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父母关爱的孩子 张奶奶为你们点亮希望之灯(3)
2013-11-14

点亮希望,细雨无声润花红


    北京太阳村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中心小学北侧。一棵仿真大榕树直撑云天,“太阳村”三个字赫然醒目。走进太阳村,会看见九座造型一样的“爱心小屋”,虽然结构简单,却色彩鲜亮,外墙涂着充满童趣的壁画,如同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每所房子的“门牌”上都标明了捐助者的身份如“德国妈妈爱心小屋”、“诺华爱心小屋”,用张淑琴的话说:花园般的生活场所,多彩的童话世界,是每个孩子喜欢的,对于这些有过阴影的孩子们来说,营造爱与美的氛围尤为重要。
    每个小屋100多平方米,按孩子性别、年龄,分住各个小屋里。孩子们被安排在就近读书。年龄小的被送进幼儿园,年龄大的被送到板桥中心小学插班,他们每天都由爱心姐姐护送到幼儿园和小学门口。上初中的十名孩子被安排到顺义区北石槽中学,上学和放学都车接车送。
    太阳村的孩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揪心的故事。因为父母入狱受惩,他们过早地目睹了人世间的罪恶,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因而他们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诸如自卑心理很严重,总认为自己是“劳改犯”的子女,低人一等,学习再好,怕也考不上大学,不会被社会接纳;有的还存在暴力倾向,常因琐事生隙,与小伙伴拳脚相交;有的爱撒谎,瞪着眼睛说瞎话,毫不脸红;还有的不爱吱声,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太阳村专设了心理教师,并聘请了心理专家。对孩子进行了专门辅导,使他们能够走出过去的阴影,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当中,平等地和其他孩子走在一起,并以平和心态接受自己是服刑人员子女的现实。
    此外,太阳村还开设了武术课、音乐舞蹈课和美术课,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时,张淑琴又结合太阳村实际,对孩子进行多种教育。她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劳动教育,对于太阳村的孩子更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筹措经费,也为了太阳村进一步发展,从2002年开始,太阳村租赁了板桥村土地600亩,栽植了枣树、桃树;种了玉米、黄豆、花生等作物。每当草长莺飞的4月,每逢周六周日休息时,年过六旬的张淑琴都带着10岁以上的孩子到地里去种菜,给果树松土、施肥。小苗长大了,又带领大家踏着晨露下地间苗、除草。孩子们都很积极,跟着张奶奶辛勤苦干。体验到了稼穑之苦,耕耘之累,明白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既锻炼了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又让他们懂得了珍惜劳动果实,珍惜现在美好生活,长大后好回报社会。
    张淑琴又趁热打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诉孩子竹贵有节,人贵有志,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只要树立起崇高理想,你才会有奋斗目标,你才会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只有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只要刻苦学习,奋力进取,你就会拥有一个闪光的人生。
    话轻轻,如暖人的春风,拂去了孩子们心头上的阴影,他们品味着,思索着,暗淡的目光中又有了神韵,心中又升起了一轮希望的太阳……
爱入心田能发芽。
    孩子们的脸上又重新绽开了笑容。他们变了,变得开朗、活泼,懂事知礼,乐于助人。努力学习,蔚成风气。爱打架的小军,变成了“啃书虫”,有空就钻到图书馆里看书;爱撒谎的小明肯于助人,每天上厕所,都不忘叫醒小海,怕他再尿床;不爱学习的小红,有空就背单词,在期末考试中,获了全班第一;腼腆、不爱吱声的小玉参加了吹葫芦丝的小乐队,她吹起葫芦丝,像百灵鸟唱歌一样好听……
    张淑琴爱看孩子们嬉闹的情景,爱听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她对孩子们更关心了。
    小佳眼睛不好,张淑琴四处为她求医,在上海微软公司总裁柯文达的资助下,张淑琴带小佳去上海医治。短短三天,小佳受到太多太多的关爱,她说:“这些爱,是可以让我受用一生。我忘不了张奶奶对我的恩情,一辈子也忘不了!”
