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求助信:早产生命别样的仪式感
2021-11-17

图片

早产儿宝宝与妈妈的第一次牵手



750g早产姐妹迟到的幸福

“此刻我怀着悲痛、无奈的心情写下这封求助信”


“尊敬的各位社会爱心人士:


你们好,我叫阿顺,我的妻子叫阿华,此刻我怀着悲痛、无奈的心情写下这封求助信...我想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们都能理解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时的惊喜与感动,都想把自己的所有的一切给到孩子,都期待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成长,我也是一位新生儿父亲,然而我的孩子出生到现在就一直在ICU,到现在我都没抱过她一下……”


图片

早产儿在保温箱急救


2020年12月23日凌晨5点,双胞胎女儿的降生,阿顺成了父亲。初为人父的喜悦,被一封封病危通知书一扫而光。“26周早产、750g、重度窒息、肺出血......”“现在见不了大人......”女儿一面未见,就双双被推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抢救,刚生产完的妻子阿华又虚弱不堪。一轮轮的病危告知后,阿顺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剩下无尽恐慌,被困在这寒冬的黑夜中。


回想过去,妻子阿华怀孕两个月的时候,被检查出孕酮不高,医生建议吃安胎药打保胎针,直到19周的时候医生发现有早产迹象,阿顺带着妻子在家卧床休养。本以为可以顺利迎来孩子的出生,可就在12月23号凌晨1点多,妻子阿华突感不适,他立刻叫救护车,医生说宫口已经开了,孩子要早产了,可能保不住了,劝他们放弃,可身为父母实在无法放弃孩子,阿顺连夜把妻子阿华送到市妇幼保健院。阿顺还是要面对“早产”二字带来的现实。


750g的早产姐妹以“萱”命名


“最重的只有750g?身高一个30cm,一个29cm?”阿顺彻夜未眠,他蹲在医院的角落,两手手心向上,一会靠近,一会又拉远,来回比划着。他无法想象这双女儿到底有多小,怎么承受这初来世界的痛苦。


医生告诉阿顺,姐妹俩虽然生命体征微弱,但是还可以抢救,两个孩子想要活下来至少需要四五十万。阿顺脱口而出,“救!一定要救!”


后来,阿顺收到了女儿们的第一张照片。拇指般粗细的胳膊,小小的脑袋看不清脸,尿不湿样的布片几乎可以把整个身体裹住,最为刺目的是插满全身的管子......阿顺看到照片瞬间崩溃。


图片

刚出生的早产姐妹俩 萱菲和萱艺


他以“萱”字为姐妹俩起名,一个叫萱菲,一个叫萱艺。阿顺称萱原来是指草本植物“萱草”,又称忘忧草,传说可以使人忘却烦恼。阿顺希望女儿们健健康康,无忧无虑。


或许这也是阿顺生活的期盼。阿顺的生活充满了烦忧,他正为着女儿们的救命钱,陷入沼泽,苦苦挣扎着。


四十万的救命钱


由于俩姐妹情况很不好,每天都要用昂贵的药物维持治疗,在NICU每天的费用要5000多,再加用药每天也要两三千,两个宝宝加起来每天都要2万块钱左右。


阿顺是个这个七口之家,仅有他们夫妇两个劳动力。几年前,给老父亲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一年紧紧巴巴地能赚3万左右,没车没房的他们,已经外债了12万6。四五十万的救命钱,简直天文数字,短短几天他们就借遍了所有能借的。走投无路的阿顺,得知深圳市崇上基金会正在帮助早产儿家庭。他怀着激动又悲痛的心情,寄来了这封求助信:


“每次听着女儿微弱的哭声,我都难过不已,从她们的哭声中我听到了她们对这个世界的渴望,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她们只想好好的活着......”


图片

正在被救助的姐妹俩穿上了新衣服


早到的生命,用爱迎接!


崇上基金会工作人员在孩子的照片上,看到了生命的磨难。这个世界给她们的第一份礼物是病魔的拥抱,同时也塞进了一份爱的拥抱。


核实信息后,崇上基金会立刻启动“掌心宝贝紧急救助”,发动志愿者、呼吁爱心人士关注,很快帮助姐妹俩筹集了善款,微弱的生命被爱点亮。收到善款的阿顺感动地无以言表。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姐妹俩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满身的插管慢慢被挪去,瘦小的身子慢慢长大。出院后的姐妹俩时不时地因为感冒、肺炎辗转各医院,阿顺夫妇两人为了照顾她们常常整夜无眠。但阿顺心里却不惧怕,因为姐妹俩受到了崇上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超出想象的关爱。


一年过去了,当崇上基金会工作人员再次打开电脑时,电脑文档的名字已经更新为“阿顺大小宝(11个月会爬会叫爸爸)”。


图片

出院后10月的姐妹俩特别爱笑


像阿顺这样早产儿家庭的救助档案有上千个,纸质的、电子的求助信崇上基金会收到过上千封。这一封封求助信就好像是早产儿来到这世界的另外一种仪式感。从早产弃婴变身科室宝宝的丁丁,更是经历了一场别样的人生开端。


