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孤儿西毛在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中获得冠军
2018-07-30

2018年7月30号,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热爱举重的15岁藏族姑娘西毛,在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48公斤级举重赛事中荣获冠军。本场比赛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开展,旨在为北京的体育事业锻炼新人、选拔人才。


西毛荣获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48公斤级举重比赛冠军


西毛是个来自青海玉树的藏族小姑娘,从小失去了父母,家庭的困境使她过早的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小小年纪就要与姐姐一起分担家务。2010年玉树地震后,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把她接到北京抚养,满脸的黑斑和紫外线灼伤的高原红,乱蓬蓬的头发,仔细端详才看得出这是个小姑娘。2015年底,即将小学毕业的西毛,经过慎重思考,选择学习举重,来到了首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学校,开始了她的体育生涯。


西毛参赛现场


两年多的举重训练过程中西毛从不敢有半分放松,教练发现她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比普通人更大的力量,认为她是个学习举重的好苗子。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西毛的举重成绩迅速提升。2016年8月份第一次参加北京市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女子44公斤级比赛就获得了冠军;同年10月份全国中学生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抓举第四名、挺举第四名、总成绩第四名;同年12月份北京市举重冠军赛女子44公斤级冠军;2017年7月份全国青少年举重锦标赛U14组44公斤级抓举第八名、挺举第八名、总成绩第七名;同年7月份北京市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女子48公斤级冠军;同年12月份北京市业余体校举重冠军赛甲组48公斤级第一名。每一个奖牌的背后,都浸透着西毛流出的汗水,激励着她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向奥运冠军出发。


嘉宾为西毛现场颁奖


西毛接受媒体采访


比赛现场西毛说道:“体育对于我自身而言是非常锻炼意志力的,训练期间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冲击和情绪起伏,克服这些会使我迅速成长,和同龄人相比我也许更加成熟。两年多的举重成长要感谢益童之家(注: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养育震后孤儿的住所)亲人般的照顾,也要感谢学校、教练和许多爱心人士对我的关注鼓励。益童之家除我之外还有3个练习举重的孩子,我们都在努力练习不辜负何老妈(注:益童成长中心负责人何江萍)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对我们的帮助。关于今后的职业规划,我自己首先要扎实文化课、不断提升举重专业技能,下一步计划考上首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学校的高中,将来步入喜爱的大学。希望今后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力争为家乡玉树的孩子们做些贡献,更希望可以回报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西毛与教练张志广


西毛获得一系列的优异成绩,与陪伴她两年多的举重教练北京市体育局举重高级教练张志广密不可分的。张教练见证了西毛两年间从“举重白丁”蜕变为北京市运动会冠军的成长,在采访中他说道,西毛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是举重成绩的突飞猛进,更多的是对于西毛坚韧的人格品性塑造、身心的健康成长。虽然是藏区的孩子,但是西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非常强,和同学、老师、教练的相处十分融洽。她的成绩首先基于她自身的汗水与付出,也得益于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西城体委、首都体育学院、各层领导对于孩子的鼓励支持,以及海淀区泛英体育运动俱乐部为孩子场地后勤保障的支持。大家对于西毛的生活与学习都十分关注,不只是举重专业方面稳固提升,她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常年在班级上游。


张教练特别强调,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发扬,应该获得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正确的训练和教育方式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生活,可以促进孩子身体发育、获得更坚韧的性格和更强健的体魄。西毛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优秀案例,来自藏区有着藏族同胞的执着与拼劲儿,通过两年多的举重锻炼而逐渐成长为一个稳重乐观的女孩。祝福西毛以及所有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帮助的孩子们,今后健康快乐成长!


冠军的道路从来都是荆棘密布,西毛的成长与成功都是她努力与汗水的最好见证。在此衷心祝愿西毛以及全天下的少年儿童都可以健康快乐得成长,同时希望他们都可以通过生活与学习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力,逐渐成长为国之栋梁!


西毛与嘉宾、教练合影



西毛接受媒体采访



现场参赛选手


合影




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


比赛现场


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于7月18日开幕,是北京最高级别的综合性体育赛事,竞技项目和群众项目分别有8784人、6329人参加决赛阶段比赛,总体参赛规模超过1.5万人。本届市运会共将设立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 排球等28个大项、30个分项的竞技比赛项目,另设马术为表演项目。市运会将增设14个大项、24个小项的群众项目比赛,涵盖足球、羽毛球、半程马拉松等项目,让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能登上市运会舞台。




益童成长中心



益童成长中心(原“孤儿成长救助项目”)是中华儿慈会自主项目之一,成立于2010年4月青海玉树7.1级强烈地震之后。儿慈会第一时间从灾区接出百余名藏族孤儿来京休养,进行心理辅导、情感抚慰、参观游览和文化课补习。2013年7月31日,又从甘肃岷县地震灾区接出7名孤儿来京抚养,肩负起让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到18岁的社会职责。2013年和2015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全部考上大学,目前在京生活的孤儿还有42名,年龄最小的14岁。

项目组还发起“益童助学”项目,旨在为全国贫困地区,特别是教育资源失衡、匮乏的学校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开展资助。主要资助方向为:1、改善学校教学环境、补充教学设备;2、资助特殊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17年截止到10月份救助助学人数将近600人。

2015年4月项目组启动“益童书屋计划”项目,为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们筹集课外读物,在学校建立阅览室,并且协助学校的老师进行阅读推广。截止到2018年6月,已在全国内蒙古、青海、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安徽、河南、甘肃等地建立77所书屋。



打开链接,呵护像西毛一样的孩子成长:http://ssl.gongyi.qq.com/m/weixin/detail.htm?showwxpaytitle=1&et=fx&pid=2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