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雨青教授在云南鲁甸灾区开展儿童心理援助工作)
近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批准正式成立“灾害救助”项目,在全国开展灾区紧急救援工作。中华儿慈会我们的娃娃项目特邀中科院心理所专家,博士生导师张雨青教授介绍灾害救助中心理援助对灾民,尤其是灾区儿童的重大意义。作为心理援助的国家队,中科院心理所在汶川地震后便建立了应急预案。雅安芦山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一发生,应急机制立即启动,心理学专家与志愿者们在第一时间奔赴震区,对当地民众开展心理评估与心理援助。
一、灾区儿童心理干预意义重大
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巨大的刺激使一些灾区儿童会出现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焦虑、警觉、易怒、难以入睡等症状会在一段时间内严重困扰孩子们和父母。中华儿慈会我们的娃娃项目,旨在开展灾难救援、灾后生计扶助及灾区儿童教育与辅导救助活动。项目团队在以民间NGO身份(雅安平民救援队)对四川雅安市宝兴县永富乡824特大泥石流灾区进行帮扶时就曾遇到由于受到遭遇泥石流灾害当晚情景的严重刺激,而恐惧下雨的声音、无法安静入睡的小女孩。不只是孩子,有许多成年人也面对这样的情况。由于PTSD对人的影响可以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如果没有正确、及时的心理援助,这些症状会不同程度地在很长一段之间内影响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更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专业团队 长期援助
自汶川地震开始,张雨青教授长期指导青年骨干力量在灾区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工作。在802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团队迅速响应,在地震发生5天内,就与世界宣明会在鲁甸县火德红中学临时帐篷安置点合作建立了第一个“儿童天地”并正式投入使用,当日共吸引了近100人次参与。据张雨青教授介绍,建立“儿童天地”主要是为了在灾区为儿童搭建一个安全稳定的活动场地,以儿童为中心开展家庭和社区心理援助服务,主要形式包括开展团体辅导、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有绘画、沙盘、手工等)、绘本阅读、趣味英语、玩具和图书借阅、小志愿者队伍建设、防灾减灾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等。
为了让鲁甸灾区中小学教师能够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做好学生们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快速回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安全感,心理所还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鲁甸“震后第一课”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班,为灾区101名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图为张教授和同事在灾区开展工作)
三、科技救灾 科学援助
张教授强调:灾难发生后,及时、得当的社会心理预防干预措施,可以防止受害者在灾难后远期发生进一步的社会功能减退和更严重的精神障碍的发生。自2008年以来,张教授先后有多篇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有震后极重灾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舟曲泥石流后对幸存者的访谈分析等,无不凸显了灾后救援中科技、科研水平对有效帮扶的重要指导意义。
同时,张教授嘱咐中华儿慈会我们的娃娃项目组在开展灾区工作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参于灾难后救援的所有工作人员,如子弟兵战士、警察、救护车司机、志愿者等,由于短时间内目睹和耳闻大量惨烈的灾情,都需要适时接受心理干预。及时调整好一线工员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对整体救灾工作也是极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