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小数点事件”是中华儿慈会的一剂清凉剂
2015-09-01

 

中华儿慈会2010年1月成立以来到2015年7月,募集善款突破5个亿。这中间经历了哪些大事件?又遇到了那些艰难?8月31日,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做客新华访谈,与网友交流中华儿慈会五年公益之路。

主持人:您认为有哪几件事对于中华儿慈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为什么这么说?

王林:从基金会成立到现在有三个节点是对基金会的影响比较大的。

一个是基金会刚成立,中华儿慈会2010年1月12号成立,4月份是玉树地震,地震是成立以来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自然灾害。震后,基金会接了124个藏族孤儿到北京,其中100个孤儿留下来由我们抚养到18岁,这个工作对我们的挑战性非常大。大家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工作上,让这些孤儿在北京愉快地成长。经过五年的时间,现在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我们当时接到北京的都是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其中高中一年级的19个学生在2013年参加了高考,都上了大学。他们刚来的时候拿小学三年级的卷子考试才得30几分,这几年的成长,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基金会成立时还是按照传统基金会的方式,但是后来更多提出我们要做资助型的基金会,更多传播公益慈善的理念,让更多的公益组织和我们并肩来做。我们在2010年底尝试资助了7个项目,这几年陆续投了3000多万,资助了214家社会NGO组织。基金会开始走上了资助型的道路。现在以资助型为主,但是也有一些操作型的项目。 

我们觉得资助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我是筹款的机构,但是我不花钱,让NGO组织做执行。他们更好在哪儿?他们更接地气,在基层,他们这些项目在执行当中更容易使儿童受益。同时我们来招标,聘请第三方招标来监督和检查,定期对这些资助项目检查,再报给我们,管理、运行、监督三位一体,就能够真正地保证用款和项目的公开和透明。这个作为基金会来说也是一个节点。我们这个项目是“童缘”项目。这个项目执行了半年多,在2013年初获得了中华慈善奖,这个是第二个节点。

第三个节点,就是“小数点事件”,这个事件在我们基金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是一剂清凉剂,一下子就停住了,反回来思考我们的工作,就引起2013、2014年的整改。在整改的基础上,我们的工作确实出现了一个实效,2014年筹款9400多万,由于筹款的数量被评为中国十大公募基金会,我们排在第十。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更好了,上半年就完成了7300多万的筹款,而且我刚才说了80%都是个人得筹款。今年的目标是1.5亿的筹款。这也是我们在“小数点风波事件”之后进行了反思、总结和对于我们过去的工作进行了一些规范,这样取得的成绩,基金会成立五年多来,我觉得这三个节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内部会议上感谢这些质疑的人,为什么呢?只有他们来帮助我们做监督,我们才能时刻警醒:做公益事业上一定要坚持三个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和章程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底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