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基金会介绍
    • 基金会章程
    • 组织架构
    • 机构资质
    • 机构荣誉
    • 机构评级
    • 联系我们
  • 慈善透明窗
    • 捐赠收入
    • 项目支出
    • 物资接收
    • 物资发放
    • 慈善榜
    • 免税资格
  • 新闻动态
    • 慈善动态
    • 机构动态
    • 项目动态
    • 媒体报道
    • 影像纪实
  • 领域分类
    • 基金会
    • 紧急救助
    • 关爱救助
    • 医疗健康
    • 成长发展
    • 教育助学
    • 生态环保
    • 文化体育
    • 童缘联劝中心
  • 基金会公务
    • 财务审计
    • 基金会年报
    • 管理制度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资讯要闻
    • 活动专区
  • 志愿者
    • 志愿者报名
    • 活动招募
    • 志愿服务时间
  • 票据
  • 证书
新闻动态
NEWS
  • 慈善动态
  • 机构动态
  • 项目动态
  • 媒体报道
  • 影像纪实
全部
项目动态
项目公示
  • 【环球时报】 评“爱心妈妈李利娟”事件:依法治善的现实挑战
    2018-05-08
    近日,河北武安李利娟事件引起社会热议。作为曾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并以“21年来耗资数百万收养118名遗孤”的事迹受到称赞的人物,由于其所办 “爱心村”3年未年检而遭关闭,同时本人又涉嫌犯罪。人们不禁产生较大疑问:这究竟是一起什么事件? 图片来源:http://news.china.com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李利娟确实是自1996年起就抚育孤儿,那时包括政府在内的儿童福利院,都面临着较多的困难。时至今日,我国政府办的儿童福利院也只有1万多名工作人员,而近10万名孤儿的照料则是要每天8小时值班,人均客观上要照护30来名儿童。无论如何,政府需要民间爱心人士的支持。况且,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回归家庭是对孤儿的最好照料,发达国家的儿童福利院即孤儿院往往规定不得超过30名孤儿,目的就是要进行家庭式的养育。而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一个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往往多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可以说,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政府照料孤残儿童,应该成为基本的发展方向。 但是,行善需要依法。社会给予慈善人士以较多的支持,是希望其能够帮助政府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这里需要的是首先要与政府合作,也要与社会合作。决不能因为做善事,就要高人一等,甚至违反法律;同时,做好事也要专业,要不断地学习。从李利娟事件中我们看到,最起码是其“爱心村”3年未年检,从而导致被取缔。而从其他信息中看到,李有明显的违法行为,并利用孤儿为其不当牟利。养育孤儿是相当专业的事情。儿童的幼小心灵,需要特别细致的呵护。如果承担起养育孤儿的责任,就要注意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提升自身与团队的专业性。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就是要保障儿童的权益从而避免各类不良后果。而作为爱心人士,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经商办企业,一定要更加规范。 图片来源:http://news.china.com 李利娟的事件发人深思。在《慈善法》颁布后,我国的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以什么样的态度来从事慈善,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行善必须依法、专业,这两个原则一定要坚持。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依法行善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依法行善,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特别需要各类培训和规范的建立,既需要政府的经常性指导,也需要慈善工作者尤其是爱心人士的参与。 现实挑战在于,在类似问题出现时,社会往往因其个人方便而走在政府前面进行救助,爱心人士主动承担起一定职责,但他们往往只是一腔热情,缺乏专业性。在此形势下,政府有关部门既不能因爱心人士的不专业而将孤儿的困难处之泰然。同时,爱心人士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慈善热情而拒绝政府的管理。这两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唯有从两个方面不断改进,才会使社会走出道德困难,使政府更好地管理和支持爱心人士,也使爱心人士更方便更有效地从事慈善事业。 图片来源:http://news.iqilu.com
  • 在京孤儿成长为优秀少年,德比会俱乐部成员现场泪目
    2018-05-07
    2018年5月6日上午,德比会俱乐部慈善公益派的近40位会员,来到位于天通苑的“益童之家”,探望当年在玉树地震中失去家人的孤儿,并为他们带来衣物及生活用品。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负责人何妈妈向大家介绍了孩子们的近况,当说到这些自强不息的少年已成长为国家级、市级、区级的体育特长生、文艺骨干、优秀班干部后,德比会会员们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并表示要为孩子们提供不断的捐助和帮助。 孩子们用歌声对德比会公益派与思德影像公益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表示感谢。他们感慨孩子们的优秀和阳光,为癌症患者何妈妈的坚强和无私奉献而感动,当何妈妈哽咽着说“还有五年,就把这些孩子养大成人了”时,德比会会员们现场泪目。 德比会公益派与思德影像公益计划为地震灾区孤儿们捐赠摄影器材和书籍,鼓励少年儿童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丰富生活,发现世界。影像不是为了记录今天,而是影响明天,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公益慈善的发现者、参与者和传播者,籍此向社会传递公益慈善理念,让公益慈善事业得到更多人、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使更多的人主动的、力所能及的加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温暖社会,贡献绵薄,助人助己。 识别下方二维码,为孤儿奉献一份力量
  • 9958微数据 | 和你分享人间四月天
    2018-05-07
  • 那都不是事儿 | 9958儿童医疗公益平台项目推介与机构建设培训会第4场——云南昭通站等你!
