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父母关爱的孩子
张奶奶为你们点亮希望之灯
——记陕西省未管所退休女警官、太阳村创始人张淑琴
候中久
一个国民就是一寸国土,
每个人都不应该被遗忘。
——题记
2010年,12月5日。
北京。
全国政协礼堂。
“太阳村创立15周年感恩社会答谢会”在这里隆重召开。
6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原在太阳村长大的孩子紧紧围绕在被称为张奶奶的太阳村创始人张淑琴周围,相拥而泣。
张淑琴向与会者介绍了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他们有的参了军,有的入了党;有的成了大学生,有的成了公司骨干,他们都回到了父母的身边。看到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张淑琴悲喜交加,声音哽咽,语含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是党和政府的支持,是社会的关爱,是广大爱心人士及众多的企业家慷慨捐助,才使得太阳村有能力把你们养大。”其情其景,使在场的上千人无不动容,不少人潸然泪下。
那么,太阳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张淑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战胜重重困难创办太阳村的,又如何点亮希望之灯,使这些无父母关爱的孩子茁壮成长,成为祖国有用之材的?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看一看张淑琴走过的艰辛历程……
非凡善举,创建“世界第一村”
众所周知,太阳村是一个专门为服刑人员无偿代养代教子女的民间慈善机构。创始人张淑琴已过了花甲之年,但仍显得精明干练,仪态端庄。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透着睿智和坦诚,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超脱了人间苦乐的无畏气度。
张淑琴的名字总是与罪犯子女相连在一起,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这后半辈子就是为他们活着。”
细述沧桑记流年。
张淑琴原是陕西省监狱管理局主办的《陕西新岸报》的副总编,曾是杰出的编辑、记者,也是一名硕果颇丰的女作家。后调入陕西省未管所,任助理调研员,专门从事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
长期的报纸编辑工作,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服刑人员。一些服刑人员孩子的不幸遭遇,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使她萌生了要帮助他们一把的想法。
爱心始于1995年。
一次,她去某监狱采访一个犯人。这名犯人虽然因立功被减了刑,但当问起他的家庭,他哭了。他告诉张淑琴,他妻子也在服刑,家里有5个孩子,被抓走时,一个孩子正闹着病,很重。他很惦念孩子,希望张淑琴能代他去看看他的母亲,他的孩子。
张淑琴要了地址,踏着泥泞,好不容易找到他的家。
这哪像个家呀,一个破窑洞,窗户连块玻璃都没有,糊着塑料布,风一吹,沙沙作响,
似乎在诉说主人的艰辛。4个孩子蜷缩在一床露着棉絮的破被里,张着惊恐的眼睛看着张淑琴。最小的一个牙掉了,还有一个孩子胳膊骨折了,由于没钱医治,生病的大姐已经死了。70多岁的老奶奶热泪滂沱,连连说:“他们父母造孽,把这一帮孩子扔给了我,我是离天远离土近的人了,还能扑腾几年?我闭眼了,这帮孩子怎么办?闺女呀,你是个好心人,你给想想办法吧?”
张淑琴也泪眼盈盈:“大妈,你放心吧,我会想办法帮助他们的。”
20多年前,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贼的儿子还是贼。”主人公拉慈奋力反抗,想改变这种命运。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人把对罪犯的憎恨延伸到他们子女身上。家住陕西陇县的文龙、文英兄妹的遭遇更深深刺痛了张淑琴的心。他们原有一个安静的家。可自从爸爸把妈妈杀害后,兄妹俩便像坠入了十八层地狱,生活再没有丽日蓝天。
亲属们都像躲避瘟疫一样,离他们远远的,并且把对杀人犯的仇恨都转移在两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头上:“谁要是给他们一口吃的,我立马掀了他家的桌子!”
没有人敢来他们的破屋,没有人敢给他们一碗热饭,他们辍学了。想去侍弄那几亩承包田。谁知村主任却把他们拦住了:“你们分的责任田村里收回了,劳改犯的子女无权承包!”
从此,他们便流浪街头,像无根的浮萍,任凭风吹浪打。
父亲犯罪,孩子何苦啊!张淑琴为孩子愤愤不平。有一个女犯犯的是盗窃罪,她的女儿才8岁,因无人照料,为了生活,她就偷东西,别看身材瘦小,却能翻三米高的墙,一次她偷了30000元钱,用偷来的钱买了香蕉,买了鞋,买了葡萄来看她妈妈,恰巧让张淑琴遇上了。女犯就跪在地上哀求张淑琴说:“请你把这个孩子送到少管所,要不送进去,她将来就是江洋大盗,我没有出去,她就得进来!”
张淑琴心里也有这样一笔帐:中国法院每年审判的案件有40万件,罪犯人数在40万以上,已婚罪犯占70%,也就是说,约有28万罪犯造成28万以上的罪犯子女处在恶劣环境中。这是一个很不幸的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父母犯罪,这些孩子得不到像烈士子女那样的尊重和照顾,也得不到像一般孤儿那样的救助。父母被押进大牢,家没了,他们有的寄人篱下,看着人家的脸色生活;有的像幽灵一样浪迹街头,乞讨为生;还有的漂泊天涯,被拉入罪犯团伙,成为“罪二代”……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这类儿童成人后犯罪的可能性要比正常背景下的儿童高六倍,是极易犯罪的高危人群,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潜在因素。
张淑琴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向人们呼吁:“救救这些没有父母关爱的孩子,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不应该被社会漠视,理应拥有正常的儿童权利。拯救他们是拯救人们的生存环境,是拯救我们民族的未来!这是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应属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
张淑琴决定要帮一帮这些无助的孩子,从此,她从一个声名远播的女作家,变成了一个
爱的天使,走上了一条艰难的拼搏之路。
张淑琴的想法得到了时任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的支持,他说:“这个想法很好,这是替政府化解矛盾。”他当即批了5万元做启动资金,陕西三原东周村公司还为儿童村提供了房舍。热情的乡亲们还纷纷捐出衣物、碗筷、书刊……张淑琴还把自己攒了多年的3000元钱也拿了出来,又动员同事每人捐出一床被褥。万事俱备,1996年5月26日,我国第一个专收罪犯子女的儿童村在陕西成立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公检法的领导都来了,给儿童村剪了彩。张淑琴跑前跑后,累得嗓子都喊哑了,但心里却特别振奋。
儿童村一成立,就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美国《纽约时报》、法新社等媒体纷纷前来参观采访,称儿童村为“世界第一村”,称张淑琴为“村长”。
一个美国官方代表团参观儿童村后说:“中国人了不起,我们国家也有罪犯,也有流浪孩子,却没人过问。”
1997、1998年,为了解决城市犯人子女的代养问题,张淑琴又一鼓作气,先后在西安成立了第二家、第三家儿童村。司法部原副部长刘飏亲自到西安为儿童村剪彩,并赞扬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的意义远远超过儿童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