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基金会介绍
    • 基金会章程
    • 组织架构
    • 机构资质
    • 机构荣誉
    • 机构评级
    • 联系我们
  • 慈善透明窗
    • 捐赠收入
    • 项目支出
    • 物资接收
    • 物资发放
    • 慈善榜
    • 免税资格
  • 新闻动态
    • 慈善动态
    • 机构动态
    • 项目动态
    • 媒体报道
    • 影像纪实
  • 领域分类
    • 基金会
    • 紧急救助
    • 关爱救助
    • 医疗健康
    • 成长发展
    • 教育助学
    • 生态环保
    • 文化体育
    • 童缘联劝中心
  • 基金会公务
    • 财务审计
    • 基金会年报
    • 管理制度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资讯要闻
    • 活动专区
  • 志愿者
    • 志愿者报名
    • 活动招募
    • 志愿服务时间
  • 票据
  • 证书
新闻动态
NEWS
  • 慈善动态
  • 机构动态
  • 项目动态
  • 媒体报道
  • 影像纪实
  • 【生活圈】是他们,还给孩子们一个光明世界!
    2016-11-11
  • 【央广网】第四届中国儿童大病救助论坛在京举行
    2016-11-11
    儿童大病救助联盟8家公益机构统一救助程序标准   11月10日,北京第四届中国儿童大病救助论坛在京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儿童大病救助联盟主办,联盟轮值执行机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联盟秘书处中国公益研究院承办。论坛以“联合救助 健康扶贫”为主题,围绕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15部门《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作的意见》精神,探索解决大病儿童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论坛上8家儿童大病救助公益机构联合发布《儿童大病联盟统一标准共识》,以建立标准化救助流程和简化救助程序为目标,以统一信息采集标准和票据报销规范为基础,降低大病儿童家庭申请公益机构救助的门槛和重复准备救助申请材料的负担,力争打破政府、公益机构、医院、科研机构之间信息互通的壁垒,联合起来让大病儿童有求必应!   本届论坛发布了《中国儿童大病联合救助模式分析报告》和《儿童大病救助十大示范项目》,总结儿童大病救助探索与经验,倡导并呼吁各界力量快速行动起来。《报告》总结梳理了我国目前四种联合救助模式,分析认为,尽管联合救助取得一定效果,仍有待多方深化合作,形成有效联合机制和行动方案。小天使基金、9958儿童大病紧急救助等项目入选《儿童大病救助十大示范项目》,该项评价研究由中国公益研究院发起,通过扫描分析当前我国儿童大病救助项目总体情况,挖掘其中具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典型性的救助模式,助力儿童大病救助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北京零分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立就“大数据与精准健康扶贫”做数据发布。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代表主办方致辞。此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春苗基金会和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等国内外十余家公益机构代表,世茂集团、百度等企业社会责任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中心、新农合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和近50家媒体代表近15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儿童大病救助联盟成立一年 行业平台格局初具   儿童大病救助联盟始创于2015年9月,2016年是联盟初创之年,活动交流合作较为广泛,行业平台格局逐渐显雏形。春苗基金会和北京血友病关爱中心两家机构先后加入,联盟成员从初创的6家发起机构扩展为8家,总体救助规模覆盖8大救助病种,24个救助项目,救助资金逾2.87亿,救助患儿超过1.3万名。   这一年,联盟为政府主导为前提、社会组织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为联合多方力量做好儿童大病救助工作建言献策。先后完成民政部“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数据测算和研究报告,并提出政策建议;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倡导,发布《中国地中海贫血防治蓝皮书》,在两会期间提出将地中海贫血纳入医疗政策保障范围的提案;建立儿童大病救助联盟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救助信息和向全国各地通报社会组织救助大病患儿情况的渠道,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开展联合救助。   中国儿童大病联合救助模式分析报告发布   当前,多元参与的儿童大病救助格局正在形成。