梦想,希望能当小歌星;现实的残酷让人忍不住落泪,但是她却依然坚强的微笑....... 雯雯今年9岁,她第一次接触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死亡”两个词语,虽然可能还不太明白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可她知道这一切都和自己腿疼的像在割肉一样有关。每天妈妈都要为雯雯进行腿部按摩,她说这是她最舒服的时刻。 雯雯的爸爸带着女儿又一次来到长沙,在湘雅三医院进行血液检查。“现在情况已基本稳定下来了,一直在吃药。”爸爸说女儿一直在吃一种叫做“格列卫”的药,每天3粒这样的白色小药片,一个月要花去两万多元,加上其他费用,目前已花了五六万块钱。“现在就是等着配型,配型成功,资金到位,马上就可以做手术了。”爸爸带着女儿从北京回来后,就一直在等待配型的结果。“治这个病最主要还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吃药只是控制病情。”爸爸说,预计还要花上五十万,“就算这样,我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大约每10万人中有1至2个人患有该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虽然身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母亲身患癌症,但9岁的雯雯总是面带微笑;因为母亲患上了乳腺癌,4岁半的她学会了做蛋炒饭,7岁时她能洗衣做饭承担所有的家务。9岁的她患上了白血病,有时候腿疼得“想把腿锯掉”。可这一切似乎都没有真正影响到这个坚强、乐观的女孩,她依然会拿起话筒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隐形的翅膀》。 9958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迅速在儿慈会官网开通了募款通道,小俊恒的手术费筹款战线依然漫长,仍有很大缺口。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孩子的病情,献出自己的爱心。 9958捐助平台:http://www.ccafc.org.cn/templates/Child/index.aspx?nodeid=&childid=1844 腾讯乐捐平台: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