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8广东救助中心 | 那一缕阳光般的母爱
2015-12-23


懂得感恩的妈妈

孙罗海文妈妈对志愿者说:“有时候觉得孩子就是来度我们大人的,自从海文病了之后我们有很大的感悟,现在爸爸每半个月捐献一次血小板,一方面可以帮海文报销血费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帮到别人。等孩子好了,我们也要继续做公益帮助其他人。


在志愿者眼里,这位21岁的年轻妈妈总是这么感恩。她在朋友圈看到其他孩子的筹款,也会伸出援手帮一把。志愿者劝她,你们自己现在也需要钱,不要捐了,妈妈却说:“自己身处其中,知道求助的艰辛,我帮众生,众生才能帮海文。


噩梦降临
 
   确诊白血病

2015年7月22日,刚满一岁的孙罗海文,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在医生的建议下,7月28日转院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治疗。


 
开通绿色通道

志愿者最开始接触海文妈妈,缘于今年11月份。海文完成第一个大疗程,花费近15万。马上进入第二个大疗程,费用却没有着落。年轻的夫妻没有存款,此时已借款10万,另外5万是募捐来的。海文妈妈找到了志愿者求助,经志愿者走访核实,指引家长求助9958救助中心。于2015年11月16日搭建9958救助平台,并发起腾讯公益乐捐筹款。


艰难的求助之路

10月份海文妈妈就多次回到湖北老家求助,找政府、村委、十字会、救助站。由于某些原因海文的户口没有及时上,也错过了今年买新农合的时间,相关费用得不到报销,最后只得临时救助款500元。这点钱对于回去的路费都不够,海文妈妈心有不甘,继续奔波寻找媒体,寻找可以求助的基金、筹款的平台、商会、论坛发帖,并补交了下一年的新农合。此时医院传来消息,在奶奶转身冲奶粉的瞬间,海文从病床上掉下来,哭闹不止,头上起一个大包,医生护士都吓到了,紧急检查身体各处(白血病孩子很怕摔跤,担心会导致内脏、颅内出血)。身处老家的妈妈,听着电话眼泪哗哗流下来,心里满是内疚和不安,想马上回去看孩子,无奈这边媒体的报道还没着落,只能忍痛继续呆在老家。10月26日“仙桃日报”报道《1岁男童患白血病 90后夫妇含泪求助》,满怀希望的他们,只等来200元的捐款。其他救助渠道,不是不符合资助要求就是让等通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里贫困,海文妈妈又是家中的大女,12岁的她还没读完小学就出来打工。看着别人家盖新房子,懂事的她也想让爸爸妈妈住上新房子,于是跟爸爸两人用打工几年的积蓄盖了新房子,并因此欠下债务。旧债未清又添新债,结婚的时候又借了钱,通过努力拼搏这两年刚把债务还清,孩子也出生,正筹划着筑建美好的未来,却遇上孩子生病。

如今村里的人都往城里搬,老家农村的房子想卖却卖不出去,14岁的妹妹也因此辍学。过早到社会上打工的艰辛,海文妈妈深有体会,不想妹妹走她的老路,尽管满心愧疚,却也别无选择。如若中断治疗,孩子将危在旦夕,为了省钱,一点点多余的支出都不敢有。

 
幸运的小家伙
11月16日,海文开始第二个大疗程的治疗(共有6个小节)。海文妈妈一边带着孩子治疗,进出医院,一边到处打听渠道求助。皇天不负有心人,11月13日广州新快报报道 《父母欲捐髓救子奈何手术费缺口数十万元》,申请到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资助2万元,加上自筹的一部分钱,海文渡过了第一个小节的治疗,这笔善款如同雪中送炭,为海文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这期间,医院通知骨髓库有人跟海文初步配型成功,需要汇款6千元进行高分配比。欣喜的同时,妈妈陷入两难。手头那点钱维持这个月的治疗都紧巴巴的,把钱挪去配型,治疗期间急用钱怎么办?万一配上型没钱移植,配型的钱不是白费了?正当妈妈不知所措的时候,远在北京的志愿者“小致妈”得知情况,通过她所建立的“满天星爱心团队”凑了3800元支持海文配型。加上孩子一些检查,此次配型总共花去了7200元。妈妈除了感激还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能够配型成功,这样孩子的治疗也有后续的保障。


在妈妈和志愿者的努力下,好运接二连三。通过珠海志愿者“幸运花开”的宣传扩散,引起上海“耘乐”爱心团队康女士关注,帮海文争取到资助1.5万元。在海文入院进行第二小节治疗的时候,康女士委派广州的爱心朋友前往探望并将善款存入医院,这次海文的治疗比较顺利,没有感染发烧,提早出院,这笔钱让海文顺利度过了第二小节。

 


怎么能放弃你
虽说一个月只有半个多月住院,7-10天左右休疗,出院期间也经常需要回门诊打针做检查,医院、出租屋两头跑。尽管年龄不大、文化不高,为了挽救幼子,这位年轻妈妈可谓使尽浑身解数,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努力去争取。出院休息10天之后,又将入院治疗。下一次化疗的钱在哪里,漫长的求医路该如何走下去,后续移植的费用又在哪里?年轻的妈妈茫然了,心里无数遍问自己,这样的坚持对孩子到底是对是错。倘若放弃,孩子这么活泼可爱,对他又是否公平。唯有告诉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孩子走下去,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