    2018-05-07
  • 9958儿童大病筛查救助活动(首站云南)启航!
    2018-05-07
  • 【中华经典传承工程】走进山东海阳捐书行动
    2018-05-07
  • 有爱有未来 | 5.19 “为爱而走”与你一起,整装出发!
    2018-05-07
    2018年5月19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联劝计划”伙伴-有爱有未来举办的“为爱而走”5KM慈善健走活动将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奉献广场,与你一起,整装出发。由于天气及安全原因,原定于4月21日的第七届“为爱而走”奥森5KM慈善健走活动调整至5月19日举行(全国助残日前一天)。在此,我们对所有公益伙伴及志愿者致以诚挚的歉意,并对大家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年如一,不忘初心。“为爱而走”在众多公益伙伴及参与者的支持下,持续为弱势儿童发声,并呼吁全社会的关注。5月19日,请和我们一起再次出发,以实际行动为更多弱势儿童提供帮助。为爱为公益,我们一直在路上! 活动详情 1.活动时间:2018年5月19日星期六,08:30-12:00; 2.活动地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西门,奉献广场(西门入口沿步道行走500米抵达共铸辉煌雕塑,东侧下沉广场即为目的地); 3.路程设置:5KM慈善健走; 4.交通指南: 地铁路线:8号线林萃桥站C1口出、向南步行约800米进入公园西门,沿步道行走约500米即到达目的地; 公交路线:乘坐81路、510路、379路或专44路公交车,澳林春天小区站下车,沿林萃路向北步行100米右侧到达公园西门,沿步道行走约500米即到达目的地; 停车位置:进入西门,左右两侧均可停车; 5.活动说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本次活动善款接收方。
  • 【公益慈善论坛】公益界的 VR 先行者:各种案例告诉你,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募款与服务的5种应用
    2018-05-04
    翻译:金建宁 来源:公益交流站 虚拟现实(VR)与沉浸式影像技术,为非营利组织在叙事与教育方面开启了新的扉页。 虚拟现实(VR)自 1980 年代起就备受瞩目,然而最近几年才应用在现实中,成为大众可取得且负担得起的工具。 目前 VR 2.0 版流行于现实世界中,除了完全 VR 装置,Google Cardboard 等头戴式显示器的价格相当低廉,任何人皆可轻松连接手机来播放 VR 影片、玩 VR 游戏或使用 VR 应用程序。 图/Samsung Newsroom @ flickr, CC BY-NC-SA 2.0 由于相机日渐便宜和普及,即使在未使用头戴装置的情况下,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试验 360 度全景拍摄,以突破传统电影制作的限制。 如今 VR 和 360 度环景影片迅速应用在公益界,成为创造沉浸式故事体验的媒介。倘若正确执行,这些科技能以有效、深刻的方式将议题个人化,使公益团体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不过,部分公益团体的经验显示,VR 体验的愉悦感与运用需要小心且适当。本文便列举了公益团体在运用 VR 与沉浸式观影体验时的几个创意手法。 1. 协助公众了解议题、激发同理心 过去数年来,我们听闻许多公益团体运用 VR 来克服以往最迫切的挑战,亦即协助人们了解其公益事业与激发同理心。 (1)英国阿兹海默症研究机构设计 VR 应用程序,帮助了解失智症的复杂性 英国阿兹海默症研究机构(Alzheimer’s Research UK)设计了 VR 应用程序──「走过失智」(A walk through dementia),以帮助人们了解失智症的复杂性,也用以说明许多常见的误解,例如失智症只会影响老年人,以及记忆丧失是唯一症状等。 该公益团体与 VR 专家 VISYON 合作开发该免费应用程序,让人们透过失智症患者的视角体验人生。该应用程序在开发过程中,透过罹患不同形式的失智症患者的指导,并探究这些人在试图应付每天生活时,所面临的情绪与心理挑战。 