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会相聚中华儿慈会,共同探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2021-07-17

2021年7月15日,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和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共同到访中华儿慈会,就“品格课堂”和“心灵放映室”项目合作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行了交流。会议主要围绕项目内容和进展、项目执行和项目传播这三项内容展开。


首先,成长发展部主任靳剑惠对各位基金会同仁的到来表示了诚挚欢迎,并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各个基金会的合作努力下,共同探讨关于在留守儿童项目方面多维度、全方位的解决对策。


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孔周周表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是九台基金会重点关注的方向,“品格课堂”和“心灵放映室”项目都是非常优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项目,九台基金会将积极动员捐赠人和志愿者参与到这两个项目中来。


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刘静对“品格课堂”项目进行了介绍,她认为:“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理层面的重视和关怀,品格课堂项目的目标就是解决孩子们的品格建造和心理成长的问题。从2012年发展至今,我们的团队用真心、真爱去呵护他们,目前主要通过营会活动、亲子教育等真行动去关怀和温暖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品格、成长为可塑之才。”


对于项目执行的决心,刘静表示:“我从入行开始,就在一线的执行工作中摸爬滚打,一路走来,真实、踏实、言出必行是我始终秉持的理念,这八个字是对我工作的指导,也是工作态度的体现。”


d83fff81d46705b32c38199a3528c22.png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叶子对“心灵放映室”项目进行了介绍,“我们的心灵放映室项目以电影为手段,寓教于乐,用艺术的手段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解,同时我们也在专业心理老师的带领下,编写了心理健康教材,我们计划帮助的对象例如海淀行知实验学校,是一所典型的打工子弟学校,这样的孩子孤独感更强烈,归属感更薄弱,我们开展的开学第一课、游学、心理辅导等活动,都为孩子们提供了有效的心理疗愈。”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传播部经理王贤平分享了她对公益传播的心得和经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要更加充分利用比如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力,新媒体门槛低、互动性高、参与性强,它很容易调动起个体的积极性,让公益平民化、常态化,向社会传递出‘人人公益’的理念。”


1d7b8af671e1fcbedb33b0cde66c687.png


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孔周周再次对两个项目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同时就项目执行提出了几点建议,她表示,“项目执行需要以严格的目标和计划为指导,在执行中及时将项目进度实时反馈给捐赠人,在结束后进行细致的复盘,反思问题,总结经验。只有对项目进行及时跟进,才能确保项目进程的时效性和项目结构的完整性。”


4c3f1acfd1265c22e7bf905f88dbdee.png


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核心志愿者路长春先生提出,“目前两个项目的执行模式已经基本成熟,但是项目对捐赠人的反馈模式需要完善。项目的反馈不仅是对捐赠人的尊重,更是对关注我们项目的社会大众的尊重,我们需要探索出一种模块化的、可以形成普适性的反馈模式。”


此外,关于项目执行过程中如何保护被采访、拍摄的儿童的隐私权和肖像权也引发了热烈的探讨。大家一致认同“把保护儿童永远放在首要位置”的理念,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活动影像时必须要进行去标识化处理,不能让我们的爱对孩子们变成隐形的伤害。


最后,成长发展部主任靳剑惠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留守儿童关爱计划”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希望未来能够协同各个机构共同努力,融合多方资源,共同探索基于留守儿童活动场域的综合解决方案。


c9be4631b004a9b0fea77711dc8364c.png


6b7812c7ad50a105d79aefd982a1ac9.png


与会的三家基金会也期待未来能够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博采众长,兼容并济,共同为“留守儿童关爱计划”注入新生动能,为留守儿童群体拥有更温暖的生活创造希望。


项目简介

6cdc5f68b99b0b3a1463359ef6857c0.png


以留守儿童问题探究为出发点,聚焦儿童之家、乡村学校(乡村寄宿制学校为主)、家庭等留守儿童活动的场域,和公益伙伴一起,整合各自资源,共同探索在这些场域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