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这些公益大事你还记得么?
2016-01-05

1月

一、新《环境保护法》实施,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立案

2015年1月1日,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生效实施,论证多时的“环境公益诉讼”被以法条的形式明确。1月4日,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北京启动“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在新环保法实施后,由该基金支持的第一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获得立案。


二、杨澜在内地成立公益基金会



1月18日,由杨澜出资设立的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成立。尽管此前已经在香港成立了阳光文化基金会,同时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下建立了阳光文化基金,但在内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金会,对杨澜来说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是第一家。


2月

一、马云因“百杰榜”叫屈

2月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捐赠百杰榜》披露,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2014年将合计240亿元捐给了境外的一家慈善机构,再加上潘石屹夫妇向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捐赠,“2014年国内八成大额个人捐赠流向境外”。该结论引起了公众对马云的指责,马云则为此叫屈。


二、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监护人案例审判



2015年2月,江苏徐州铜山区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小玲(化名)父母的监护权,由当地民政局接管,并采取家庭寄养、自愿助养的方式安置了小玲以后的生活。这是《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颁布后,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具有示范意义。


3月

两会众多代表为公益发声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多次出现在报告之中。两会期间,与公益有关的声音频频传出,从公益慈善政策、立法、执行、监管等层面,到养老、女童保护、器官捐赠、环保等各个领域,相关领导、学者、企业家、名人明星等纷纷建言献策。

王名、刘涛等代表提出,应加快出台三大条例,依法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放宽我国公益慈善基金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限制;公益慈善组织走出去;明确民办博物馆的非营利机构公益属性。


4月

一、民政部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成立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4月9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邹铭在民政部会见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副校长谢维和一行,双方就联合设立公益慈善研究院一事进行了深入磋商,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4月26日,由民政部和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的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成立。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出任首任院长。


二、马云、马化腾等成立“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4月10日,一个叫“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公益机构在宁波宣布成立,马云、马化腾出任该机构董事会联席主席,国内一批知名企业家及公益人士亦参与其中,包括:沈国军、欧亚平、朱保国、曾梵志、王中军、虞峰、吴鹰、唐越、宋立新、张爽等。


三、尼泊尔地震,中国海外救援力量表现积极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由于地缘优势等原因,地震灾区成为中国民间救援力量的关注目标。以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壹基金三家公募基金会为主的国内民间机构第一时间出国联合救援。以上三家基金会连夜集结的同时,其他多支救援力量也陆续从不同方向奔往尼泊尔灾区。有评论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民间反应最快、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救援行动。”


四、马云以124亿元捐赠获第十二届中国慈善榜首善

4月28日,中国(2015)慈善榜在京发布,以2014年度实际捐赠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个人为采集样本。统计上榜企业家共199位,捐赠总额约219.02亿。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以124亿元的捐赠额获新一届“中国首善”。


5月

一、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提出“再取消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其中第16项为“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尽管这并不意味着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可以不经申请获得,但审批流程的优化、重复审批的取消必将提高审批效率,不失为一种进步。


二、河南鲁山养老院失火,39名老人死亡



5月25日,河南省鲁山县城西琴台办事处三里河村的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调查认定,该事故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原因是康乐园老年公寓不能自理区电器线路接触不良发热,高温引燃周围可燃材料造成火灾。鲁山火灾透漏出社会化养老的短板,不可忽视。


6月

一、《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带来最严控烟措施



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幼儿园、中小学校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同样禁止吸烟。个人违规最高处200元罚款。作为首都,北京的举动必将在国内其他城市带来示范作用,对于盖茨基金会等致力于控烟的社会组织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二、四名毕节儿童家中自杀身亡

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惊。贵州省连续发布《精准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收买被拐儿童或将一律被追刑责

继去年10月27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之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审稿于6月24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进行审议。对收买被拐卖儿童,对被收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草案二审稿拟将现行刑法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修改为“可以从轻处罚”。这意味着今后收买被拐儿童的行为或将一律被追刑责,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四、民政部公布2014年度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一家独揽1.797亿元



6月30日,民政部公布了2014年度民政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共22.4892亿元资金的使用情况,其中安排中央级项目3.3760亿元,采取委托部直属单位或者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形式开展项目,其中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承接项目资金最多,超过1.797亿元。


7月

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单位



7月8日,《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公布。8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工作。11月,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发布2015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名单(共148家)。


二、志愿者援藏遭万科慈善豪车队殴打



7月12日,进藏行善的志愿者唐林发文称,自己与年仅8岁的女儿在开车为西藏一小学运送物资过程中,因行车不畅,遭到万科企业慈善车队的强行超车,险些被别下悬崖,后在理论过程中,遭到对方数人殴打,引发舆论关注。


