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困境孩子绽放阳光般笑脸面对新生活-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的讲话
2010-11-15

 

 让困境孩子绽放阳光般笑脸面对新生活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的讲话

  让困境孩子绽放阳光般笑脸面对新生活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魏久明在资助项目启动会上的讲话

 

    魏久明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从今年元月12日正式成立到今天,刚好10个月。在这10个月中,我们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在慈善团体、慈善企业和慈善人士的支持帮助下,对广大孤儿和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开展了救助工作。在南方干旱、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基金会在第一时间就行动起来,有效地救助了当地受灾的少年儿童。我们送了2万7千多箱优质矿泉水到山区孩子们的手里,解决了他们的干渴之苦;我们先后接待了120多名玉树孤儿进京休养,其中百名孤儿资助抚养到18岁;我们将3万多套服装、包括1万多套羽绒衣和1万多件食品、学习生活用品以及药品及时运到灾区;我们还救助和帮助50多名舟曲孤儿度过困难,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这些救助活动中,也锻炼和考验了我们这个年轻的基金会。

    魏久明在介绍中华儿慈会目前工作情况时说道:“我们中华儿慈会以其新颖的慈善理念、独特的救助性质、公开务实的服务风格,方便快捷和讲究实效的工作方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吸引了很多做慈善的企业、爱心人士和在慈善救助儿童领域中知名的公益团体及NGO组织。如搞医疗救助而闻名的“天使妈妈”团队,专攻儿童孤独症的“星星雨”团队,负有盛名的以收养服刑人员子女、流浪儿童为己任的“太阳村”团队,已陆续在我们基金会中设立专项基金,和基金会共同开展救助工作。浙江新湖集团设立的“新湖.玉树”专项基金、北京中实集团设立的“儿童健康”专项基金、江西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设立的“自立奋进”奖励专项基金、曹怡然团队创办的增加贫困山区儿童营养的“一颗鸡蛋”专项基金,以及建设部门创办的为民工子女等解决学习和就业问题的“成才之桥”教育专项基金、瑞曼卓锦文化传媒创办的解决贫困孩子穿鞋问题的“希望之旅”专项基金等十多项专项基金,正在全面开展或者正在筹办开展“生存救助、医疗救助、心理救助、技能救助和成长救助”,尽力为我国困境儿童创造福祉。”

    当介绍到中华儿慈会的特点时,魏久明说:我们基金会走的是“民间定位”的道路,没有大型机构,只有10多名工作人员,是做慈善的“志愿者”;我们的工作方式重“资助型”,而不是“操作型”,主要是资助和推动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救助工作,扶植和扩大社会公益队伍;我们是开放式的基金会,凡是立志或者愿意做少儿慈善事业的团体、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合作开展慈善救助工作,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一开始就注重社会公信力,进出的资金公开透明,零距离开展救助工作,把救助的资金物资直接用在被救助者身上,讲究实效。我们也认识到,我们的慈善救助工作是有限的,我们把宣传社会责任、关爱、友善、互助、公平、和谐等“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理念,普及慈善文化作为基金会的基本任务。

    魏久明阐述了儿童事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慈善是人们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而个人生存和发展了,就要帮助别人,所以人们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是做慈善。这是人性和人的社会性的最基本的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慈善当成“可欲”的事业,通过慈善帮助暂时有困难或者弱势群体的人们,使他们在生命和生存发展方面的欲望得到需求。因此,扶贫济困、解危救难、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也是人们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修养的体现。慈善不是以功利为目的的,是不求回报的善举,是对他人的同情、关爱、帮助和奉献,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中的满足,做慈善是“帮助了别人,净化了自己”。在我国民俗中,把慈善看成是“累功积德”之举,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这样做“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从经济发展总量来看,己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贫富差别,以及城乡与东西部发展失衡等问题严重存在。而这些失衡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困难,必然会在青少年中、特别是在少年儿童弱势群体中显现出来。因此,发展慈善事业,能够缓解“失衡”给少年儿童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减少社会矛盾,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把发展少儿慈善事业,解决孤儿和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的问题,看成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搞好社会保障事业的需要,是人们高尚道德和文明生活方式的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步骤。”

    魏久明说:“从目前国际公益慈善水平的发展来看,资助型基金会的出现和发展,代表一个社会的公益慈善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积极参与的程度,还是基金会自身素质、公信度以及专业管理和运作能力,都应该逐步向较高层次提升。我们中华儿慈会还像一个小孩子在慈善救助大道上学走路。现在,我国注册的民非NGO组织有近1000 家,今天资助的7个项目,和一些民间优秀NGO组织共同开展对孤儿和有特殊困难儿童的救助工作,就是向更高的层次攀升的重要一步。”

    为了搞好七个项目的资助工作,魏久明提出三点希望:

    一、希望这次资助型项目的运作,是一次共同参与的运作。我们基金会作为资助方,和受助方一起,确定受助儿童对象、资金使用流程、项目执行效果和项目审查评估办法。这样做,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同时也对受助方的公益理念、运作能力、社会影响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希望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形成一个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的关系。

    二、希望受助单位珍惜与基金会的这次合作的机会。这次在选择合作伙伴和确立项目的工作中,基金会认真、谨慎地通过专家委员会评议,理事会审议程序,最终确定下来的。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把救助工作做实做好,传播和发扬公益慈善理念,提高基金会和各位受助单位的公信度和社会影响力。

    三、希望这次项目运作无论是资助方基金会,还是受助方7个项目的执行单位,一定要按照项目运作的要求,把救助工作面对面地做实、做好。项目运作的程序和经费使用情况,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财务制度,廉洁清正,经得起审计。

    魏久明最后说:“慈善事业是人类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充满了爱心,充满了激情,充满快乐的事业。各位朋友,我们大家都置身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公益和慈善事业之中,一种社会责任把我们大家联系在一起,我们的任务是使生活在困境中的孩子们,绽开阳光般的笑脸去面对新的生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贡献!”

    文/整理  摄影/刘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