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肖月
任职机构: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群学社区服务中心
我与社区结缘是在十一年前,从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开始接触基层社区,八年前又以社会组织从业者的身份在社区推动公益项目;五年前以实务研究者的视角扎根城市社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虽然在身份上几经变化,视角也有所不同,然而却一直扎根在基层社区,从未离开过。由于在十余年间一直处于工作与学习交织的状态,因此逐渐清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是从“社区”到“社会组织”、再到“社区社会组织”慢慢聚焦的过程。
一、社区——我与社区的不解之缘
(一)误打误撞叩响社区大门
前有“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社区的建设,后有“大学生进社区”,为城市社区治理带来新鲜血液。抱着对于新鲜事物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了社区工作者,就此与社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实考社区工作者类似于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也会经历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一系列流程,尤其是在当年能够解决大学生社工(社区工作者)户口的时期,竞争则更为激烈。也许是与社区有缘分,顺利通过了考试与审核,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
当年与我同批入职社区的共有13位伙伴,街道办特意为我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新社工入职培训,我也逐渐了解了什么是社区居委会、什么是社区工作者、什么是社区工作,慢慢打开了属于我的社区大门。
新社工是由社区书记亲自接回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的,然而初次踏入所工作的社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由于我所居住的社区并非所工作的社区,虽然都是在同街道内,但如果不是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不会知道我所生活的地方还有这样的老旧与拆迁区域。这也是我首次了解到各社区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即使是在同一街道范围内,也会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造成区域内的不平衡性。
在社区工作的第一个挑战是负责本社区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筹工作,具体内容是对接街道六普办,在社区书记的领导下,做好本社区人普工作的宣传动员、分工安排、关系协调、表单培训、数据报送等工作。虽然在11月1日至10日才会统一进行普查,但筹备工作在同年的5月份就已经开始了,刚好是我们入职的时间,因此我们这批新社工大部分都是负责本社区的人普工作。由于刚到社区工作,连社区里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楼栋情况、相关方关系都还未掌握,而人普工作是从核查和绘制本社区建筑物的地图开始的,同时需要对本社区的人口数据进行摸底,因此真正了解社区是从人普工作开始。
(二)与居民交往的点滴汇聚成对社区的感情
由于需要全面了解社区人口情况,以及需要抽样进行“长表”的访谈,因此离不开长期居住且最为了解本小区情况的楼门长们的帮助,这也是我接触的第一批社区居民。在跟着楼门长一起入户时,他们对于楼里大部分居民的情况均有所了解,包括家里是否经常有人、大概几口人、有什么特征等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我深刻感受到社区内生力量的重要性。
在社区除了负责阶段性的人口普查以及常态性的包楼工作外,先后负责了与城建科对口的环境卫生以及与民政科对口的保障性住房等工作。由于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好为居民的服务工作,因此在负责环境卫生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建筑垃圾而形成死角,每天我都会骑着自行车上、下午各一次在社区里观察卫生死角,只要发现楼下有建筑垃圾,都会通过各种方法查找来源,例如借助楼门长的力量、询问楼下晒太阳的居民、咨询老社工等,并做好登记和上门提醒等工作。
虽然觉得已经把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了,但依然会有居民隔三差五到居委会来表示不满,例如这里不干净、那里有死角。对于居民提出的问题虽然已经在积极解决,也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认可,但还是有个别居民来埋怨工作不到位,这其中也难免承受压力与委屈。做好居民工作不容易,能做到居民百分百满意更是有难度,居民事无小事,对自己来说可能只是百分之一的事,但对于居民而言却是百分百的困扰。
社区居民其实是最为真实的一个群体,虽然开始打交道时会觉得有苦有泪,但时间长了会品出其中的甜与乐。工作做得不到位,就会有居民来投诉;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里,就会有居民邀请来家吃饭。记得有一次平房院的一户居民来居委会说自家窗户被树枝挡住了采光,希望帮忙解决。我当时在社区里跟其他部门的关系还不熟,就找到老社工帮忙,被带着去了维修组,把遮挡采光的一小段树枝锯掉了,解决了居民的问题。这户居民几次想邀请我去她家吃饭以表示感谢,觉得帮了她家大忙。
