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慈会资助民间慈善救助组织项目签约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2010-11-12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副理事长袁祥、副理事长李启民、秘书长袁正光等领导出席活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来自太阳村的小朋友与大家合影

 

 

在活动结束后,中华儿慈会为太阳村的20名儿童送上了精美礼品

 

    11月12日,中华儿慈会资助民间慈善救助组织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并正式启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在成立后的第10个月,启动了资助民间慈善救助组织慈善活动项目,天使妈妈、星星雨等我国多年从事慈善救助活动的优秀民间慈善救助组织的救助项目得到资助。

    中华儿慈会于1月12日成立后,即通过各种形式,对孤儿和困难少年儿童广泛开展了救助工作。在我国黔贵地区的严重旱灾、青海玉树的强烈地震和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中,中华儿慈会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为灾区的少年儿童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助。特别是对玉树地震的120多名孤儿的救助,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在玉树地震过去半年之后,基金会又购置万余件羽绒服等儿童用物资配发给玉树地震孤儿和玉树、舟曲灾区二万多困难的少年儿童,使他们再次体会到各族人民对他们的关心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中华儿慈会是具有民间性的全国公募基金会,积极开展“资助型”慈善救助活动,立意走出我国慈善救助的新道路。基金会将民间募集到的资金,资助给长年从事慈善救助工作的优秀民间慈善组织,由他们按照基金会救助的要求,直接救助最需要救助的对象。在这样的资助方式中,推广慈善救助理念,历练和规范民间慈善救助组织的工作方式,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慈善救助方式,培植和推广我国的慈善文化。

    这次得到基金会资助的慈善救助组织的救助项目共有7项。他们是:由“天使妈妈”负责执行的“全国基层医院烧伤整形医师公益培训项目(少儿烧伤整形救助)”、北京“星星雨”执行的“自闭症教师培训及特困家庭资助项目”、 北京市“太阳村”负责执行的“太阳村儿童住宿设施及生活补助费用项目”、 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执行的“湖南省‘心希望’计划”资助(治疗儿童心脏病)项目, 甘肃省文县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促进会负责执行的“我要成长123助学项目(贫困学生学习资助)”、 福建省宁化县关心下一代扶贫工作协会“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和青海省唐卡艺术委员会负责执行的“帮助藏族少年儿童学习藏汉英语资助项目”。基金会为这7个项目投入近300万元。

    在这7个项目中,“全国基层医院烧伤整形医师公益培训项目”是为我国基层医院培训烧伤医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数百万的烧伤患者,其中儿童约占40%,基层医院缺乏烧伤专科医师以及这些医师缺乏系统烧伤理论和实践培训,基层烧伤治疗水平低,甚至延误患者治疗,是造成不少儿童严重致残及危及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此项目的实施,可促进我国烧烫伤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减少烧烫伤儿童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自闭症教师培训及特困家庭资助项目”,目的在于让我国的自闭症教师掌握先进的治疗理论和技能,也使我国特困的自闭症家庭得到补助,让自闭症儿童在其最佳年龄段得到生存能力的培训。

    “太阳村儿童住宿设施及生活费用补助项目”,是为解决太阳村的困难少年儿童的住宅设施问题,并为部分儿童提供生活费用补助。目前我国的太阳村有7所,是专为服刑人员无人看护的子女和部分流浪儿童而创办的民间慈善机构,而目前他们面临着儿童生活费不足和住宿条件差的困境。

    “湖南省‘心希望’计划”是为治疗湖南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动手术提供的资助。

    “我要成长123助学项目(基金会为每位特困生提供1000元/年、要求受助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读两本书、写出读书笔记和每学期作三件献爱心的公益事情)”和“贫困学生资助项目”是分别为甘肃省文县和福建省宁化县贫困家庭少年儿童教育提供的资助。

    “帮助藏族少年儿童学习藏汉英语资助项目”是为藏族地区儿童学习藏语汉语和英语提供学习教材和工具书的项目。

    此次资助项目遍及北京、湖南、福建、甘肃、青海、西藏等省,涉及儿童疾病治疗、教育培训、生活设施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儿慈会对我国困境儿童开展生存救助、成长救助、技能救助、成才救助和心理救助的方针。据估算,这些救助项目的实施,可以惠及数万名我国困境儿童。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在此次救助项目启动仪式上说,这次活动仅仅是个开端,2011年,基金会将募集更多的资金,更大规模地开展资助慈善救助组织的活动,帮助我国暂时处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让他们也能够像其他少年儿童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此外,这样的资助活动,也希望能给我国民间的慈善救助组织提供帮助,让他们更好地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推动我国的慈善救助事业健康发展。

文图/刘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