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7月12日顺利召开
2010-07-13

        710下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隆重召开。参加此次理事会的有理事长魏久明、副理事长袁祥、李启民、秘书长袁正光、副秘书长朱于山、王林、理事何培忠、项目部部长赵武军等人参加。理事会由秘书长袁正光主持,理事长魏久明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其他理事成员补充表决。

中华儿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理事会参会成员

 

 

中华儿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监事柴俊勇发言

 

 

中华儿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副理事长袁祥发言

  

    在报告中魏久明表示,中华儿慈会从2010年1月12日成立到今天,刚好半年时间。本次理事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基金会开局的工作。按照国家法规和基金会章程的要求,搭建好基金会工作班子,建立规章制度;根据基金会宗旨、理念,开展募集资金和对困难儿童进行救助工作;推行慈善文化,逐渐树立少儿慈善组织的良好社会形象。从这半年的工作实践来看,我们基金会开局的工作是顺利的,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基金会工作班子和内部管理初步建立、基金会铺摊子初具规模、基金会慈善救助工作初见成效和基金会的影响初有声誉等四个方面。

    魏久明说:“我们基金会开局比较顺利,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我们感谢中央、民政部和有关省市党政部门的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要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新湖集团、中实集团等善主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要感谢基金会各位理事、特别是袁祥先生友好合作和共同战斗。但是,我们的开局,我们的工作仅仅是开始。因为我们的工作局面还没有完全打开。我们募集和救助工作,在群众中耳濡目染的品牌还没有亮出来;群众性、经常性、基础性的群众募捐活动,还设有很好开展起来;新建立的专项基金,还没有开始运作;我们的管理工作,还没有走上执道;基金会的专业人才,还很缺乏;我们基本的志愿者队伍,还刚刚建立起来,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总之,我们的工作仅仅才迈出了第一步,当然是非常宝贵的一步。”

    魏久明总结到:2010年还有半年时间,年初我们确定今年要做好的工作是“一、三、五、八”,即:一个目标,创办“民间性”、“资助型”的基金会;三个基础建设,拟在北京、青海、江西建设一所“少儿慈善服务中心”或“儿童村”;5个专项基金,覆盖我们被救助的对象;八,筹集和安排使用好8000万元善款。这几项指标性的工作要求,我们正在继续努力进行。

                                                 文图/刘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