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蓝信封 | 2017年年度答辩回顾
2018-02-08

2018年23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童缘联劝计划”伙伴—留守儿童的蓝信封2017年年度答辩会在项目办公室顺利举行,包括蓝信封全职人员、实习生及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广州市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主任何丽静、广东省绿瘦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潘承敏 、广州市益先社会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田甜、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秘书长于越、广州我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朱璇、高校召集人江庆彦参加了本次的答辩活动。


活动伊始,蓝信封总干事周文华对项目2017年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年规划:2017年总计收发2.3万封书信,2.3万个书信故事,涉及486所高校,人均通信成本 371元,2018年努力实现15万封书信,9200名大使,人均通信成本降至250元,提出了蓝信封实现规模化的三个环节: 一是收发信平台,供应链建立;二是写好信-培训和咨询,回应普遍问题和个性问题;三是通过口碑传播,实现社群运营规模化招募志愿者,并表示规模化战略为项目带来的三个机遇:探索空间、人才空间、精益项目。未来蓝信封要努力做好通过搭建、完善平台,利用书信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心理问题。


 

随后,蓝信封各个职能部门分别针对2017年、2018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答辩:2017年研发部门完成了《0.08毫米的距离》的编写,书信咨询和自助式咨询不断深入,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但同样面临书信干预力度过弱,人力与资金不足的挑战,2018年部门计划开展书信咨询、培训支持、评估监测、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工作,通过开展实际工作,部门认识到蓝信封不是书信的快递小哥,而是发明有效心理陪伴方式的小能手。项目部在2017年已执行项目学校80所,覆盖6个省份,审核申请10736份,笔试信件7642封。项目运营方面,小信物日活动中蓝信封将 645份礼物,649份心意送去到了孩子身边。2017年大使与孩子的通信数量达到22528封。此外2017年蓝信封引入了互联网系统,流程经历两次升级迭代,形成数据库,大大降低了通信管理成本,高效监测数据,线上咨询等服务,有效的帮助蓝信封实现及时干预、持续跟进特殊个案,2018年项目中心规划运营230所学校,努力实现高质量的、高效率的收发信管理及维护,同时建立项目产品化、需求敏感及需求导向的产品设计。



传播中心在2017年度完成官网上线、王俊凯电影公益包场、维他奶陪伴的力量活动,蓝信封品牌力不断上升,新媒体运营持续优化,项目品牌活动—“许我一张明信片看未来”获得好评;筹资方面蓝信封与企业合作有了新的尝试,同时通过公众筹款、夏令营筹款、腾讯九九公益日、线下筹款、衍生品义卖等方式筹集善款,此外蓝信封首次作为项目执行方,获得了政府采购,同时2017年传播中心面临着专业性不足的挑战,缺乏更加完善的公益产品,2018年部门将努力实现项目品牌的专业化,在持续发展公众筹款的同时实现筹款产品化。志愿者部门表示在2017年度,蓝信封的召集人由1.0104人覆盖78校区到到召集人2.0245人覆盖195校区的突破,但是在大使培训的报名比例、学习比例、反馈比例等方面仍然较低,线上通信培训应更加专业和多元化,社群运营以广州线下为主,线上互动欠缺,志愿者的体验感有待提高,部门面临的挑战为大使数量与孩子数量的不均衡以及如何回应大批量的咨询,2018年部门计划招募9200名大使,开展8场线上培训活动,8封大使信笺,同时将反馈比例提升至35%,努力实现大使客服有能力解决90%的自主咨询,在社群运营方面做到更好的链接大使互动平台。


更多活动现场精彩内容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9vuL38jdItUTMsp8YWhu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