8月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成立

8月3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挂牌,这是中国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家互联网领域的公募基金会。该基金会目标包括支持中国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积极培育中国互联网人才资源,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话语权,关注并参与互联网相关的公益活动。


二、“最悲伤作文”小作者所在学校将被拆除



8月31日夜里,一则《索玛花基金会理事长黄老邪被捕!》的消息引爆了公益圈,基金会开展支教活动的宝石小学就是那篇赚足公众眼泪又引发质疑的“最悲伤作文”发生地。7月末8月初,“最悲伤作文”在网络上走红,小作者所在的宝石小学及索玛基金会开展支教或建设的其他小学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基金会在当地建设的名为索玛花的爱心小学(儿童村)在开办过程中,涉嫌违法买卖、占用国有林地,违法建设,非法办学,建设场地因施工造成地质灾害隐患。


三、“8·12”天津爆炸 社会各界纷纷捐款

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后,各界迅速响应、纷纷捐款,部分企业、个人直接联系受助人、天津港公安局,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安居防火救助基金、天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公益机构也是重要捐款途径。大量善款指定捐助给伤亡消防员及其家属。


四、百色助学网王杰被捕



昔日助学达人曾被誉为“大山里的天使”,却是披着羊皮的狼。广西“百色助学网”创始人王杰以助学为名性侵女学生事件被曝光。8月13日晚,隆林警方将“百色助学网”负责人王杰控制,8月24日王杰以涉嫌强奸罪被隆林县公安局逮捕。


五、百人青海公益行,让公益更有力量

8月25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青海民政厅、《公益时报》社主办,北京香港马会会所特邀主办,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承办的百人青海公益行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基金会、公益组织、几十家企业CSR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央和行业媒体的报道者一同走进青海,赴多地实地考察,了解困境,并带去了当地急需的物资用品。


9月

一、腾讯“99公益日”引爆互联网+公益



9月,腾讯“99公益日”刷爆微信朋友圈,这个由腾讯公司联合全球数十家知名企业、上百个NGO组织,以及中国最顶尖的创意机构一起打造的首个全民公益日,以“一起爱”为主题,用社交化劝募的手段发动网民在线对各类公益项目进行募捐。而其承诺的“1:1配捐”更是引爆了公益组织的劝募激情。


二、第四届深圳慈展会开幕

9月18日,第四届深圳慈善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在过去的三届慈展会上,共有来自全国及港澳台地区2296家机构参展,对接项目1052个,合计金额达68.79亿元。3天时间,共有2588份资源对接申请,623个项目实现资源对接,总金额达122.53亿元,较去年增幅达141.24%。


三、何巧女:捐赠总价29亿股权

9月18日,在第四届深圳慈展会上,作为首次亮相公益界的巧女基金会理事长,何巧女承诺将本人持有的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7630万股股票,市价29.23亿元人民币捐赠给巧女公益基金会,捐赠方式为本人减持股票后的现金捐赠,根据项目进展逐年拨付。该项捐赠是近年捐赠额度较大的个人捐赠。而何巧女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打造中国式家族基金会。


四、徒步募捐活动扎堆

徒步不仅是一种健康锻炼手段,更是一种时尚。在整个9月,徒步与公益来了一次“深情缠绵”的结合,众多公益机构不约而同选择通过徒步方式进行善款募捐。而9月12日更是成了徒步者的天下,这一天,来自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善行者”项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挑战8小时”以及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的“环保健康跑”都进行了徒步公益项目。虽然徒步募捐是一种创新,并结合当下最流行的运动进行公益募捐,但众多基金会发起密集又重复的公益徒步项目,当热情退去,募捐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因此公益机构需要依靠自身创新能力,设计更好的公益项目。


10月

一、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指导意见发布

10月8日,民政部发布《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根据救灾工作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特点,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优势,并确定了常态救灾、紧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不同阶段,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重点范围。这意味着社会组织被正式纳入国家救灾体系,可以在政府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下有序参与救灾工作。


二、世界妇女大会呼吁为妇女赋权



10月14—15日,中国宋庆龄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联合主办主题为“妇女·发展·未来”的中外妇女论坛。20年前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世界各国提高妇女地位、实现平等、发展、和平提供了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二十年过去了,这个目标仍未完全实现。因此,与会者再次呼吁赋权妇女,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三、慈善法进入立法快车道

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31日,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11月30日。12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开幕,继续审议慈善法(草案)。从2005年民政部开始推动《慈善法》立法,历经十年,《慈善法(草案)》终于面市。这是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

