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中华经典传承工程专项基金。
“中华经典传承基金”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杨丽丽会长任名誉主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秘书长黄保余任主任,双方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签约仪式。本次中华儿慈会与中促会的合作,将让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并慧及广大的少年儿童。
项目说明:
一、立项背景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中指出: “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2017年端午节,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为贯彻党中央十九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命脉。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发起了“中华经典传承工程”,通过捐建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书籍、开展经典教育诵读活动、举行传统文化教育展示活动这三大内容, 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相关精神。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将共同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院,通过大学学历教育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来为中华经典的传承引领方向和储备人才。
成立“中华经典传承”专项基金,是为“中华经典传承工程”、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院的筹建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推动全社会重视中华经典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同时让全社会更多人参与到中华经典的传承工作中来,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近中华经典,让每一个孩子都不会因物质的匮乏和教育资源的欠缺而无法接触中华经典。
二、立项意义
中华经典传承专项基金的成立,其一,通过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中华经典传承工程”,旨在解决我国偏远贫困地区学生无法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的情况,为全民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通“最后一公里”,全面解决这些学校学生无法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现状,给每一个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学校,捐赠图书,让每一一个孩 子都能免费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其二,通过支持筹建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院,以及为各学术团体研究中华经典教育提供支持,有力推进中华经典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时培训各类各级中华经典教育教学师资力量及志愿者,为全国各地边穷地区中华经典的教育工作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三. 项目目标
目标1:通过支持“中华经典传承工程”,为各边穷地区的学捐赠中华经典图书馆,让绝大多数边穷地区的学校都有中华经典图书馆。
目标2: 向各地对中华经典传承压有贡献的教育机构、教师、学生提供支持援助。
目标3: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院的筹建,支持各学术、文化、教育机构开展的中华经典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课程研发、学术交流活动。
目标4:为从事少年儿童经典教育、研究、管理工作的教师、教研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捐赠中华经典书籍,促使全社会重视少年儿童中华经典传承教育。
8、项目救助计划(按时间轴描述项目拟开展的救助活动)
2018年1月6号起,向河北、甘肃、贵州、江苏、四川等地的学校捐建中华经典图书馆;
2018年1月10号,向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等机构捐赠《论语诠解》等图书;
2018年2月起,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院的建设;
2018年3月起,支持教育机构研发中华经典学习课件,免费提供给边穷地区学生;
2019年3月起,支持奖励在中华经典传承方面做出贡献的教育机构、教师和学习。
活动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