图/Aaron Ang @ unsplash (2)英国国家自闭症协会重现自闭孩童的压迫感受 英国国家自闭症协会(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以类似的手法创造 VR 体验,推出「过多信息」(Too Much Information)应用程序,让英国布罗姆利(Bromley)购物中心的顾客从自闭症孩童的角度体会他们在商场的感受。 为了增进大众对于自闭症的了解,该应用程序突显了像购物中心这种人潮拥挤的场所,对自闭症类群障碍者所造成的压迫性,并示图指出他们常因感官刺激过度而产生的晕眩感。 360 度环景影片:自闭症孩童的真实视角 (3)动物平权组织「爱动物」,一窥受虐动物的生命周期 为了揭露罕见世界,例如从人类经验延伸至其他物种的经验,名为动物平权组织(Animal Equality)的动保团体利用 VR,邀请人们加入沉浸式影片「爱动物」(iAnimal)中,一窥工厂畜养的受虐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 一系列沉浸式影片带领观众进入养鸡场、酪农场及屠宰场,目睹有关动物苦难的惊人事实。该公益团体的目的在于帮助大众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食物(肉品生产者)。 2. 募款活动导入 VR,捐款动机大大提升 在拥挤的第三部门,许多组织争相发声吸引关注,部分公益团体因此利用 VR 等新兴媒介来脱颖而出。 (1)国际特赦组织首度将 VR 导入街头募款,定期捐款增加 16% 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为募款人员配备不到英镑 15 元(约台币 610 元)的 VR 装置,这是公益团体首度将 VR 导入街头募款活动。 尽管严格来说并非 VR,但头戴装置内含的照片显示饱受摧残的叙利亚阿勒坡(Aleppo)街道,让人们从伦敦和曼彻斯特街头直接了解叙利亚的情况。这项计划使得国际特赦组织的定期捐款增加了 16%,于是扩大推行。 图/Alisdare Hickson @ flickr, CC BY-SA 2.0 (2)英国「狗信托协会」让捐款人体验宠物设施,展现捐款人支持的重要性 英国公益组织「狗信托协会」(Dogs Trust)为了说服大众报名赞助毛小孩,在伦敦的理想家居展(Ideal Home Show)导入 VR,成功吸引大众目光。 该协会的 360 度影片让人们有机会体验狗信托领养中心为狗狗提供的先进设施,这种方法有效表明,捐款人的支持对该协会收容的数千只流浪狗或遭遗弃的狗狗,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图/Matt Nelson @ unsplash (3)「水慈善」利用 VR 影片成功募款 240 万美元 美国公益组织「水慈善」带领 400 个人到东非参加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一年一度的募款餐会。用完晚餐后,VR 装置被分发给在场人士,供其观赏一部 VR 影片,内容讲述一名 13 岁的女童和家人首次取得干净水源的人生故事。 这部影片打动了在场观众,当晚即捐出超过 240 万美元,之后在 Facebook 和 YouTube 上亦累积了数百万的点阅次数。 水慈善 VR 募款影片:源头(The Source) 3. 协助提高受助者的满意度 除了以独特方式让支持者和潜在捐款人了解公益团体的影响力,部分公益团体则以富有创意的方式运用 VR,以协助新的受益人了解其服务,并且增进他们的多元体验。 (1)英国安宁疗护机构以 VR 使病患在临终前完成「梦想清单」 转介至安宁疗护机构可能会令人生怯,因此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安宁疗护机构「皇家三位一体安宁疗护机构」(Royal Trinity Hospice)推出虚拟安宁疗护导览,为病患及家属介绍其设施、场所和员工,让他们对服务质量放心。 这并非该机构首次接触 VR,他们也曾针对缓和医疗,利用 VR 让病患有机会在临终前实现「梦想清单」,例如来趟 VR 野生动物之旅,或到迪斯尼乐园玩。 VR 使安养机构病患在临终前也能亲临迪斯尼乐园。图/Thomas Kelley @ unsplash 研究也发现,VR 使用得当,有助于降低各种病患的焦虑、压力和疼痛,并显示对症状的控制有所助益。 事实上,VR 在安宁疗护方面的应用正在崛起。