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农村的眼健康问题,追溯到2012年,我们最开始准备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我们自问:中国农村的小朋友到底存不存在这个视力问题?在访谈很多学校、老师、家长包括学生自己都说不会有问题,农村小孩眼睛好的很,天天在外面跑,怎么会眼睛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西部农村地区针对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孩做了调查,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是近视,这个比例比已经很高了。后续我们又做了大量的,包括中部农村地区和东部打工子弟社区的小孩,他们虽然在城市,但是实际上是来自农村的。作为这个近视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差不多四分之一左右的小朋友都患有近视。
我们知道戴一幅近视眼镜对生活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农村很多小孩是没有眼镜。这个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幅画面,他们眯着眼睛看。10个近视学生仅有1-2个有眼镜戴,而且眼镜质量很差,看不清会造成学业上的困扰,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总结:对于农村学生近视发病率高,并没有得到好的控制这一现状,除了医学、生活方面的影响外,还关系到城乡之间人力成本的差距,会使农村人力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改变?
回到2012年调研开始,对西部农村地区的2万名学生,我们做了一个随机干预研究“三部曲”,第一步选择一半人做干预,一半人不干预。第二步是信息方面的干预,通过不同培训机制改变其错误观念。包括我们拍一个小电影、做一个手册告诉家长、老师学生的近视问题。第三步是发免费的眼镜。九个月之后我们发现确实戴上眼镜成绩提高了,提高了多少呢?差不多0.4个标准差。
0.4个标准差什么意思呢?全世界在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有大量提高人力资本的干预方法。有些标准差值为0、负0.2等等,说明干预没有效果的。有一些标准差为0.6的干预说明是有效果的,比如在农村建一所小学,但是这个干预成本会很高。而我们干预结果是0.4个标准差,除人力成本外的投入是一副眼镜,0.4个标准差在国际上相当于额外多学了一年。
坏消息是,即使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只有不到50%的人真正戴了眼镜,这是为什么?我们又做了很多访谈发现,老师不相信戴眼镜有帮助,“戴眼镜会让视力越来越差?”、“做做眼保健操就好了,不用戴眼镜。”因为在农村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大部分父母打工了,只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如果老师不认同这个项目很难成功。因此我们增加补充了对教师的激励工作,让老师进入到这个干预本身,最终发放免费眼镜从不到50%超过80%,这是非常成功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们还做了更多研究,小结一下大家关心的问题,即:为什么这么关注农村儿童的视力问题,可小朋友就是不戴眼镜?
第一个,认识不足。孩子们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近视,不知道近视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问题。
第二个,学生家长教师作为需方,有很多错误观念的困扰。
第三个,医疗作为供方存在很大的障碍。农村的学生每年都有体检,但是体检对视力健康的质量怎么样?后续有没有跟进都是非常重要。县医院并没有特别强大的眼科,普遍是眼耳鼻喉五官科,没法解决专业的儿童验光配镜工作。县城街边的眼镜店的资质和质量同样存在问题。
第四个,在当今农村,虽然经济发展,但是一幅眼镜本身经济上的考量还是很大的因素。
最后,谈谈政策方面的问题,在刚结束的两会中,同仁医院的教授提出,农村地区的眼健康问题必须是国家战略、全民行动。它关系到中国未来城乡的人力资本差距,关系到整个社会平等,这是一个国家问题,所以需要国家战略和全民行动。
总的来说,近视防控的意识从需方层面需要大量的宣教工作;供方则需要填补大量空缺,如:学校要建立对学生视力健康的监测体系,县级医疗体系的的视光眼科需要大力发展。
今天虽然是做一个分享,结合过去几年的工作,更多是未来可能有好多好多事要做,今天非常高兴的一点就是认识很多新朋友,未来可以一起做这些事情,谢谢大家!
2013年6月5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读者杂志社和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共同发起的“《读者》光明行动”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 副主席郑万通、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国家卫计委、教育部、民政部等部门领导的见证下正式启动。为中国困境弱视患儿提供免费治疗,治愈率达至95%以上。为使更多生活在农村、山区、少数民族等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得到基本的眼科检查,令不同眼病的孩子能在发育关键期得到治疗和矫正, 2017年6月6日“《读者》光明行动”升级正式成立“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对0-18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专业眼科检查及救助。2017年9月,设立“看清未来”合作基金,专业科学、可持续性的有效影响并控制中国农村学生近视问题。2018年12月,设立“同一视界光明中国”合作基金,将国际公益组织合规带入中国,为农村近视的学生开展全面专业视光学干预。围绕“用爱点亮瞳心”的理念,给孩子们送上一双明亮的眼睛和清晰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