与居民之间相处的点滴是有苦有甜、有笑有泪的,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之间的感情也是越发深厚的,这些经历凝聚成了社区工作者对社区的爱、对居民的情。在跟一位老书记聊天时,说到自己是2000年北京市第一批招募的社区工作者,刚到社区的时候,工资非常低,曾经有几次机会去企业,但最后都因为与社区居民的感情而选择留在了社区,一眨眼20年过去,如今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还有一位老书记也表示,自己在社区工作时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是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也是为何留在社区的重要原因。
自己在社区工作的经历,以及这些发生在前辈身上的故事,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即使变换了工作与身份,却始终没有离开社区这片热土。
二、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推动“创变”
(一)突破天花板的自我成长加速器
在社区工作的时候,正是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初期,考取社会工作师的证书可以增加补贴,于是大家基本都在为补贴而奋斗。我自然也不例外,也是在这个阶段才开始接触和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在连续考下初级和中级社工证之后,想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于是暂别社区继续深造。
在读研期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需要进行专业实习,母校提供了很多当时有名的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实习机会,我也有幸因此在社会组织孵化器实习,结识了当年最为有活力、有情怀、有初心的一批公益前辈,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公益新人。
在社会组织工作与在社区工作的差别很大,在社区工作更多是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或上级科室交办的行政性工作,以及与居民的沟通工作,对于专业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则更多在于自身的兴趣,也自然会因人而异。但在社会组织工作时每天都需要吸收很多新的知识和信息,包括行业知识、项目管理等等,还需要不断学习更多的专业方法并学以致用,例如宣讲、路演、会议技术等等。除了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小团队内部也会定期做分享,有一段时期机构内部还自组织了不同内容的学习小组,定期开分享会。同时机构也会给新人很多实践的机会甚至是试错的机会,不断突破自我的天花板。
(二)与社会领域的“创变者”同行
在社会组织工作感受最深的,除了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外,还有社会组织伙伴间抱团取暖的氛围以及公益人对初心的坚持。
社会组织内部的结构更多是扁平化的,不论职级高低,都是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团队里每位伙伴共同协作的过程。尤其是面对机构内的大型活动,则会采用跨团队、跨区域的合作模式。当时的工作状态是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还会关注团队内其他伙伴的情况,如果是由于工作量大或时间紧迫需要加班,团队伙伴则会一起加班以至共同完成,彼此成为相互的支持力量。
公益人往往都会有投身公益的初心,也会有最纯粹的那份坚持。不论所从事的领域与服务的人群有何不同,公益人始终是一群抱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创变者”。由于在社会组织孵化器工作,因此接触了很多社会领域的“创变者”,也看到了他们为某个领域或某个群体带来的温度和变化。曾经有一位做居家养老与精神慰藉的前辈,从决定做社会组织开始,一路艰辛与坎坷,从零基础开始做起,做中学、学中做,一直坚持到现在。问起初心则是由于在其父亲去世时,由于工作原因未能陪伴身旁而留下遗憾,做居家养老服务则是弥补内心的遗憾,让更多老人的晚年生活能够更幸福。还有一位做外来打工子弟教育的前辈,由于个人经历的感同身受,希望给与打工子弟更多的温暖,也能够让这些孩子在异乡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爱,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从培养孩子们的工匠精神开始,慢慢设计出自然教育、绘本教育等等,陪伴着孩子们慢慢长大。而我的初心则源自于对社区热土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力量的坚持。
(三)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内生组织之力量
在社会组织孵化器工作时,我的工作内容其实是培育社会组织以及培育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社会组织。从此时开始,我的研究兴趣从社区和社会组织,慢慢聚焦到社区社会组织群体,开启了我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之路。
