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非九九一日 而需久久为功
2020-09-09

9月9日是“99公益日”,不少慈善募捐链接刷屏市民朋友圈。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近三年来我国互联网募集的善款,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如何让越来越多的爱心募捐,更加透明、精准、高效,数字化新业态给了公益慈善更多可能。



2019年,中国通过互联网募集金额超过5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8%。今年,在一场守望相助的疫情阻击战中,互联网公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各界累计捐赠396.27亿元,其中,通过互联

慈善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细心呵护,让更多市民加入公益行动,养成持久公益习惯。特别是在善款使用公开透明和效果反馈等方面,充分满足市民的感性和理性的“双重”需求。



例如,在疫情期间,不少慈善组织经历了从最初被“网民吐槽”,到后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进行精准快速救援,被“全网点赞”的蜕变。及时公开和精准救助的成果反馈,给市民带来持续关注公益的动力。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表示:“此次抗疫过程再次证明,项目越透明,公益项目被关注度和收获也就越多。所有参与‘99公益日’期间筹款的公益项目进展披露,都应用区块链技术,执行项目披露在加大透明模板力度的同时,还将可溯源,可回查,不可随意更改。”


技术创新在公益慈善事业上大有可为,疫情期间我省共募集慈善资金17.4678亿元,已拨付钱款占总量96.39%,“公益数字化”让每一笔善款都能追溯。例如,江宁民政推出互联网+慈善超市,超一万名受助对象收益。互联网+慈善超市项目负责人成林说:“我们会把受助人员对物资的需求,发布在‘互联网+慈善超市’软件平台。全国的捐赠人都可以查看需求,捐出匹配的闲置物品。顺丰、EMS都是和平台软件对接的,快递会上门打单取件。快递费也是由江宁民政支付的。”


“公益数字化”需要政府部门、慈善组织和公益平台联动,同样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成熟的商业模式+专业化运作,公益行业才能行稳致远。本台新闻评论员、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宁认为,实现“公益数字化”需要培育更多公益科技人才:“一方面慈善总会或红十字会,能够真正重视数字化的慈善活动,或进一步的在数字人才引进、数字工程建设这块能够加大力度。作为补充力量的社会慈善组织,吸引一些兼职的、比如说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去提高我们组织的数字化的这种程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