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学路上”一起,为74所学校共29877名留守儿童筹集善款制作故事盒子
2015-09-01

#留守儿童的渴望# 毕节惨剧虽已过去,悲伤却未停止,自卑和孤独仍咬噬着孩子的心。帮助这些孩子——支持“上学路上”为3万个孩子送去能听到爸妈声音的“故事盒子”,虽无法让爸妈回到孩子身边,却能让爸妈回到孩子耳边。孩子,你听!

微博地址:http://t.cn/RywPxF6




一片灰黄


2014年12月,关军,中国著名的非虚构作家。受“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委托,深入甘肃山村的留守儿童中间,实地生活了100天,在他根据这次零距离体验完成的长篇纪实文学《一片灰黄》中这样写到:


“一开始接触这些孩子们,感觉他们都很好,很正常。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似乎并不像各种统计、研究所说的那么严重。大约过了三个月,我才更多的感觉到他们平日里不愿展现的痛苦。”

然而,当关军看到当地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一篇题为《我理想中的家庭》作文时,这种“很好、很正常”的幻象像北京大风之后的雾霾一样,迅速消散——一位四年级的学生是这样写的:


  “……对于一个小学还未毕业的小女孩,要沉(承)受这么大的打击,每天放学还要自己做饭这是一般人能受的苦吗?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学校,生为一个新生每天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学习,过日子。因为我的软弱,我白天有时哭,晚上更是埋在被子里面痛哭,我哭的原因一是我想出门在外的爸爸妈妈,小时候跟父母分别,直到过年才回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你们每天看我开开心心的,其实我留的泪比任何人都多,外表坚强的人内心永远是最脆弱的,又有谁是每天都生活在思念父母的痛苦中过日子,这就是留守儿童过的日子……”


这样辛酸沉痛的心里话满溢在几乎所有孩子的笔端。



无独有偶,独立摄影师刘飞越在两次为“上学路上”深入乡村拍摄留守儿童题材归来后,这样描述:


“我拍摄时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些留守儿童与一般的孩子好像区别不大,特殊的是他们的眼神,不经意的时候就是这样,看上去很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飞越 摄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而中科院心理所的数据指出,这其中34%的孩子有自杀倾向,9%曾经实施过,70%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孩子几年后,将成为新一代的务工者,独自或随父母进城,成为我们的邻居、同事、同学……

问题如此严重,很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已经行动起来,但……

在《一片灰黄》中,关军记录了一次所在地学校接受捐助的场景:

  “……外面运进来一卡车的儿童服装……衣服堆放在课桌上,各班学生轮流进来挑选,就像来到一个可以领取免费物品的集市。照实说,我不觉得这样的捐赠有什么益处,它提供了居高临下的善意,却不是对方需要的。看得出来,接受类似捐赠并非第一次,没有人向学生宣讲这衣服的来处,以及为什么要送到这里……”

之后关军跟孩子聊起这次捐助:
“你觉得这样的帮助可以帮到你们吗?”
“帮不到。”——孩子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


这是一个清晰的答案,然而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听到。我们还习惯于用文具、书包、衣物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关切,但是,同所有的事情一样,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忽视目标受众的真实需求,那么所有的善意都将成为无的放矢,都将成为关军笔下那一堆堆课桌上像垃圾一样的衣服。

从2013年5月开始,“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开始了自己的尝试,我们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迄今仅孩子手填的各种问卷已达5000多张),并求教于国内著名的心理研究机构和学者,改进国际通用的“阅读疗法”——把精选的、有疗育效果的读物,朗读并录制下来,剪辑配乐后放进我们的“故事盒子”,让它成为孩子的心灵陪伴和驱散内心阴霾的武器。

迄今为止,上学路上走过7个省,为11所学校的2880位孩子送去了“故事盒子”。这期间,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包括康辉、阿丘、欧阳夏丹、刘建宏、蒋方舟、郭涛、保剑锋等160余位名人和上千的志愿者参与了故事录制、以及温暖留言。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央广、腾讯、优酷等200余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2.0版的“故事盒子”
为了改进原有故事盒子内容更新成本高、无法让孩子同父母直接沟通的缺陷,我们联合创客们共同启动了新一代2.0版的“故事盒子”。新盒子不仅能够实时更新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孩子随时听到自己爸爸妈妈的“声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硬件微信”。

同时,我们应孩子的要求扩充了故事范围、特别是加入了音乐节目,每一个音乐节目都由中国最顶尖的音乐DJ们亲手制作。




如果孩子们每天收听半小时“上学路上”的内容,哪怕每年只收听180天,其对应的阅读将量达到:

250字/分钟x30分钟x180天=1350000字/年

这大约等于:《红楼梦》+《水浒传》;三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19本鲁迅的《朝花夕拾》;40本《唐诗三百首》;90篇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我们希望筹集更多

这一次,我们计划为云南、贵州、青海、广西、四川、重庆、河南、甘肃的74所中小学学校共29877名青少年筹集善款制作故事盒子。100元一个的故事盒子同一个书包的价格相差无几,但它可以陪伴一个孩子的童年,可能点燃一个孩子的人生。

最终,这些“温暖的声音”将通过上“上学路上”的“故事盒子”传递给那些蜷缩在生活墙角的孩子,帮助他们不再自卑,帮助他们重获心灵的力量!

现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与我们一起,倾听孩子们真正的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您的每一分善款都将用于“故事盒子”的制作和送达,之后我们将随项目进展依次公布善款使用情况。

资金预算

本次我们计划为云南、贵州、青海、广西、四川、重庆、河南、甘肃的74所中小学学校共29877名青少年筹集善款制作故事盒子。故事盒子成本费:100元/台×29877人=2987700元。

我们将如何使用善款

我们正在为74所学校同时筹集制作故事盒子的善款,由于学校数量较多,如没有完成筹款标的,我们善款的使用规则为:根据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高低和学校基础设施的好坏依次拨款、制作、发放故事盒子。

项目执行情况披露

我们将通过腾讯乐捐平台和上学路上官方微信(sxls2013)与官方微博上学路上公益活动,即时准确的披露项目的执行情况。

捐赠票据开具   

基于人工成本、邮寄成本、工作效率等方面考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100元(含)以上的乐捐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索取票据请发送捐赠截图(包括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编信息、联系人、电话至邮箱sxls@qianyuedu.com,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具发票申请邮件后,我们会尽快开具票据。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sxls@qianyuedu.com。

注:项目主图来自四川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老邪哥哥



 善款接收机构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具有国家民政部门许可的公开募款资质)


 项目发起方

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



公益捐款入口:

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