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父母关爱的孩子 张奶奶为你们点亮希望之灯(2)
2013-11-14

    四处化缘,甘为泥土护芳华


    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儿童村终于一个又一个地建立起来了,可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接踵而至。儿童村属于民间慈善机构,政府不给拨款,一切开支,全靠自己解决。虽然孩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爱心人士捐赠的衣裳,但上学费用、医疗费、冬季采暖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经费怎么办?身为一级警督的张淑琴不得不放下架子,四处化缘,经常奔波于各大企业之间。有时,一个月就跑了58家单位。她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张她自制的大表格,上面标着全国各大企业的地址和电话,她天天打电话,联系募捐事宜,因而被人称为“丐帮帮主”。
    为了孩子,张淑琴四处奔走,累得住了三次院,“整个人都垮了,与以前照片相比,简直不像一个人了!”
    为了孩子,张淑琴真要呕出整个心来。
    1998年6月,儿童村账上只剩下了600元,近400名的孩子吃什么啊?没几天,就把她额前的头发急白了一片。
    好不容易一家大企业同意让她去谈谈,为了获得资助,她在经理室外苦苦等候。为了取信于人,表示诚意,那天,她特意穿了一身干净警服,结果既不能倚墙站着,更不能席地而坐,只能像站岗一样,足足站了4个小时。那位经理才慢悠悠地走了出来,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就一脸不屑地说:“全国有那么多好人家的失学儿童、孤儿、烈士子女、贫困地区的孩子你不管,为什么非要管那些罪犯的孩子,钱是有,就是不能资助犯人的孩子!”
    后来,有一位厅长给她批了10000元,她本以为能解燃眉之急,可当她取钱时,管钱的处长就是不给:“别说厅长批了,省长批了也不行!张淑琴,你是搞啥哩,我看你是别有企图!”说罢,“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
    张淑琴气得含着眼泪跑回了家。
    怎么办?
    她仅有的5000元钱早就捐出去了,工资卡也被莫名其妙地给“挂失”了,一分钱也领不出来。能卖点什么东西来解燃眉之急呢?环顾四周,家徒四壁。电视太老了,一打开屏幕,上面就横着一条杠,单门冰箱早已不制冷,洗衣机只朝着一个方向转,别说卖钱,白给都怕没人要。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第二天,她刚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省政协副主席的电话,说香港一位爱心人士15万捐款到位了,放下电话她高兴得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什么是柳暗花明,什么是绝处逢生,什么是喜极而泣,一瞬间他全体会到了。
    在众多爱心人士帮助下,张淑琴终于闯过了难关,走向了新世纪。
    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2000年张淑琴来到北京发展,它的眼光更远了,她要把北京作为制高点,辐射全国,救助更多的孩子。
    随后,在山西九江、河南新乡、青海大同县相继成立了5个太阳村,从一个到七个,形成了很壮观的“太阳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