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日前,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共同养育项目”捐赠启动仪式暨“0-3岁养育干预”公益研讨会在清华同方科技广场成功举办。会议由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京津冀起点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起点教育中心”)主办,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0-3岁起跑线”项目协办。会议由中华儿慈会0-3岁起跑线项目的主要发起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教授、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京津冀起点教育协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邓晓梅主持。
邓晓梅表示,0-3岁是人类大脑发育的机会之窗,0-3岁的科学养育将为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学习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础。而中国农村孩子在此阶段发育水平严重滞后,养育环境堪忧,形成了巨大的城乡鸿沟。
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对人的一生教育投入产出的研究,在0-3岁每投入1美元,对全社会的综合回报是18元美元,以后边际收益递减。因此,投资“0-3岁”是边际回报最高的公益。
据介绍,“共同养育项目”遵循细胞繁殖裂变逻辑,和“互联网+”的规模效益逻辑,尝试通过培养农村本地的千天助养师,帮助从备孕到3岁孩子家长建立互助成长小组,并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通过互助小组的活动持续为农村家长科学养育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从而在为农村0-3岁养育干预提出了一条解决路径。
“共同养育项目”还拟将农村家长在互助小组中的共同学习成长与农村妈妈再就业的职业发展路径相结合,为持续参加共育小组活动并达成相应职业标准的农村妈妈提供从千天助养师、到育儿嫂、保育师、家庭指导师等诸多再就业出口,从而有效冲破农村家长传统养育中的落后观念、不当行为,为弱势和无助的农村妈妈和隔代育儿老人提供一个村庄的互助支持,为离家的父母提供一个亲子友好的本地就业岗位,解决因家长育儿观念落后、甚至养育人抑郁而给农村孩子带来的营养不良、亲子互动不足,以及养育环境中的诸多风险。从而有效改变农村孩子的早期成长环境。
此外,“共同养育项目”还提出,要整合清华大学校内外所有关注“0-3”养育干预的机构及有识之士的力量,打造国家级的课题平台,深入研究并积极争取将0-3岁养育干预机制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首先通过公益激活,再带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政府的积极投入,从而形成一套极轻、普惠、标准化可复制和可持续的农村家长共同成长模式,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会上,“0-3岁起跑线”团队项目主管鹿晶晶女士,介绍了“共同养育项目”依托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参加腾讯99公益日活动的筹款计划。
来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办公室、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清华大学慈善研究院、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心和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京水木医学生物发展基金会、惠云公益基金会、同济大学校友会北京分会等50多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来源:公益慈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