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安全】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关注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小学
2016-11-08

近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携手广西南宁雷锋协会、广西百色组织部、广西百色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及爱心企业人士,为广西革命老区百色市泮水乡册外小学送温暖。


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为学生发放儿童食品安全手册


爱心人士运送爱心物资


册外小学地处百色市泮水乡南部,学校距百色市100公里,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全校仅开设六个班级。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家庭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


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为册外小学学生进行儿童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并发放了儿童食品安全手册。活动中,食品营养师给学生和老师们讲解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平常应注意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如何正确选择零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购买正规厂家的食品以及如何避免儿童饮食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等。


学生收到学习生活用品


活动现场,南宁雷锋协会会长巫呈科为三名贫困儿童发放了2000元的生活膳食帮扶救助金。儿童食品安全项目和多名爱心人士为每个学生捐赠了学习生活用品。


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负责人解冰表示,此次活动是为了加强儿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提倡膳食平稳,增强少年儿童选择食品、辨别食品的能力。让更多的孩子们吃上安全、营养的食品,让社会各界关注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小学的发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据了解,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致力于宣传儿童食品安全知识,把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为重大使命和根本责任。项目于去年年底启动,2016年儿童食品安全常识宣传已扩展到河北、山西、广东、陕西、福建、云南、广西七省。同时项目组与食品安全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完善食品安全的各类宣传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扩展项目与食品安全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




中华儿慈会儿童食品安全项目



项目概述:儿童食品安全项目通过宣传和救助相结合的模式,帮助儿童和家长建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救助受到不安全食品伤害的困境少年儿童。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饮食多样化的需求,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少年儿童因为免疫功能弱,对食品安全尤为敏感,儿童食品安全为大众所关注。儿童食品安全项目力求帮助少年儿童食用到放心的食品,减少不安全食品对少年儿童造成的伤害。


项目目标:儿童食品安全项目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宣传儿童食品安全知识、救助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造成伤害的困境少年儿童。儿童食品安全项目把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为重大使命和根本责任。


资金用途:

1.制作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食品安全手册;

          

2.与媒体合作,开设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讲堂(包括筹办相关大型公益论坛);

         

3.直接资金救助受到不安全食品伤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困境少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