在我国儿童基本医疗保障、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体系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政府、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媒体和社会公众正在通过多样的联合模式,共同致力推进和解决儿童大病救助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报告总结梳理了我国目前四种联合救助模式:第一,政府+慈善组织的联合模式,包括政府资金支持慈善组织、政府政策扶持慈善组织以及双方共同出资三种方式;第二,慈善组织+慈善组织联合模式,推进慈善组织间的对话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慈善组织+互联网公益平台联合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公益平台具备的灵活性强、成本低、积少成多和筹款速度快的优势;第四,慈善组织+大病救助专业机构联合模式,铸就大病救助事业的专业性。   报告分析认为,当前的四大联合模式尽管在单病种、单地区等联合救助和宣传倡导方面达成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共享不足、联合行动未落地等挑战,有待多方深化合作,形成联合的有效机制,通过落地试点等方式形成行动方案。   中国儿童大病救助十大示范项目亮点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83家慈善组织开展儿童大病救助项目160余个,覆盖了先心病、白血病、尿毒症等十几种医疗费用高昂的病种,每年支出医疗救助费用超过10亿元。与此同时,国内慈善组织开展医疗救助起步晚,规模有限,面临救助形式相对单一、救助额度和救助范围有限、缺乏交流和协同救助机制和国际合作平台等多方面挑战。   “儿童大病救助十大示范项目”的评价研究由中国公益研究院发起,通过扫描分析当前我国儿童大病救助项目总体情况,挖掘其中具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典型性的救助模式,供行业组织相互交流学习,助力儿童大病救助行业健康发展。   这些优秀的救助项目中不乏极具亮点的案例:我国首个、同时也是救助范围最广和救助规模最大的白血病儿童救助专项基金——小天使基金,在获得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之后,历史性地清理了白血病患儿救助积压,成为白血病救助领域的品牌项目,生动诠释了政社合作模式的优势;9958儿童大病紧急救助项目,借助慈善组织+互联网平台联合模式,发挥网络优势,促使广大公民参与公益项目筹款,大大提升了救助基金的社会动员能力,成为儿童大病救助项目筹款模式的示范项目。
  • 【公益时报】四川甘孜甲登慈善学校蓄水池项目竣工 师生重新喝上干净水
    2016-11-10
    2016年9月12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与腾讯乐捐共同资助修建的四川甘孜甲登慈善学校蓄水池项目竣工。蓄水池项目在学校师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卫生状况的提高、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日前,项目组对该项目进行了回访。 蓄水池竣工仪式   四川省甘孜县地处青藏高原,县城海拔3410米。甲登慈善学校面向当地藏区贫困牧民子女免费开放。该学校创办于1994年9月,目前在校学生343名,教师18名。据了解,此前,学校的基本生活供水主要来自距学校3300米的雪山汇集成的小溪。收集雪水的两个蓄水池(其中一个为净化水池)己经使用了近20年,蓄水池池体开裂,严重漏水,铁制的水管己经锈蚀。由于条件有限,学校只能用旧棉絮塞在池子里简单过滤掉一些沙子杂质,流到学校的水含沙量还是很多。到了冬季,由于水管封冻,师生们用水更是困难,夏季蓄积的存水仅仅能勉强供应食堂做饭,师生们清洗碗筷、洗脸、刷牙等最低生活需求也难保证,全校师生的饮水面临断供。 项目未实施前学生用水难以保证   2015年,得知学校师生饮水的困境后,益童成长中心连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赶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益童成长中心持续为甲登慈善学校开展了线上和线上的善款募集。在此期间,2016年4月12日,在最后选定大、小水池的位置后,学校安排施工队开始作施工前的准备,并2016年4月14日正式开工。5月26日,学校安排人员运输剩余部分水管及相关配件,管道要从距离学校3000多米远的雪山脚一直铺设到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等。 学校厨房水管,项目解决了师生用水难题   在近5个月的施工过程中,队伍克服了高原恶劣气候的影响、连续雨雪天气的干扰、野外施工的困难等问题,于2016年9月完成了蓄水池的修建,让学校师生用上干净水、健康水。据学校校长介绍,“以前学校只有一个管道进水,而且水夹杂着泥沙,每天做饭的时候都要提前把水装在桶里等待泥沙的沉淀,蓄水池修好之后大大改善了学校的用水,厕所干净了,学生的饮食健康也有了保障。” 甲登慈善学校蓄水池项目自推出后就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近九万余人参与并为该项目进行捐赠,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更是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2016年10月初,益童成长中心为该校捐赠了七千余册图书、34台电脑及配套设备,以解决该校教学资源存数不足和缺少电教室的问题。
  • 【人民网】【益童成长中心】喜讯:甘孜雪山脚下的高原娃娃重新喝上干净水
    2016-11-09
