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行动”温暖宁夏 重绽笑颜——中华儿慈会携手多方启动唇腭裂免费救治公益项目
2025-07-16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这种先天缺陷不仅导致患儿吮吸、吞咽和语言功能障碍,更会在成长过程中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限于当地医疗水平及较高的诊疗成本,很多困境家庭对唇腭裂修复手术望而却步。

2025年7月3日,“2025宁夏微笑行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是中华儿慈会微笑行动专项基金首次落地宁夏,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来自全国顶尖医院的40余位专家参与,涵盖颌面外科、麻醉、儿科、康复等专业力量,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承办单位,统筹20余个科室资源,医务专家与医院医护人员紧密协作,确保患儿手术安全高效实施。在7月3日-6日四天时间内,共筛查18岁以下患儿136名,经专业评估,为其中符合手术要求的59名患儿实施免费救治,包括健康筛查、唇腭裂修复手术、语音培训、营养评估、口腔护理等诊疗服务。

医护人员在为刚做完手术的患儿进行术后检查

来自宁夏乡村的8月龄宝宝小兵有六个姐姐,是全家众星捧月般的存在。他天生患有唇腭裂,无法像正常婴儿一样吸吮、进食,只能通过小勺,将奶粉一口一口送进嘴里。

为了这次手术,小兵父母早早带着宝宝经过三个多小时路途来到医院。“孩子出生那天,医院就告诉我们有微笑行动这个项目,得知这次在宁夏的活动,我们立马报了名。”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小兵符合手术条件,顺利通过筛查进入手术名单。小兵的父母非常激动,他们知道,这次手术不仅意味着孩子外形的改变,更代表着全家的生活即将开始新起点——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能够慢慢学会正常进食、说话;一个家庭从此摆脱沉重心理负担,逐步开启更美好的生活。

活动现场有一对姐妹花,小琪和小玥。俩姐妹是家中的老小,上面还有哥哥和姐姐。平日里,妈妈在家照顾孩子们,父亲打零工维持家用。

小琪是第二次接受唇腭裂修复手术。第一次手术在外院完成。小琪已经上了幼儿园中班,但唇腭裂带来的发音障碍让她变得格外沉默。“他们听不懂我说话,我就不说。”孩子低声的叙述让人心疼。母亲最大的愿望,是这次手术能帮女儿找回自信,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表达、开心成长。

妹妹小玥是第一次手术。其实早在妈妈怀孕5个月时,就通过产检知道了她患有唇腭裂。但母亲舍不得,也从未动摇要把她带到这个世界的决定。如今,看着小女儿即将踏上手术台,她满眼期盼:“只希望她像姐姐一样,手术顺利,恢复得好好的。”

小琪小玥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家庭温馨和睦。年仅10岁的哥哥,早早学会了做饭做家务、照顾妹妹们;妹妹们有好吃好玩的,也会想着和哥哥姐姐一起分享。这份根植于血脉的爱与守护,是帮助他们走过困境最坚实的力量。中华儿慈会微笑行动专项基金也由衷希望,这个彼此搀扶的家庭,能迎来更多灿烂的笑容与幸福的明天。


医护人员在为唇腭裂患儿做术前筛查工作

“2025宁夏微笑行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宁夏自治区政协、宁夏自治区卫健委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自治区医院周密的部署和专业的协调保障。中华儿慈会始终致力于成为困境孩子的坚定守护人,希望通过本次行动,将慈善事业的种子深深扎根在我国西部地区,为宁夏自治区的唇腭裂儿童带来切实的帮扶,为身处困境的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

中华儿慈会微笑行动专项基金成立十年来,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开展唇腭裂儿童筛查及救助工作,涉及上万个家庭,为4464名儿童实施了唇腭裂修复手术,也为他们的家庭送去了微笑。手术缝合的不仅是嘴唇的裂隙,更是孩子与世界之间的隔阂。未来,中华儿慈会希望能与更多公益组织携手同行,为更多的困境家庭带来希望,让更多孩子绽放笑脸,迎接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