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小水滴】安徽岳西行:聆听大别山深处“爱的发声练习”!
2017-11-23

志愿者捐赠的图书


11月17日,中华儿慈会银河小水滴残孤儿童救助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小水滴专项基金”)发起的安徽公益行走进岳西,来到位于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看望常年坚守在那里的许校长和孩子们,并为孩子们送去了爱心绘本和食品。


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距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约200多公里,全程开车需将近3个小时。17日一早,小水滴专项基金一行五人就早早动身,驱车前往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


自今年6月15日银河小水滴专项基金签约后,小水滴救助会先后组织两次公益行,走访了太原、包头两家社会福利院,以及山西太原爱之家和山西祁县家乐爱心园两家民间福利机构。但这一次的安徽岳西公益行,拜访的是特教学校,这对大家来说都还是第一次。   


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


上午十点,我们顺利抵达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紧邻马路,但走进校门,却别有洞天——一座两层楼的教学楼矗立北侧,东侧是遍植竹林的山坡,环抱间的校园建有国旗杆、篮球场和儿童滑梯。


岳西特教学校一角


由于许校长上午在县里开会,接待我们的是褚老师,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但志愿者却被这里的孩子们所吸引——见到我们,孩子们并不怯场,为我们即兴表演朗诵、舞蹈等才艺。


不知不觉间,许校长回来了。首先,她对银河小水滴专项基金一行的到访表示由衷的感谢;随后,带着大家的钦佩与好奇,她开始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些年之所以创办并坚守这项事业的初衷和夙愿。


许校长与志愿者分享公益心得


许校长出生于教师世家,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中学老师。或许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份初心,两年前,她创办了这所特殊教育学校,以听障、智障、孤独症等儿童为教育对象。


 “我们都期待生命中有贵人出现,其实,我们自己就是别人生命中的贵人!”许校长说,创办这所特教学校以来,得到了很多“贵人”的关心和帮助,尽管如此,这条公益之路并不好走。


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山区,如何留住特教老师是她最困惑的一件事,但略感欣慰的事情是,随着外界对这份事业的理解和认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她一道为这些孩子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许校长的经历让我们备受感动。作为此次公益行的牵头人,银河小水滴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刘江涛表明了此次公益行的初衷,同时也表达了对许校长的敬意和对孩子们的关心。


孩子们即兴表演才艺


 “滴水为源,以爱聚泉”。公益,单个人和家庭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社会和大众的力量非常强大。银河小水滴残专项基金正在做这样的事情——汇聚各方力量,搭建爱的桥梁,让这些孩子们接受平等的教育,享受快乐的成长。

临近中午,小水滴专项基金岳西公益行即将结束,看着叔叔阿姨们即将告别,几位可爱的孩子们自告奋勇走过来,有的即兴表演一段诗朗诵,有的表演了一段拉丁舞……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或许他们的发声并不流畅,舞步跳得也并不标准,但这些孩子们自信投入的表演背后,却是许校长、褚老师等大山深处的志愿者,无数个日日夜夜默默付出的结果。

与许校长(左一)和孩子们的临别合影


这是来自大别山深处的“爱的发声练习“,唯有不计回报的用心付出才能体会。感谢岳西之行,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深植乡间的公益力量,也聆听到了这人世间最纯净的音符。


看着孩子们眼中的不舍,来自公司市场体系的志愿者李烨摘下自己的花围巾,挂在了一位女孩子脖子上,她露出开心的笑容。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下次再见依然能看到孩子们的会心微笑。


(作者系银河小水滴残孤儿童救助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



银河小水滴残孤儿童救助专项基金



项目概述:为救助贫困地区残孤儿童,银河资本与中华儿慈会合作成立银河小水滴残孤儿童救助专项基金。项目前期主要与福利院合作,救助贫困地区残孤儿童。项目将严格按照规范的模式运作,接受公众监督,使资金使用更具有针对性,为贫困地区残孤儿童的救助和成长贡献微薄的力量。
 

项目宗旨:“滴水为源,以爱聚泉”,聚小爱为大爱,对贫困地区残孤儿童进行救助,使他们能够得到较好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护理并提供茁壮成长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