由于有很多落地社区的公益项目,因此接触了很多社区工作者,也因此与社区居民有了更深入的交流机会,从而感受到了来自社区内生组织的活力与力量。如前所述,由于在社区工作时曾经负责环境卫生工作,虽然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够完成工作,但效率依然不高,满意度也受影响。当时也曾设想如果像社区里值班巡逻的红袖标一样,能够有一支环保型的绿袖标,只要是发现建筑垃圾或卫生死角,告知我并由我来负责处理后续的事情,起码可以提高一定的时效性。毕竟一个人的经历和视野有限,如果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也许会事半功倍。但当年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现此想法,直到在实习的第二天,听到前辈在讲“社区营造”,看了中国世博会美国世博馆的宣传微电影《花园》,以及在后期的工作中,看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已经出现类似的以居民为主体的环保类组织之后,有种愿望得以实现的感觉,不禁在内心狂呼“这就是我想要的”。
尤其是深入了解一些社区社会组织的案例后,更感受到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所在。曾经与社区里的邻里互助队的负责人聊天,他讲述了一件让他难忘的故事。邻里互助队的队员基本都会基本的家电维修,平时会为社区里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免费的水电气暖等维修服务。有一次他们为一位空巢独居老人修理客厅的灯泡,对于队员们来说手到擒来,很快就修好了。当灯泡亮了的那一瞬间,这位老人高兴地直拍手,说自己家里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亮了。这句话也感动了队长和队员,更加坚定他们做邻里互助的这件事。还有一个社区里的地下空间自管小组,主要负责自主运营他们共同争取来的公共空间。万事开头难,他们在最开始与物业争取下来这个空间时,可谓一波三折,过程长达数年之久。后来虽然空间争取下来了,但如何能够安全使用和自负盈亏?于是队长带头把原来的隔断拆掉,用小推车一车一车把墙皮和渣土清运出来,后来在社区书记的协调下,把渣土处理干净。地下公共空间的墙面粉刷也是居民们将社区里居民们不用的涂料收集起来,一点一点粉刷出来的。空间里的桌椅板凳也都是居民无偿捐赠了出来的。虽然空间面积不大,但布置温馨,能够看得出来这个自管小组和使用空间的居民们对这个地方的爱护。在看到这些鲜活的案例并且了解了行动过程中,更加坚定了我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进行到底的决心。
三、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内生力量的实务研究之路
(一)社区实验与组织培育
由于做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逐渐成为个人的兴趣方向,希望能够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以及更细致地进行实践和研究,因此选择了继续深造,并有幸加入社区实验团队,在大栅栏地区扎根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开启了实务与研究相结合的探索之路。
在培育初期,由于社区社会组织成员不理解我们的做法,认为我们刁难大家,对我们表达过强烈的不满,甚至拍桌子表示不再参与。然而当组织成员的能力提升之后,当年对我们表示强烈不满的组织成员在分享会上主动说出“这几年我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得好好感谢你们”的时候,觉得之前经历的所有苦累与委屈都是值得的,组织的认可是对培育方的最大褒奖。
在大栅栏地区扎根五年时间,回顾和思考在大栅栏所经历的实验过程,主要目标共有三个,第一是关系网络重构,第二是赋能增权,第三是生态环境建构。
1.关系网络重构
儿时听父辈谈及四合院的生活,基本可以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概括。由于母亲自小居住在南长街的胡同里,儿时的记忆是,那时家里的钥匙并非人手一把,有时家里没人就把钥匙放在房梁上,还要告诉邻居一声钥匙放在什么位置,以便家人回来能够找到钥匙。从前在单位制社区时期,基本也都是这样的熟人社会。但是后来因为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城乡人口流动性加剧等一系列变化,导致出现社区内的原子化、空心化,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信任,乃至于常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扶起的现象。即使在同一栋楼里对门居住的邻里,由于陌生也会冷漠,导致出现老人在家中故去多日却无人知晓、孩子在家门口被拐卖甚至被杀害的恶性事件。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下,有何方法可以重构社区内居民间的关系网络,如何找回曾经的熟人社区?组织不仅仅是名词,还有动词之意,代表着组织化的过程。社区社会组织正是在此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不仅仅是真实存在的组织形态,也可以视作为重构或改善社区内居民之间关系网络的过程。其基于社区居民生活之所需而出现,例如当孩子放学无人接送时,则可以由孩子家长组成护送小组,轮流接送“大家”的孩子;再如空巢独居老人无人照护,则可以由老人子女组成照护小组,轮流看护“大家”的老人。社区社会组织的出现除了能够弥合现有邻里的关系,还能够补充社区居民之所需。除了社区居民的娱乐消遣的需求,更多的是邻里互助的需求。
2.赋能增权