    2016年9月12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与腾讯乐捐共同资助修建的四川甘孜甲登慈善学校蓄水池项目全部竣工。蓄水池项目为学校师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卫生状况的提高、学生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借此机会,我们要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蓄水池建设的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此项目设计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的各位领导及工程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项目慷慨捐款的各位善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项目缘起     四川省甘孜县地处青藏高原,县城海拔3410米。这里有一所面向当地藏区贫困牧民子女,提供免费就读的慈善小学——四川甲登慈善学校,由当地一位慈悲活佛于1994年9月创办,目前在校学生343名,教师18名。 该校的基本生活供水来自于距学校3300米的雪山汇集成的小溪。收集雪水的两个蓄水池(其中一个为净化水池)己经使用了近20年,蓄水池池体开裂,严重漏水,铁制的水管己经锈蚀。冬季,由于水管封冻,师生们用水更是困难,夏季蓄积的存水仅仅能勉强供应食堂做饭,而师生们的碗筷清洗、洗脸、刷牙这样最低生活需求也难保证,全校师生的饮水面临断供。于是,学校向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申请救助。     救助历程 (一)迅速行动,实地考察 当得知学校师生饮水困境的时候,中心的何主任连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田工程师,迅速赶往学校,进行严谨的实地考察。下了飞机后,两人裹上厚厚的衣服,顶着严重的高反,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  (二)原有水池年久失修,用水不便 20年前,学校老师用石头和水泥简单的建了这两个水池,如今年久失修,池子有些地方都开裂了,水不断从裂缝中渗出。雪山消融的水汇成小溪,流向蓄水池,这是全校师生用水来源。由于条件有限,学校只能用旧棉絮塞在池子里简单过滤掉一些沙子杂质,流到学校的水含沙量还是很多。孩子们用水都需要排队较长时间,造成极大的不便。               (三)筹集善款,蓄水池动工 在了解完蓄水池实地情况之后,2015年11月-2016年6月,益童成长中心持续为甲登慈善学校开展了线上和线上的善款募集,一边筹集善款一边筹备蓄水池修建工作并于2016年4月正式动工。在经过近5个月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克服了高原恶劣气候的影响、连续雨雪天气的干扰、野外施工的困难等问题,终于在2016年9月完成了蓄水池的修建,让学校师生用上干净水、健康水。 项目的待验收 甲登慈善学校蓄水池项目自推出后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近九万余人参与并捐赠该项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更是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社会公众都密切关注着蓄水池的修建情况,等待着见证孩子们用上干净水、健康水的幸福时刻。在2016年10月初,益童成长中心还为该校捐赠了七千余册图书、34台电脑及配套设备,以解决该校存数不足和缺少电教室的问题。 秉承着捐赠人负责、对工程负责、公开透明的态度,在蓄水池竣工后特邀请媒体记者一同前往学校验收工程,共同见证孩子们重新用上干净的健康水、享用图书和电教室的幸福时刻,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蓄水池项目工程的开展过程 1. 3月中旬:项目施工前期准备,相关物资采购询价、管道及相关材料订购; 2. 3月20日:学校到水池的主水管线路规划及测量; 3. 4月12日:敲定大、小水池的位置后进行工程画线; 4. 4月14日:正式开工,对大、小蓄水池进行土石方开挖工作; 5. 4月21-22日:完成了大、小蓄水池的排水、找平、垫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6. 5月26日:全部水管及相关配件采购并运至学校; 7. 5月31日:项目已基本完成大、小蓄水池的建设施工(土木工程部分) 8. 6月13日-20日:完成引水管道开挖; 9. 6月20日-8月上旬:完成水管安装,水池开始并进行一周的承压测试。测试符合施工要求后开始回填, 10. 8月上旬-8月下旬:蓄水池回填工作。同时完成校内管道安装,并且在校舍、食堂、学生宿舍、厕所、盥洗间安装足够的水龙头。 11. 2016年9月12日:工程全部竣工,学校正常供水。 项目效果 已建成的蓄水池项目工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学生饮食方面 (1)学生食堂安装了7个水龙头,完全能够为食堂烹饪、学生用餐提供充足的、洁净的用水; (2)学生餐具清洗用水点从以前的一个扩大为3个,大大减少了学生排队洗碗的情形; 学校厨房水管 学生在厨房帮忙洗菜 二、学生生活方面 (1)女生宿舍安装了7个水龙头便于学生早晚洗漱及平时用水; (2)男生宿舍安装了10个水龙头,用于学生洗漱; (3)男、女生厕所也安装了冲水水龙头,厕所变得很卫生了; (4)校园内也增加了一处取水点,便于师生平常用水; (5)学生盥洗室安装了24个水龙龙头用于学生日常用水需求; (6)学校8个浴室也接通了用水,能够满足师生卫生、洗浴需求; 女生在宿舍院子洗漱 男生在盥洗室用水 校内饮水处 三、教师生活方面: (1)自来水接通了教师宿舍,满足了教师宿舍16位教师所有用水需求; (2)学校综合大楼也接通了自来水。 