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益慈善学园联合敦和慈善基金会举办的全国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于2020年8月27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多位在通识教育领域尤其是慈善通识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国际前沿动态、价值和意义、先进做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做了热烈探讨和互动。善识计划资助教师以及其他对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及实务人士共计100余名齐聚线上,共同关心着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发展未来。本期内容是为您呈现,由南开大学教授朱健刚所作的主题分享《公益慈善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主题分享
我们需要思考通识教育是否一定要与校园、教室为中心,教育是不是有一个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普遍适用的标准,在我们推广公益慈善教育通识教育的时候不是意识到教育界面临的很多的陷阱和它的困境?在我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把公益慈善放到现有的教育体制的一个过程,可能也是一个教育创新的过程。
今天就是我将从事教育老师视角做分享。2004年开始在中山大学开设公共选修和通识课《公民社会与公益慈善》;2018年加入南开大学,在南开大学教务处全力推动下全校开展20门公共服务学习的通识课,我的课程是《服务学习:公益与社会》;我觉得通识教育不能局限于大学里面,在社会上我们做了书院教育——MPS学人计划,用全人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公益人才。德鲁克认为公益是为世界生产一个经过改变的人类。我觉得这个梦想和愿景是非常深远的。反思我参与的社会工作的教学,我发现在社会工作专业里面它不仅仅是社会工作实务,其实有非常大的部分叫社会工作教育,也就是说在社会工作专业中除实务外,公益慈善还有教育的功能。我今天的分享主要内容如下:思考通识教育的情境;通过开展公益社会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展开思考和探索;了解公益创新的小生境。
一、思考通识教育的情境
我最近读卢梭的一些书,讲到我们大学为什么要做教育或者大学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卢梭看来是有两个教育,一种是所谓人的教育,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说爱的教育。另外一种是所谓公民教育,怎么为社会做更大的努力、做出贡献。一般来讲专业教育是公民教育一种很自然的发展方式,但是现在社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人与人的疏远,当然这种疏远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我认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工作是为了完成人本的教育、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成为一个自由而完整的人,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目标。通识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并强调的重要原因是人们意识到仅仅作为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公民是不够的,还需要形成自由而完整的人格的形成。
公益慈善教育,我认为是专业教育面对更多的公众,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入到专业的公益慈善行业中来。但是一个人的人格的塑造里面,如果能够接触到公益和慈善,我觉得有利于全面的发展,这个情境就是我们讲德智体美劳群的“群”育,它就是人与人如何相处、沟通并形成友善的、真诚的、诚信的关系。我觉得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群育的哲学,是人性中需要发展的东西,它需要通过人的交流沟通学习探索才能形成。所以我理解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是在群育的基础上,是用公益慈善的专业知识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服务学习:公益与社会》课程分享
上个学期我们开了一门《服务学习:公益与社会》的课程,这门课程来的同学有两类,一类是对公益慈善有兴趣,另外一部分同学是对服务学习感兴趣,整个课程有10位左右同学参加,因为要用服务学习的方法,所以配两位助教参与课程。
这门课程实际是公益社会学,就是我自己一直以公益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开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在行业内积累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经过多年研究得出很多的所谓的理论相关的一些知识。事实上之前我开了专业课,专业课基础上觉得可以来做一个通识课,面向非社会学专业或者非社工专业的同学。课程所处的环境是多变的,一方面是客观环境,比如今年的疫情;另一方面就是小环境的变化,不同专业的学生兴趣点和关注点也不同,所以我们要开始调整。在我看来,公益通识教育课可以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后不断的调整改革课程的内容,然后以学生最需要的、最能满足他知识欲求的方式去进行改动、改革。
和平区志愿者是全国著名,加上我们之前的调查,大家都到和平区做志愿者。后来发现同学们有非常多的兴趣,同时又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的方法。根据同学兴趣分成三个小组,课程设置是两周密集的理论学习,主要是以老师网上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但是也跟同学们也有一些小小的交流和互动、探讨。
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公益社会学的知识框架,比如说做行为的研究、组织的研究、制度的研究。尤其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通过制度的生产过程、倡导的研究、社会运动等理解文化的研究,包括历史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研究成果。我觉得这种教课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大学的通识教育的70%成果取决于不是方法,而是学术的积累。如果一个老师不做学术研究,或者不时常更新自己的学术研究,即使用特别好的方法学生的收获也可能是不足的或者说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还是会是比较被动的。所以我觉得一个老师大学老师应该至少有60%~70%时间是用于研究,不断的追踪最新的前沿去了解发生什么,产生非常重要的、学术知识的自信。现在很多老师课上得不好,或者不受学生欢迎,我发现主要是他对自己的知识没有信心,所以我认为通识教育是一个特别体验学术水平的教学课程,是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的思想点的自信。
