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如何教育
2012-11-12


    11月8日,中华慈善总会发布消息称,将先期在四川、甘肃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学捐赠111万余册《慈善读本》,后期还将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今后,中华慈善总会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慈善将有望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估中。

    虽然中国自古即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但毋庸回避的是,专业化、组织化的现代慈善理念与模式在当下社会尚未建立起来,此次倡导慈善“从娃娃抓起”无可厚非,但如何“抓”,是否有必要“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估中”却值得商榷。

    慈善的本源是自觉自愿,任何人做与不做慈善,都应以此为前提条件。

    在现代慈善较为发达的国家,小学生接受“慈善教育”的方式并非是“本本主义”的学习,更多是切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与慈善活动中去,通过自身参与来感受和认识行动带来的改变。

    虽然不知道《慈善读本》的编撰内容,但希望读到这些内容的小学生不只是有机会学习一门“知识”,更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让学生们在放下读本之后,可以学以致用,亲身参与到慈善中去,而这个愿望,又有赖于我们身边的慈善环境能够更加透明、高效,给孩子们一个纯净的“实习”空间,而能否给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才是对像中华慈善总会这样的公益组织当下真正的考验。

    如前所述,慈善的本源是自觉自愿,是一个人自发的选择。

    在此前提下,如果将学习《慈善读本》纳入到学生的素质考评中,考评就意味着要出现优良差,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优?什么样的行为又算是差?小学生是不是要为了得到一个优而被迫做出并未本意的所谓慈善行为,而慈善一旦带有了某种被动性质,还是不是我们应该弘扬的慈善?而即便孩子们都是出于本心,一旦考评有了某种标准,学生们会不会为了追求标准而将这种自发的行为加入了竞争之心,或带来慈善行为模式的趋同?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慈善应该是在给予中获得满足的。

    中国的教育需要上慈善这一课,但如何补,是一个课题。     (黄英男)

来源:京华网
原文地址: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11/12/content_1829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