2017 年,名为 Lifelites 的儿童安宁疗护公益团体获得英国电玩界公益团体 GamesAid 提供的近 7 万英镑奖金,以便为全英国接受安宁疗护的儿童带来 VR 体验。 图/Royal Trinity Hospice 4. 作为传递信息与学习的教育工具 如同每个新的信息科技,VR 正成为有用的教育工具,应用在教室、医学实验室等众多场合,如今有些提供信息与咨询的公益团体也开始加入 VR 应用。 (1)英国心肺复苏协会协助人们完成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协会(Resuscitation Council)设计了交互式 VR 应用程序「救生 VR」,目的在当有人心跳停止时,引导人们完成应遵循的步骤。 这种教导心肺复苏术的方式,既吸引人又令人彷彿身历其境,并且让人们有自信在紧急时使用心肺复苏术。该应用程序在 2017 年英国影艺学院奖(BAFTA)的学习项目中获得提名。 图/@ U.S. Air Force (2)皇家全国救生艇协会透过 VR 游戏倡导戏水安全 虽然不完全是 VR,但皇家全国救生艇协会(Royal National Lifeboat Institution,RNLI)的「海滩建造挑战」(Beach Builder Challenge)利用「当个创世神」(Minecraft)游戏,在虚拟世界中教导孩童水上安全的相关知识。 海滩建造挑战鼓励年轻的海滩游客打造属于自己的虚拟海滩,同时学习各种保持安全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发生紧急状况时的应对。 根据游戏中得到的反馈显示,97% 的参与者在玩过游戏后,知道应选择有救生员驻守的海滩前往,且「若目击有人在海滩陷入困境时,知道应拨打 999 并请求海岸巡逻队支援」的孩童人数亦增加了 20%。 水上安全教育也能透过 VR 实践。图/Brian Kairuz @ unsplash 5. 感谢重要支持者,并鼓励遗产捐赠 同样重要的是,公益团体开始利用 VR 来赞扬最重要的支持者,并且鼓励遗产捐赠。 (1)英国癌症研究协会赞扬并向 10 万名遗产捐赠者致敬 英国癌症研究协会(Cancer Research UK)以独特方式运用 VR,在汉普敦宫花展(RHS Hampton Court Palace Flower Show)中设计了一座「VR 生命花园」,以一望无际的、美丽动人的花海向其支持者致敬,并感谢 10 万多名将遗产捐赠给该协会的人,同时也庆祝该协会因支持者的捐款而达成的进展。 图/Cancer Research UK 原文出处:Five ways charities are using virtual reality
  • 1...
  • 340
  • 341
  • 342
  • 343
  • 344
  • 345
  • 346
  • 347
  • 348
  • 349
  • 350
  • 673
关于我们
  • 基金会介绍
  • 基金会章程
  • 组织架构
  • 机构资质
  • 机构荣誉
  • 机构评级
  • 联系我们
慈善透明窗
  • 捐赠收入
  • 项目支出
  • 物资接收
  • 物资发放
  • 慈善榜
  • 免税资格
新闻动态
  • 慈善动态
  • 机构动态
  • 项目动态
  • 媒体报道
  • 影像纪实
领域分类
  • 基金会
  • 紧急救助
  • 关爱救助
  • 医疗健康
  • 成长发展
  • 教育助学
  • 生态环保
  • 文化体育
  • 童缘联劝中心
基金会公务
  • 财务审计
  • 基金会年报
  • 管理制度
  •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 资讯要闻
  • 活动专区
志愿者
  • 志愿者报名
  • 活动招募
  • 志愿服务时间
票据
证书
联系我们
  • 电话:010-88851687
  • 邮箱:ccafc@ccafc.org.cn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4号院1号楼9层
扫码关注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微信订阅号

©2017-2025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京ICP备09105595号  Powered by 灵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