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文物资源服务社会,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更好地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传递公益理念,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的指导和协调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与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主办。近期通过公益探访、公益体验、特色艺术文化交流的方式,走进新疆开展“光缘计划”公益研学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处长郭睿致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党志豪致辞
中华儿慈会项目二部执行主任赵玮致辞
在参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中华儿慈会将研学与公益充分融合,从而形成了参与者与帮助者的双向受益。通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了解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吐鲁番市文物古迹的实地研学,专家讲座,考古实践等活动,使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儿童了解新疆历史、了解祖国历史,深切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访历史丝绸之路,开未来友谊之花。”
7月底正值吐鲁番地区最热的季节,高温天气并未阻挡住本次公益行的内地小朋友与吐鲁番高昌区维吾尔族原种场小学孩子们融洽结对子的热情。孩子们通过访问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学研究院、坎儿井和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等丝绸之路历史重要遗址的实地探访与专家现场讲座的一系列学习课程,展开了深入的学习与互动,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补充,对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在吐鲁番学研究院的专家指导下,37名各民族小朋友共同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泥皮画"的创作。将深厚的友谊一笔一划的刻画在每一幅凝结着友谊的作品中。此外,大家还亲手制作了手抄纸,并共同修复了陶器碎片,彰显了合作与团结的精神。
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小朋友与中华儿慈会光缘计划少年艺术空间的孩子们,在研学课程的体验中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研学公益行结营仪式上,各族小朋友举行了一场充满友谊与爱国主义情怀的联欢会。孩子们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节目,每个节目都洋溢着各族儿童的热情与活力,充分体现了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维吾尔族小朋友们现场表演了精彩的都塔尔弹奏演唱,全场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把结营联欢会推向了高潮。中华儿慈会光缘计划的少年公益艺术空间的孩子们也以精彩的舞蹈表演,表示了对当地小朋友的深情厚谊。整个联欢会的现场洋溢着喜悦和温馨的氛围。来自北京的17名孩子,在联欢会的尾声为当地少数民族小朋友们送上了从北京带来的、精心准备的礼物。结束时,大家相拥而泣,依依不舍,久久不愿分别,相约今后书信往来,期待再次相聚的心愿。
通过中华儿慈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联合主办的“2023新疆研学公益行活动”,内地的孩子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儿童及家庭的热情接待,也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各民族之间的互学互鉴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历史的丝绸之路开出新的友谊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