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灌溉,静待花开。8月10日,由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携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的“偏远地区幼儿园教师(军属)学前教育培训”公益项目暨“‘做中学’学前教育STEM主题培训”取得圆满成功,来自辽宁、河南、山西等近10个省份的25名偏远地区幼儿园教师(军属)学完全部规定课程,顺利结业。八一学院院长张一尘出席结业典礼,并向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中华儿慈会项目发展部靳剑惠总监、中华儿慈会项目部葛书然主管也应邀出席活动。
此次培训,从神经教育学幼儿脑神经元的开发角度出发,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时,如何正确地认识脑发展的规律,正确地“因脑施教”,这是融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为一体的新兴交叉性前沿学科,对于中国的孩子和老师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一个新的起点。
张一尘在讲话时表示,关注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八一学院一直在努力。作为一个有着近二十年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专门为部队官兵成才服务的学院,八一学院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的幼儿教育,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军人的幼儿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也是一个新的长征。希望参训的幼儿教师、园长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广泛地运用到幼儿教育中,让身边更多的幼儿及军娃受益,为实现中国更加公平的幼儿教育作出努力。
东南大学杨元魁博士、副教授叶兆宁、中国科协“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项目主管郝瑞辉组成专家团队,结合教师工作坊的教学互动模式,通过理论讲解和分组手工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传授学员学会在“做中学”开启孩子脑发育和科学的情绪管理。
八一学院职教中心主任邵江宣读了结业教师名单及获奖老师名单,中华儿慈会项目发展部靳剑惠总监、中华儿慈会项目部葛书然主管分别向获得优秀奉献奖的吴述玲园长、获得活力教师奖的燕琴军嫂幼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吴述玲参加这次培训并获得优秀奉献奖,她表示非常激动,也非常感谢八一学院为边远地区幼儿教师(军属)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也感谢起点工程发起的关注军娃成长系列活动。此次培训,非常贴近习主席在十九大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这一重要思想,实现“幼有所育”,八一学院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军属及军娃谋福利、谋发展,也是落实习主席军民深度融合的理念。
培训随着结业典礼的结束也圆满落下帷幕,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希望下次还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据了解,此次培训是“关注军娃成长,我们正在行动”项目执行的第一阶段,“水滴筹·水滴公益”也参与了此项目,并与儿慈会起点工程共同推广学前教育。后续还将开展“好书送军娃”等系列活动,彰显社会对军娃的关爱,让军娃从内心感到作为“小小军属”,为父母是一名军人感到骄傲与自豪。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培训将有2400余名边远艰苦地区儿童受益。
培训现场
过山车模型展示
泡泡实验
泡泡窗展示
船模型浮力实验
帆船模型展示
口琴培训
参观北京大学
王慧慧(园长)
燕琴(军嫂)
张一尘院长讲话
靳剑惠向吴述玲老师颁奖
葛书然向燕琴老师颁奖
结业合影
“关爱军娃行动计划”公益项目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对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的解决,切实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让敢打必胜的基石更为稳固,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携手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学前教育研究发展基金”正式启动“关爱军娃行动计划”项目!
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
起点工程学前教育研究发展公益基金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着力改善困境幼儿学前教育问题的有效探索。旨在搭建学前教育公益慈善资源的聚集平台,拓展和优化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开展幼儿教育与发展的相关研究、实践和服务。把前沿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学前教育,提高边远、贫困地区幼教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其提供免费公益培训和提供优质资源支持,创建试点标准,逐步推广至全国幼儿园,满足当前社会对优质化、多元化学前教育的强烈需求,实现我国学前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
2018年3月28日,八一学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与中华儿慈会联合设立的“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学前教育研究发展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八一学院院长张一尘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并共同为“学前教育研究发展公益基金”启动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