由于我国的政府部门经历了长时间的社会管理历程,使得大部分社区居民已经习惯了等、靠、要或服从管理的生存方式。当提出由“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的时候,曾经的“巨婴”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想法、更没有能力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因此在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时候,显然需要从意识转变开始、逐步影响行为、最终才能够成为习惯。而转变意识的第一步则是赋能,也就是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能力提升后,才能够有意识地思考作为社区居民可以在社区里做什么,可以链接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合作的力量有哪些,逐渐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提供服务者,也就是所谓的社区能人的出现。当社区能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才会出现小团队,小团队经过发展才会形成组织。
而组织(集合体)与志愿者(个体)的区别则在于自主性、发展性、持续性。组织作为志愿者个体的集合体具有组织目标,并能够自主设计且实施社区公共活动,因此组织相比志愿者更具有自主性优势;组织因其类型、活动内容、程度化不同,具有丰富多样性特征,且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组织相比志愿者更具有发展性优势;组织因其具有目标性、自主性等特征,活动更具稳定性和常态性,鲜少因为某成员退出而停滞不前,因此组织相比志愿者更具有持续性优势。
当赋能组织并在组织能力提升后,才会出现增权或还权的过程,在社区里才会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社区治理的空间。若由于社区治理所需,而在未赋能前急增权,社区社会组织未必有能力承载期许,也无法担此重责;若由于担心组织壮大难以管理,而在赋能后未给予其发展空间,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以致于不堪重负造成人员流失。唯有赋能且增权的路径,才能够激活社区力量、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目标。
3.生态环境建构
社区治理并非一方力量即可实现,而是需要靠社区内多种力量协作、共同推进而实现的。社区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形态一样,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根植于所处社区的运行环境中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也是需要靠多方协力才能够获得社会效益的,包括街乡与社区两委、专业社会组织、地区枢纽型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由多种主体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助力社区社会组织成长发育,并发挥各自优势,营造组织发展的地方生态环境,才会更有效地发挥出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和优势。
(二)培育过程中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五年扎根时间转瞬即逝,除了自我知识架构和实务能力都有所提升外,更重要的是与社区社会组织一同成长的过程,也见证了社区社会组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逐渐变化的过程。
培育组织并非是单纯的工作,而是一种做事的逻辑,不仅仅满足自上而下的要求,还需倾听自下而上的需求,实现两者中间的平衡,搭建其交流的平台,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稳定与平衡。
其实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与服务社区社会组织不同,服务组织更像是“授人以鱼”的过程,组织缺什么就给什么,久而就是最造成组织的依赖性;而培育组织更像是“授人以渔”的过程,由于组织自身有发展的需求,通过培育方的培力赋能和陪伴助力,实现组织的目标与期待,最终组织可以自我运营。
而培育方与组织之间,其实并非单向输出的方式,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组织固然需要我们团队的赋能培力,但我们也同样需要组织的反馈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记得有一次专家巡视组来听汇报,当时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书记主任一同进行汇报。当我们团队汇报之后,专家对我们所做的事情还不理解时,社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主动为专家们说明了我们的作用以及对于他们的支持。通过这一个举动,我感受到了组织负责人对我们的认可,也感受到了对我们的支持,更是我个人持续扎根五年的动力之源。
一路走来,研究兴趣从模糊到逐渐聚焦,身份也从实务工作者转换为实务研究者,但对社区的感情没有变,也更坚定这条路径是可以助益更多伙伴的。
作者简介:梁肖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社会工作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市西城区群学社区服务中心理事及法定代表人,大栅栏社区营造实验项目及团队负责人。具有多年社区工作和社会组织从业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社区营造及社区治理研究、自组织与治理理论研究、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评估,在多本社区治理及社会工作领域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合著有《社区营造的理论、流程及案例》、《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