(一)社区抗疫互助网络小组
我想着重谈谈服务学习的过程,这是我们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变。我认为一个好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最终使这些学生得到一种赋能。课上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成立三个小组,其中一个就是研究社区抗疫互助网络的小组,从疫情防控中看基层社区治理。他们大胆的走入自己生活的社区,建立这种群的感知以及对公益慈善的认识,学习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我始终强调在通识教育里面同样有专业性知识的渗透支持。同时由于疫情原因,大家选择自己的家乡或自己住的地方开展相关的研究。我每周与学生讨论项目的进展,如何调整策略融入社区,通过每周的跟进、讨论、加油鼓劲,特别需要。基本上用共同的议题,大家各自工作,通过网络连接开展独立研究的方式进行项目。
这是他们整合权力框架,你会看到服务学习不是一个只有服务,而是在服务背后要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进行分析的过程。学生分成4个小议题,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探索、疫情对农村个体工商户的影响及疫情补助发放问题、社区与街道义工联的志愿者组织、从村庄变迁看小商铺对乡村共同体的营造。
我们以何同学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为例,讨论服务与收获。她研究地点是湖北省巴东县五里堆的社区,第一阶段就是学习观察记录,第二阶段开始进行初步的参与,第三阶段获得信任后开展需求的调研、深度的融入。我觉得她最重要体会是在调研过程中遇到关键报道人的欣赏后参与很多会议并开展更深入的社区服务。我们就发现服务学习中的长期的待着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会受到一些关键人物的关注。她后来做服务梳理,写了一篇文章研究网格化的运作机制,从基层政府到社区干部到网格员到楼栋长。我认为她不仅是做了服务,而是在服务中对社会学的专业知识,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及对中国基层治理的进行研究。在课程里面中能产生这样的火花或者发现,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有比较大的一个收获和影响。
(二)社区基金会服务组
我觉得公益慈善教育的闪光点就是跟公益慈善组织合作,所以我们也与社区基金会合作并组织调研。学生联系千禾社区基金会友谊路的小禾的家,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创造一个简笔画的线上课程。通过课程的继续运作,我安排千禾基金会秘书长等人来同他们对话、交流、上课,学习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部分项目评估。在项目中老师的作用是相对淡化的,主要是学生他们在进行各种活动,后来他们的课程还受到湖北襄阳的一个图书室的欢迎,也邀请他们去开课。在他们看来服务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服务发现千禾社区基金会这样的基金会进入社区的过程中同样要有社区的信任,由此他们明白社区基金会的一些运作模式,通过从此课程认识到公益慈善组织要介入一个以人情社会为特征并逐渐陌生化的社区并不容易,它要基于互利的交换建立信任,增加沟通的机会。
学生们就继续利用他们建立的种信任关系,继续在社区内开设网络的课程、用药、金融服务等第二轮服务学习课程,他们要参与到社区基金会的调研并与老师的学术课题结合,这是学生的学习的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参与疫情调研的过程中,切实体会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的实际情况,同时发现很多问题由此也形成一些思考。通过行动研究发现社区基金募集资源到开展抗疫的作用,理解社区基金会的一个价值在于聚焦于社区助力防疫的第一线。
(三)信息共享服务组
这组更关注青年自身的困境,他们觉得很多的青年学生及家长都容易被谣言何各种宣传中控制住。我觉得公益慈善的力量就在于行动的力量,鼓励学生组织了“后疫情新时代的青年座谈会”。他们把自己的服务定位为信息共享,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形成公共讨论,希望能够为青年人提供交流困惑、获得启发与力量的空间。
我认为这个是很好的一个服务点,在项目中要考虑很多风险,比如选择不敏感的嘉宾,课程的主课老师很大的工作是协作、链接同学们想见到的老师来进行对话交流的空间。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完成项目设计,逐渐的完成会议,效果也是出乎我意料,很多的同学、老师都参与到讨论过程,这些同学的发言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有一个非常难忘的一个夜晚。
三、通识课程:教育创新的小生境
从这种探索之中,我觉得通识课程实际上在一个还不算很好的教育环境下,应该是做一个教育创新的小生境,作为主课老师是有权利、有一定力量来把它变成一个小生境的。
第一,如果还有教室,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多元的教室不要只是一个人,首先教师本人是非常重要的且应该有自己的经验和理论研究,学术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对大学来讲没有学术就没有好的课程;其次邀请实务界的有反思能力资深的领导者一起讨论;最后可以用seminar方式创造教室的讨论环境,前提是大家都有相关的研究和思考。
第二,我认为公益慈善的教育应该把教室放在窗外。我们应该同非营利组织或社区的公益组织连接起来,这样的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对学生们有作用。
第三,学生要有研究的心态并能够进入到课程中。当他们开始自己研究调研的时候,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他们的服务、设计、反思探索、写作等在校园之外引起良性的一些影响,逐渐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当代这种社会化学习特别重要的方式。
世界是教室,在这个过程里面,学习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处于中心的位置,老师是一种推动和协作者或是一个供学者及一起探讨的人。我觉得通识教育应该是某种专业教育、德育和劳育的三位一体,希望能够培养好公民;人的教育跟公民教育的结合;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一个好的通识课程背后是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学术的支持;在好的通识教育课程中需要一种激情,激情在教育中的位置虽然不是主流学科,但在我们的教学学习的生活经历都会感到,有激情的老师最终都会影响我们对老师的人格力量的体验,这种人格力量体验会使我们更加愿意去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所以我建议,公益教师可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教育创新的一个共学社群改造新人类。我也希望有些对公益有兴趣的老师加入我的MPS实验,探索如何用全人教育的理念,用书院式教育模式来培育公益的人才。
来源:公益慈善学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