用上了干净的水,解决了饮水困难,学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得到了改善,有水可用,有书可读,他们的脸上露了幸福的笑容。                               感恩的师生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该项目的所有工作已于2016年9月12日正式竣工结束。今后,益童成长中心还会继续密切关注蓄水池项目工程的后续使用和维护工作。          益童(孤儿)成长中心隶属于中华儿慈会,专项救助全国偏远贫困地区因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孤儿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困难儿童。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2010年成立的具有民间性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通过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救助通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等进行救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9号中扶国际4层410室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益童(孤儿)成长中心。  益童成长中心更多项目动态:http://www.ccafc.org.cn/templates/gejz/index.aspx?nodeid=298
  • 【新浪公益】爱阅读公益行动暨《典范英语》捐赠仪式启动
    2016-11-09
    活动现场   近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携手北京弘书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书阁教育),在北京市朝阳区安民学校小武基校区举行了《典范英语·大字本》捐赠仪式,爱阅读助益百所小学公益行动拉开序幕。据悉,此次活动将向全国百所小学图书馆捐赠《典范英语·大字本》系列图书,首批捐赠15万余册,价值100万元,许多师生将从中获益。   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中华儿慈会爱健康专项基金主任商相芹,北京弘书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贺,北京市朝阳区安民学校小武基校区校长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作为嘉宾出席活动。同时,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与媒体人士也来到活动现场。 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 致辞   捐赠仪式上,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在致辞中说道,中华儿慈会成立至今已有六年,筹集善款总额突破八亿元。儿慈会长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成才,此次与弘书阁教育共襄义举,旨在帮助更多的少年儿童从优秀读物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通过阅读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我们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到公益慈善中来,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帮助。 弘书阁教育副总经理魏贺 讲话   弘书阁教育副总经理魏贺表示,弘书阁教育秉持“读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弘扬读书精神,昌明素质教育”为宗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此次弘书阁教育倾力捐赠,旨在推动我国英语阅读教育,让更多学生爱上英语阅读,并在阅读中轻松自然习得语言、学到文化、启发心智,也希望藉此转变学校外语教育观念,以读书为本,提升外语教育质量和水平。 安民学校小武基校区校长 讲话   安民学校小武基校区校长也在讲话中强调,感谢中华儿慈会及中华儿慈会爱健康专项基金,感谢北京弘书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关注与支持,感谢大家为孩子们的无私捐赠。今后学校也会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培养,争取为国家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活动上,中华儿慈会爱健康专项基金主任商相芹作为代表接收了北京弘书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100万元(注:首批捐赠《典范英语·大字本》系列图书15万余册,价值100万元)支票。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与爱健康专项基金主任商相芹共同为北京弘书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颁发捐赠证书,以感谢爱心企业对于儿童成长的深切关怀与无私捐赠。 中华儿慈会爱健康专项基金主任商相芹(右一)接收北京弘书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支票   此后,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爱健康专项基金主任商相芹以及北京弘书阁教育副总经理魏贺一同上台,向安民小学学生赠书,并祝愿孩子们可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健康快乐成长。    捐赠仪式结束后,教育部《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组研究员连艳普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典范英语互动课堂。本次活动中捐赠的《典范英语·大字本》,将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颇有助益的工具书,也期待孩子们学习可以更上一层楼。
