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讲话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第三期资助的65个项目,在这里举行签约仪式,首先我代表中华儿慈会向接受资助的公益组织表示热烈的祝贺!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可以共同来做好对困难儿童的慈善救助工作,为我国少年儿童一代健康成长服务。为此,对你们支持和参与中华儿慈会的工作,表示由衷的高兴和诚挚地感谢。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党和政府号召和带领下,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全民参与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抗震救灾运动。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形势下,成千上万个民间的公益慈善组织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现代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和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重要起点。据说,现在全国公益组织有10多万个,其中大部分是民间NGO 组织,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搞公益慈善事业的NGO 组织并不太多,而且专门从事少年儿童公益慈善事业的NGO组织就更少。我国现代公益事业发展还处在启动阶段,民间NGO 组织还有一个历练和发展的过程。我们中华儿慈会也是随着这个大浪潮而创办的。我们中华儿慈会成立的宗旨定为: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救助渠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和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儿童、问题少年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进行救助。这一宗旨表明,我们基金会不仅把救助困难儿童作为己任,而且通过坚持走“民间性、资助型”的道路,推动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开展救助工作,发展壮大民间公益慈善队伍,以此来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我们基金会的“童缘”资助项目,就是体现基金会宗旨和特点的主导项目。
从2010年10月开始,我们中华儿慈会就做“资助型”的试点工作,资助了9个民间公益慈善组织,资助善款300万元。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7月15日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开展“童缘”资助项目活动。一年来,全国30省市自治区,先后有480家公益组织,申报了821个救助项目。经过申报,专家反复评审和面试,基金会理事们最后审定,共用3OOO万元,资助了205个民间公益组织。在每期资助的公益组织中,我国西部占70%;县以下基层公益组织占70%;新的公益组织占70%。这是近几年来,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对民间NGO 组织最大的资助。我们认为这样做:能够使我们的救助工作做到及时性、广泛性、群众性和实效性,面对面地进行救助工作:能够扶植、规范和历练民间公益组织,推动民间公益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加广泛地推广慈善理念,普及慈善文化;同时,还能够使基金会工作精简高效,简化工作程序,减少行政费用开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们争取每年拿出3OOO万元以上的善款,通过“童缘”资助项目,资助全国各地那些符合基金会章程和救助困难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有资质实力、有运作能力和公信力的民间NGO 组织。在资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使他们的工作更加规范、专业、科学、严谨和扎实。
为了把“童缘”资助项目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并和各地公益慈善组织搞好合作,共同推进民间的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中华儿慈会经过近半年的酝酿,在已经资助的民间NGO 组织中,通过推荐等方式,在今天这个会上,正式成立“童缘”公益慈善联盟。首任“童缘”联盟干事委员会成员有9人,总干事一人。我们希望“童缘”联盟,能在推进和发展民间公益慈善事业中,起“发动机”、“播种机”“、拖拉机”、“公共汽车”的作用,帮助各地民间公益慈善组织有效地开展工作,协助募集善款,倡导和推动开展全国性的公益慈善活动,总结交流救助工作和自我建设方面的经验,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盟员的思想、工作、业务能力,发挥会员组织在推动、互助和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民政部、教育部、卫生部的有关部门,搜狐公益频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北师大NGO研究中心、赠予亚洲的各位专家,以及北京瑞森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各新闻媒体单位对“童缘”资助项目工作的支持、帮助、配合和合作,使“童缘”资助项目的工作得以广泛顺利有效的开展。
最后,我们愿同大家共同努力坚持“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人人助我,我助人人”,把少年儿童的公益慈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