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相助 孤苦小姐弟安家太阳村
2013-04-25

    14岁的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而对于新建县石岗镇金塘村金木兰、金怀根这对侏儒姐弟来说,无忧无虑是个梦。亲人或离世或失踪,瘦小的金木兰和虚弱的弟弟金怀根相依为命。14岁的姐姐金木兰自强自立,又当爹来又当妈,照顾比自己小7岁的弟弟。

  两个孩子一个家

  4月19日17时许,记者到达金塘村,此时正值学生放学。金木兰与弟弟蹦蹦跳跳地回家。

  姐姐金木兰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衣,面黄肌瘦,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弟弟金怀根满面灰尘,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人造革皮衣,脚下一双破旧的拖鞋。姐弟俩受母亲的遗传,患上了侏儒症,个子比同龄人矮得多。

  村民说,金木兰姐弟出身特殊:其父智力有些问题,娶了一流浪上门的痴呆女为妻,后来陆续生下姐弟俩。6年前,父亲因癌症去世,母亲随后失踪,不知去向。姐弟俩从此由年迈的爷爷抚养。去年11月,爷爷也去世了。

  姐弟俩的家,是一栋简陋的小房,十几平方米,分两间,一间是厅,一间是卧室。厅里只摆着一张破旧的桌子。卧室里的床上,连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厚厚污渍已将没有被套的白色棉絮“染黑”,下面铺着一层稻草。金木兰小心翼翼地铺平烂棉絮,低着头嘀咕了一句:好想爷爷。

  紧挨着床头,是一个老旧的柜子,上面的漆已经脱落了,挂着一个普通的闹钟,那是爷爷给他们留下的。

  姐姐当爹又当妈

  爷爷去世后,只有14岁的姐姐既当爹来又当妈,每天帮弟弟洗衣做饭。

  姐弟俩住所的后面,是一间破败的土砖瓦房,这是他们的厨房。傍晚时分,金木兰爬上梯子,取下柴火,走到灶台前,找到打火机,将一把稻草点燃塞进灶内,再将木柴塞进去,整个过程非常熟练。

  随后,她瞪大眼睛掂量着往锅中倒了少许油,放入青菜,左右翻炒,脸上露出了微笑:“我炒的青菜,很好吃的。”

  每天放学回家,懂事的弟弟也打下手,帮着姐姐摘菜、洗菜。

  金木兰说,爷爷临死前,叮嘱她要好好照顾弟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她慢慢学会了洗衣服和做饭。

  说到姐弟俩的经济来源,金木兰说,每个月,她和伯伯去领政府发放的300元低保,用来买米、油、盐。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有时连菜也没有,就用水泡饭吃。

  金木兰的二伯金细任说,自己家里生活不宽裕,还有个22岁的儿子,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没办法照顾侄子与侄女。

  金塘小学校长金东道说,姐弟俩智力没问题,也很懂事。“在路上碰上了,他们会一边招手,一边对我说校长好。有时候,有同学欺负他们,他们就会跑到我身边来,寻求保护。”校长说。

  记者带姐弟俩到村里一家小卖部,帮他们买了牛奶、方便面、饼干等食物,他们像过年一般高兴。

  太阳村答应接收

  姐弟俩的辛酸故事,起初外界少有人知道,后来一些爱心志愿者在走访时发现了姐弟俩不幸的遭遇。

  公益组织麦田计划南昌团队近日在网上求助:“两个小孩一个家,姐姐是家里唯一的支柱,姐姐每天早上7时左右起床做饭给弟弟吃,吃完饭一起去学校上课!我们真心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够给予帮助。”

  事实上,该爱心团队早就注意到这个特殊的家庭。据团队负责人彭蕊介绍,一年前,金木兰的爷爷还在,麦田计划团队就关注了金木兰姐弟。

  看着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彭蕊更加迫切想帮助他们,于是,她在网上向社会求助,并联系了南昌县蒋巷太阳村,该院负责人很乐意接收这对姐弟。

  4月23日,麦田计划南昌团队兵分两路,一小分队去金塘村接金木兰姐弟;另一小分队在南昌县蒋巷太阳村布置房间,迎接他们的到来。当日中午,麦田计划团队将姐弟俩送到了太阳村。太阳村负责人称,目前,已为他们安排吃住,并有专门的老师照顾姐弟俩。他俩非常高兴,一直笑呵呵的。当日下午,热心的志愿者还为金木兰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

  麦田计划南昌团队肖战表示,已有爱心人士表示愿意长期资助金木兰姐弟俩。

  本报记者 杜金存 实习生 刘流民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c/2013-04-25/0219269389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