  • 【中青在线】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关注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小学
    2016-11-08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博晶)近日,中华儿慈会携手广西南宁雷锋协会、广西百色组织部、广西百色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及爱心企业人士,为广西革命老区百色市泮水乡册外小学送温暖。 中华儿慈会为学生发放儿童食品安全手册 爱心人士运送爱心物资     册外小学地处百色市泮水乡南部,学校距百色市100公里,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全校仅开设六个班级。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家庭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     中华儿慈会为册外小学学生进行儿童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并发放了儿童食品安全手册。活动中,食品营养师给学生和老师们讲解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平常应注意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如何正确选择零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购买正规厂家的食品以及如何避免儿童饮食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等。 学生收到学习生活用品     活动现场,南宁雷锋协会会长巫呈科为三名贫困儿童发放了2000元的生活膳食帮扶救助金。儿慈会和多名爱心人士为每个学生捐赠了学习生活用品。     中华儿慈会解冰表示,此次活动是为了加强儿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提倡膳食平稳,增强少年儿童选择食品、辨别食品的能力。让更多的孩子们吃上安全、营养的食品,让社会各界关注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小学的发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据了解,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致力于宣传儿童食品安全知识,把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为重大使命和根本责任。项目于去年年底启动,2016年儿童食品安全常识宣传已扩展到河北、山西、广东、陕西、福建、云南、广西七省。同时项目组与食品安全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完善食品安全的各类宣传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扩展项目与食品安全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
  • 首页
  • 上页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下页
  • 末页
  •  共1311篇
关于我们
  • 基金会介绍
  • 基金会章程
  • 组织架构
  • 机构资质
  • 机构荣誉
  • 机构评级
  • 联系我们
慈善透明窗
  • 捐赠收入
  • 项目支出
  • 物资接收
  • 物资发放
  • 慈善榜
  • 免税资格
新闻动态
  • 慈善动态
  • 机构动态
  • 项目动态
  • 媒体报道
  • 影像纪实
领域分类
  • 基金会
  • 紧急救助
  • 关爱救助
  • 医疗健康
  • 成长发展
  • 教育助学
  • 生态环保
  • 文化体育
  • 童缘联劝中心
基金会公务
  • 财务审计
  • 基金会年报
  • 管理制度
  •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 资讯要闻
  • 活动专区
志愿者
  • 志愿者报名
  • 活动招募
  • 志愿服务时间
票据
证书
联系我们
  • 电话:010-88851687
  • 邮箱:ccafc@ccafc.org.cn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4号院1号楼9层
扫码关注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微信订阅号

©2017-2025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京ICP备09105595号  Powered by 灵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