一、慈善法草案出炉

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慈善法(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在酝酿十多年后,我国首部有关慈善事业的基础性法律的第一次公开亮相。该草案首次界定了慈善含义,意图开放公募市场,明确利用互联网募捐的合法性,并引入慈善信托等概念,首次明确了不同主体慈善信息公开的义务,在很多地方实现了突破。在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公募资格、互联网公益和税收优惠等话题都备受关注。明年3月,草案将提交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将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第六款修改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从最早的可以免于刑责,到现在的可以从轻处罚,不能减轻不能免除,加大对收买儿童的惩处力度,对于收买行为具有强有力震慑作用。


三、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成立



11月12日,由五家国内外基金会倡议并出资支持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正式成立,这是比尔·盖茨首次支持在中国建立的公益教育机构。学院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第一届董事会主席由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担任,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振耀担任院长。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成立适逢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时刻。中国正在积极与世界分享其在对抗极端贫困方面的经验和专长,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比尔·盖茨对这所学院及中国公益行业如此评价。


四、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开通后停摆

5月25日,国际失踪儿童日,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启动了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同时发布了其手机客户端。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CCSER登陆微信,迅速刷爆朋友圈。但不到24个小时,系统因无法承受过大流量而暂时关闭,至今尚未重新开启。


五、中央扶贫开发大会在京召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协议

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揭幕,其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使用的协议,以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经济绿色水平、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


12月

一、扎克伯格“裸捐”引热议



12月1日,全球第七大富豪、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女儿降生之际宣布,将在有生之年逐步捐出与妻子所持有的99%的Facebook股份,用于拓展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人的平等。消息一出,全球轰动。按照目前的市值,这些股份的价值达到惊人的约450亿美元。扎克伯格的此次声明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其捐赠规模,还因为他仅31岁的年龄。此前,大多数巨额捐赠者都是在生命临近尾声时才做出如此重大的捐赠决定,扎克伯格夫妇此次用行动为年轻富豪们做出了榜样。不过,也有人认为,扎克伯格夫妇通过捐赠股票而非现金、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而非慈善基金会,为自己的巨额财产规避了税务。


二、环保志愿者“被嫖娼”

12月3日,国内环保机构自然大学和天津绿领的两名志愿者在福建省宁德市环保调研期间被当地警方带走,理由是“涉嫌卖淫嫖娼”,引发广泛关注。次日,当地警方称,经调查,二人无违法行为,予以结束传唤。联想到环保志愿者此前在宁德对等地企业污染行为展开调研和监督时所遇到的种种障碍,舆论不免认为此次事件恐怕不是误会那么简单。近些年来,民间人士、环保公益组织以及媒体等参与的环境监督对环境保护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令人焦虑的是,大多数此类监督都会遇到阻力和困难。


三、“残友”新三板上市

12月4日,深圳市残友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卫宁透露残友集团已正式在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国及全球首家上市的社会企业”。残友集团是一家解决残疾人集中就业的高科技商业公司,并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在2015年的慈展会上,在国内首次揭晓的民间社会企业认证的7家企业中,残友集团赫然在列。残友集团的上市,表明弱势群体也能借助高科技实现强势就业。


四、“瓷娃娃”东航乘机遭推诿



12月8日,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一位乘坐轮椅的员工乘坐东方航空公司MU5292,在下机需要轮椅协助时,遭到地勤人员和客舱乘务员的互相推诿。事件再次突显了身体障碍群体的出行不便以及航空业无障碍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事后,东方航空公司公开致歉,并承诺将与公益组织合作,将残障人士的出行保障落到实处。目前,东航取消了残障旅客乘机时需签署的免责条款,也是国内首家删除该条款的航空公司。此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航空业对于无障碍建设的重视。


五、卢志强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向复旦大学捐赠7亿元

12月21日,复旦大学校董、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校友、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卢志强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向复旦大学整体捐赠7亿元人民币。此次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及卢志强校友向学校整体捐赠7亿元打破了复旦大学校友单笔及累计捐赠金额的记录。


六、归真堂再谋上市

沉寂三年后又悄然谋求挂牌“新三板”的福建归真堂药业再次遭到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12月24日,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召开发布会,坚决反对该企业上市。归真堂熊胆粉产品以保健品为主,“送礼”价值远超过药用价值,诱人的利益是归真堂转型最大的阻碍。此前,归真堂欲在A股IPO时就因“活熊取胆”遭到多家动物保护组织反对,面对质疑却抛出“活熊取胆熊很舒服”等言论,最终以“不是好时机”为由放弃IPO。此番登陆新三板再次遭遇阻击。曾担任国家首席兽医的贾幼陵认为,此法造成感染的概率在99%以上,会对动物造成终身伤害和痛苦。


来源:公益时报(微博,转载时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