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孩子,他们孤单作伴,寂寞成长,他们内心渴望陪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状况
根据官方统计,中国有6000多万名留守儿童,中科院心理所的调查显示,由于童年爱的缺失,34%的孩子有自杀倾向,9%实施过自杀行为。
中华儿慈会“上学路上”公益项目在2015年推出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首部《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让大众首次了解到中国有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260万孩子一年都接不到父母一个电话等情况,据统计有1070余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6)》发布会
今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使得留守关爱上升为国家志识。继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发表之后,"上学路上"公益活动将关注焦点放在了亲子陪伴问题上。
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从心理学调查报告、纪录片、非虚构写作、主题摄影展、亲子沟通手册、大数据六个维度展开,“上学路上”以更为审慎严谨的态度,结合更多伙伴在全国14个省发放了8000份心理调查问卷,创作了2部纪录片,7篇非虚构文学,百余幅摄影作品,以及数以亿计的大数据分析。
2016年6月24日,希望与关心留守儿童的您一起,聚力你我,交流智慧,共享成果,我们所有的努力,只为——让孩子享有免于孤独的权利!
扫一扫二维码查看邀请函
发布会上特邀嘉宾滚石唱片的歌手郁可唯将为我们演唱歌曲《暖心》,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
上学路上公益活动
2013年4月份,知名媒体人刘新宇发起了上学路上公益活动,就是用一个很简单的,讲故事的办法来陪伴他们。
一个好故事,也许可以照亮一个孩子的心灵,一个优秀的榜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找到努力的方向。“上学路上”自成立以来,邀请童书专家、儿童教育者、心理学者等专业人士组成了专家委员会,从浩如烟海的书目中精心挑选出了适合孩子的书目和故事。
周浩为白皮书拍摄纪录片
《异乡的父母》
目前已有众多公众人物参与到了“上学路上”的故事录制中来,康辉、李冰冰、撒贝宁、北岛、郭涛、保剑锋、欧阳夏丹、阿丘、斯琴格日乐、冯鑫、蒋方舟、郁可唯等超过一百位名人为孩子们倾情朗读故事和诗歌,用饱含爱的声音陪伴孩子们的心灵与成长,驱散孩子们内心的阴霾。
同时,包括福建播音协会在内的众多志愿者的参与让故事录制的队伍不断庞大起来。
项目成果
截至2016年6月,“上学路上”已为贵州、河南、甘肃、山西、湖北、广西、宁夏等9个省共25所学校的3616位学生送去了“故事盒子”;“小雨点广播”也已在湖南、青海、新疆、河北、贵州、云南、河南、山东、甘肃等21个省,170余所学校开通,近八万名学生每天都能够在校园收听广播。
根据来自学校的反馈,近9成的孩子非常喜欢听这些内容,另外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为此项目制作的心理问卷显示,有近7成孩子心理状况有明显提升。
根据我们的跟踪调查,听完故事之后,39%的孩子说他们给别人讲过里面的故事。故事盒子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孩子们变得积极开朗了!
在这一年里,我们通过“上学路上+”的模式,积极做公益赋权,吸引了更多的公益机构、单位及个人参与到“上学路上”公益活动中来,极大增强了我们的力量。
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开启了一直被忽视的留守儿童心灵帮扶的另外一个维度——父母教育,提升了父母对于亲子陪伴的认识,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加强对孩子的心灵关爱,最终成为我们的同盟军。
小雨点广播
“小雨点”广播是由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起并推广的项目,旨在为更多青少年带去优质的音频内容。利用学校自有广播设备进行每日定时播放“上学路上”音频库中近20000分钟的音频内容,为1-9年级青少年提供润物无声的心理良性疏导。
目前孩子们已经可以听到小雨点音乐派、故事会、脱口秀和长腿叔叔信箱等广播栏目,其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团队录制了“小雨点”广播音乐单元受到一致好评,脱口秀和长腿叔叔信箱更是突破传统广播单向传播的限制,增加了与孩子们的互动性。
“小雨点”广播以学校为单位,通过学校的广播设备完成内容投放,根据网络平台进行实时更新与互动。同时通过使用“暴风加油站”有效解决部分地区网络不畅的情况,让那儿的孩子们也能听到故事。根据“上学路上”的调查反馈,连续收听“小雨点”广播6个月,有64%的孩子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如何联系我们
微博:上学路上公益活动
微信公众号:上学路上(sxls2013)
电话:18310036899
邮箱:sxls@qianyuedu.com
捐款满100元,将支付成功截图、QQ号、详细地址、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发送到“上学路上”(微信公众号)或sxls@qiany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