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缘首批千万资助款发放69家民间公益组织获资助
2011-11-07

本报讯 (记者侯雪竹)10月28日,刘猛来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与“童缘”资助项目签约,并获得10万元的资助款。再回到成都时,他可以安心地开展宝贝牵手项目,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救助。当天,还有69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公益组织负责人与他情况相同。这一天,对于这些民间公益组织来说是一个节日。

  7月15日,儿慈会公布童缘项目,截至8月30日,共接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29个机构的296个申报项目。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第一批共有69个儿童公益救助项目获得资助,在未来的一年中,儿慈会聘请的第三方机构北京瑞森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将对他们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和考评。

筹资是头等难题

刘猛是一名高级心理督导师。2008年汶川地震一周后,他就从北京飞往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3年半以后,他依然留在四川,并且有了自己的民间社会团体成都市妈妈之家商贸有限公司,可筹款压力却成了阻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009年,刘猛开始实施宝贝牵手计划,以成都为试点,刘猛在城市中与一些幼儿园、学校合作,每年分两次让孩子们捐出自己过时的服装、玩具、书籍等物品,由妈妈之家团队进行清洗、消毒、分装。随后,他会在贫困家庭挑选一名乐于接收旧物的孩子,将他的详细资料进行公示,等待一名比他大一岁的城市孩子和他牵手,妈妈之家负责把受助者得到资助的信息以照片的形式反馈给捐助者,同时在妈妈之家网站上进行公布,实现援助的全透明管理,并且实现宝贝之间的友谊交往。

从2009年到现在,刘猛已经为这个项目搭进去了不少消毒费、运输费等。“如果没有童缘的项目,我必须在各地兼职做老师,赚取工资进行补贴”。刘猛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有很多民间公益机构兴起,3年过去,这些公益机构很多都不在了,“其实很多组织架构并不完善,最大的原因是没有资金,无法使项目运转下去”。今年8月,刘猛经朋友介绍,得知儿慈会的童缘项目,在网上传递妈妈之家的相关资料以后,10月28日,他获准来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童缘项目签约现场。

“10万元对我们来说足够把项目开展下去”,刘猛说,未来他会考虑社会企业的运转模式。

可持续是项目亮点

幸运的不止这一家民间公益组织。今年儿慈会将拿出2000万元,分两批资助100个以上的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慈善救助活动。10月28日签约仪式当天,第一批共有69家民间公益组织与儿慈会童缘资助项目签约。

“童缘”意为与儿童有缘,今年儿慈会斥资2000万为资助各地民间公益组织开展儿童救助项目,通过民间公益组织、群众团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儿童、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进行生存救助、医疗救助、心理救助、技能救助和成长救助。

“最初,我们预计择优选择100家民间公益机构。”,据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项目部主管李新民表示,从今年7月中旬,童缘第一批资助工作就开始了项目申请,截至8月30日,共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29个机构申报了项目296个,经基金会“童缘”项目组与申请机构沟通及资质核审,确定有效项目为285个。按照机构的资质、工作业绩、项目创意、执行能力、实施细则、管理水平等6个方面的要求,经初评、复评、审批三个阶段,中华儿慈会将基金会专家评审意见梳理核对后,将其中70个资助项目报送理事会审议。10月18日,根据理事会意见和第三方监督机构的项目审核,最终确定69个资助项目进行资助,并在当日18时将资助名单在官网公示。

李新民表示,最终入选的69家民间公益组织所开展的项目均是贫困地区儿童最需要的救助项目。由于童缘项目的资助期为一年,一些持续性较强的公益项目也是基金会优先考虑合作的对象。除此之外,他们希望能通过这些项目带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不仅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

引入第三方评估

签约后,基金会选择分阶段发放救助善款,为了表明童缘资助项目公开和透明,除了接受捐赠人、主管和资助单位,公众和社会有关部门以及被救助者的监督,基金会此次特别聘请北京瑞森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救助工作进程、运作情况、管理方式、资金使用、实施成果等方面询问、检查、考核、评估,以最满意的答案回报捐赠人,回报社会。

公司总裁段德峰表示,对于这69家民间公益组织甚至国内所有的公益组织来说,评估都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现在在国内并未形成一个硬性的评估标准,无法去评价一个机构的好坏。如何去发现公益机构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其公益目的,才是通过第三方评估期望达到的效果。“其实我们希望通过评估达到发现问题的效果”, 段德峰说,69间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他们希望能通过评估的整个过程,发现民间公益组织在实现其公益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为他们提供专业意见,以求帮扶更多的受助群体,促进公益界的良性循环。

(京华时报:侯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