从早产儿弃婴到科室团宠宝宝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健康成长~”


2021年6月17日,深圳市龙华区一家医院新生儿科传来动听的生日歌。护士、医生、民警、爱心人士,还有崇上基金会工作人员和怀抱中的小女孩,大家围聚一起,大声歌唱。当蜡烛吹灭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情不自禁地投向这个可爱的女孩——丁丁。


图片

丁丁一周岁特别生日会,大家为她送上祝福


丁丁长得很漂亮,大大的眼睛,肉嘟嘟的脸蛋,人见人爱。看到她时,很难想象她出生时瘦弱的样子。她的故事还要从一封求助信说起......


2019年6月21日,深圳市一家医院,一个体重只有1.16KG的女婴呱呱坠地。瘦小的样子让人着实心疼。“早产儿”成了丁丁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名字”。


在丁丁最需要父母在身边的时候,亲生母亲却在她出生后不久失去了联系。科室主任立即通过公安局联系警方,辖区民警打电话、又联系当地派出所,都暂未寻找到孩子的母亲。“弃婴”成了丁丁第二个“名字”。


就这样,丁丁便在医院里住下了,新生儿科里她拥有了第三个“名字”——科室宝宝丁丁。


图片

刚出生不久的丁丁


来自17岁少女妈妈的求助信


就在丁丁仍在医院新生儿病房监护时,崇上基金会突然收到孩子母亲的求助信。工作人员立刻联系了孩子的母亲,这才得知,丁丁的妈妈年仅17岁。


“孩子是无意生下的,在怀孕期间自己也不知道.......我只能来求助,求你们帮我!”少女妈妈在信里显露出未成年人的稚气与无奈。崇上基金会决定给予丁丁和这位少女妈妈支持,帮助早产的丁丁在病房里健康的长大。


但是无奈,丁丁妈妈也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在慈善救助流程资料填写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抗拒,最后连最基本的资料都提供不了。随后,崇上基金会启动特殊途径审批,资助给这位少女妈妈一万元钱。可没过两天,她又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


图片

丁丁母亲的求助信


同时,崇上基金会立即通过“掌心宝贝紧急救助”项目,不仅支持丁丁治疗费,还联合社会爱心人士,持续为小丁丁筹集婴儿米糊、营养品、纸尿裤等生活用品,全面支持丁丁健康成长。丁丁很争气,经过一年的细心照顾,她的体重早已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正常,身体变得强壮健康,越发显得活泼可爱。


丁丁的“临时爸妈”


自从丁丁成为医院内的“科室宝宝”后,新生儿科室内57女性成为了丁丁的“临时妈妈”,而科室的王主任则成为丁丁的“临时爷爷”,还有年轻的的赖医生则是成为了孩子的“干爸爸”。整整362天,即使是在疫情紧张时期,他们仍守护在丁丁的身边。


图片

丁丁被悉心照顾


寄送儿童福利院 丁丁有了新着落


考虑到孩子父母的实际情况,距离丁丁出生一年后,2020年6月17日,她有了新着落——暂时寄送儿童福利院。警方表示会妥善调节宝宝的安置和监护权问题。在她迁往福利院前,崇上基金会工作人员特地赶来,筹办了这场属于她的生日会。


崇上基金会工作人员怀抱着丁丁,感受着她小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感受着一份生命来到世间的不易。每一份生命都值得尊重,值得最好的归宿。


图片

丁丁在崇上基金会工作人员怀抱里甜甜入睡


一封求助信,一个早产儿家庭。
一个生命的到来,一个生命的延续。
这是一场爱心接力,也是一场别样的仪式感。

世界早产儿日,一起创造生命奇迹

我国每年约有2000多万新生儿出生,其中约200多万属于早产。早产儿由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全身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缺氧、孕母健康问题等诸多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生命力非常脆弱,早产成为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早产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预防并发症,尽早干预,即可降低早产儿残疾率,也可减轻早产家庭的痛苦,大大减少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11月17日,世界早产儿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打开这些早产儿家庭的求助信,更加感叹“这一份份爱心,正在创造生命的奇迹!”


图片

刚出生的早产儿生命垂危


图片
被救助的早产儿龙凤宝宝已经14个月了,学会爬,学会了叫妈妈!


走进早产儿

据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的早产新生命诞生,每10个宝宝中就有一个是早产儿。而早产小天使难以适应环境,会引发感染,出现各种病症,需要巨额医疗费,许多家庭因为巨额费用被摧垮。崇上基金会守护早产天使项目由此而生,旨在帮助由于贫困而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医疗救治的早产儿群体,帮助他们完成治疗,使他们能恢复健康,回归家庭。


我们相信,每个小生命都值得被爱!和我们一起守护早产天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