    郭刘霞是太阳村唯一的聋哑女孩,为了使她学到文化,学会一技之长,将来好回到社会能自食其力,张淑琴把她送到北京市聋哑学校。经过两年学习,小刘霞已学会了刺绣。见到张奶奶,她竖起大拇指,比划着,要给张奶奶下跪。李雨斌的假肢坏了,张淑琴亲自帮他拧螺丝,不知修了多少回,她还安慰小雨斌:“修理不好,奶奶再找人给你买新的……”
     郭江辉是服刑人员的儿子,他的妹妹郭宁飞在太阳村。从小宁飞口中张淑琴得知郭江辉考上了大学,但因交不起高额学费,抚养他的伯父想要他辍学。
    张淑琴当即给小江辉的伯父打电话:“服刑人员的孩子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交不起大学学费,就让孩子失去上大学的机会。郭江辉的大学学费、生活费,我们太阳村出!”感动得郭老汉连连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你这样的好人,我一定让江辉好好学习,将来好报答你的恩情。”
    为了使孩子能学到一技之长,回到父母身边能有谋生的本领,太阳村开办了各种培训班,如:绘画、刺绣、烹饪、工艺品制作、家电维修,农机操作等,还为12岁以上的孩子举办创业培训,使他们明白什么叫成本?什么叫利润?怎样经营?多种多样的培训,开阔了孩子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暑期举办的小厨师技艺比赛中,孩子们争先恐后报名,一展身手。13岁的李宝还被中央电视台“美食美刻”栏目选中,在“五谷小精灵”、“我的未来家园”、“妈妈的味道”三场厨艺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技压群芳,在“展翅高飞”总决赛中荣获第三名。
    张淑琴还不满足,她四处奔走,多方联系,想方设法让孩子融入社会,早日成才。
    中央儿童制片厂根据太阳村的事迹拍摄了电影《守护童年》,苗田田、大双、小双等9名孩子被选为小演员,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受到观众的翘指称赞:“将来他们准能成为大明星!”
    建国六十周年,张淑琴推举马齐兰参加北京市游行方队,当她通过天安门接受国家领导人检阅时,信中热血激荡,豪情奔涌,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骄傲和自豪。
    李玉凤被选为奥运开球手,孩子们奔走相告;她的画被拍卖18万元,全部捐献给玉树灾区,人们赞扬:太阳村的孩子真了不起!
    苗小龙、涂慧参加了亚运会,他们自豪地说:“太阳村的孩子们不比别人差!”
    李雨璇、郭江辉等17名孩子考上了大学,文龙成了雕塑大师,太阳村喜事连连,这里是生命的芳草地,这里是成材的摇篮,张淑琴无比欣慰,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孩子们用他们的小手,写下了一行行稚嫩的文字,表达了他们对张奶奶的无限感激之情。
    一封封感谢信像雪片一样飞向太阳村,随着电波在空中飞舞,顷刻间传递着温馨与感动:“我能考上大学,我最感谢的就是张奶奶,是你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才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握笔千管,也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考上南阳师范学院的郭江辉永远忘不了张奶奶的救助之情。
    小龙爸爸的信写得更感人:“我从来没敢想像我这样的人还能有儿子,没想到能遇上你这样的好人,我为儿子高兴,我要为儿子争气,积极改造,争取早日与儿子团聚,回归社会后,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报答你对我们两代人的挽救之恩!”
    据调查,凡是子女在太阳村的服刑人员,98%都得到了减刑。孩子是他们的希望,孩子能幸福的生活,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改造呢!
    为了使太阳村发展壮大,张淑琴雄心勃勃,提出了要用企业家的思维来发展太阳村,各地太阳村要逐步“断奶”。为此,张淑琴计划在租赁的土地上建立一座3000平方米的科普塑料大棚,使之成为北京中小学的教育基地;还准备建立70个蔬菜大棚,让爱心人士认领菜地、认领枣树、认领桃树,以增加经济收入。
    燕雁交错,岁月更替。太阳村已走过了17个年头,目前,各地太阳村热气腾腾,一片兴旺。共有600多个孩子在那里幸福地生活着,每年他们都有一次到监狱探望父母的机会。16年来,通过集中抚养、分散助养和发放爱心包裹的形式,共救助了4000多名服刑人员的子女。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张淑琴以她那博大的胸怀,救助了一大批孩子,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为自己拼搏出一个精彩人生。1991年,张淑琴被收入《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1998年被中央电视台推为“东方之子”、并获“国际扶轮百年卓越专才奖”、200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06年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推荐人名单。2010年被陕西省《三秦都市报》评为“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工作着是美丽的。
    每一天张淑琴都忙忙碌碌,虽然很累,但张淑琴却感到很幸福,这是七个太阳村600多名孩子笑脸拼成的幸福,这是全国各地寄来的2000多封感谢信拼成的幸福!
    大爱无疆,幸福永存,施爱者青春不老!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张淑琴主任的大力支持。文中引用了一些报刊上的例子,不敢掠美,在此,向张主任和原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