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新阶段,社会工作的发展也迎来新局面。
3月1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社会工作”被重新写入,社会工作将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社会工作迎来发展机遇,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才能在社会治理中真正发挥作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认为,要让社工在岗位上“留得住”“用得上”“做得好”。
社工参与乡村振兴有现实、制度、专业合理性
从“十四五”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新阶段。《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王思斌认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针对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通过自身能动性的工作,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0年10月,民政部召开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社会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地位得到普遍认可。
王思斌表示,从我国面临的总体形势来看,结合中央已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要进一步走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走进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弱群体的生活,向他们提供适宜的服务,这是发展大势,有充分的现实合理性、专业合理性和制度合理性,社工行业对之应有清楚的认知。
社会工作人才更多是流动而非流失
1988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下设置社会工作与管理本科专业,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走上了正式恢复重建的路程。
重建并不是简单恢复,而是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社会工作进行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为后续的发展储备人才,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06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评价、使用、激励、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从这一年算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社工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但目前还存在职业发展路径不够明确等问题。
从上海、广东等发展较快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路径来看,专业方面可以走督导路线,行政方向可以走总干事路线。但碍于数量限制,大多数社工的职业前景不够明晰,容易遇到晋升的“天花板”,缺乏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晋升体系。
与此同时,虽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但也还没有出现“桃李芬芳”的局面。高校增设社工专业后大量招收学生,但由于薪酬、体制、社会认同等问题的存在,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并不高。
王思斌认为,我们更应该从大口径上看待这种现象。要厘清社工专业毕业生和社工行业从业者流失是流到了哪里,是流失还是流动?
“社工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不进社工事务所,可能去了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从事着社会工作的相关职业,这样来看社工专业毕业生并没有流失,更多是一种流动,而流动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更为利好,社工的理论和技能可以在不同领域中获得充分实践。” 王思斌表示。
社工要“留得住”“用得上”“做得好”
截至2020年底,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已达150万人,持证社会工作人员突破66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已经完成。
2021年1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首次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首次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工作有关事项。
2021年1月,北京首次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结果揭晓。经过评议答辩、评审表决、验收及社会公示,最终有13名社会工作者获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这标志着北京市三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梯队正式形成。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已经壮大,如何让他们真正发挥作用呢?
王思斌表示,首先要“留得住”;其次是“用得上”,社会工作是具有专业性的职业,如果只做一般劳动力使用,实际上社工就没有被“用得上”;最后是“做得好”,要解决社会工作本地化问题。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时间看似不短,但对于一个专业来讲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现在看来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王思斌表示。
- END -
来源:公益时报,作者: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