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泽慈心“让孩子平安回家”爱心传递走进四川巴中2023-07-13安全出行关系着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一位家长、老师及同学最朴素、最美好的愿望,关系着无数家庭的未来和幸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暑假来临之际,为让孩子过一个平安快乐安全的假期,切实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7月3日,中华慈善总会、中华儿慈会宇泽慈心项目走进四川巴中恩阳区尹家镇中心小学,有序开展了交通安全公益课讲授和安全教育读本的捐赠活动。本次活动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责任投资论坛、中汽数据、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中诚信绿金公司、蔚蓝地图、人大文化科技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隆安律师事务所、安理律师事务所、天津绿色供应链协会、北京宏诚伟信公司、北京从尚国际公司、巴中市关工委、尹家镇中心小学等机构的共同支持下,取得圆满成功。捐赠活动现场,宇泽慈心项目首席交通专家-北京警察学院柳实教授给同学们讲授了生动的交通安全知识。课堂上,柳教授结合一个个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了交通事故的原因,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避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柳教授希望学生们认真阅读安全教育读本,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讲述、专注的倾听,现场同学们积极与柳教授互动,大家明白了遵规守法,安全出行的重要性。此次活动,宇泽慈心志愿者向学校捐赠《让孩子平安回家-安全教育读本》。老师指导大家认真阅读,此读本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安全知识,让学生们学到的安全知识更加系统化、生动化。孩子们也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安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同时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健康茁壮成长。作为受助方,尹家镇中小学校长向关心农村教育、支持农村教育的宇泽慈心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将继续努力办好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师,引导孩子们把关爱化作砥砺前行的动力,规划自己的美好人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心怀感恩的人,长大后用爱心回报社会。尹家镇中心小学位于恩阳、仪陇、阆中三县交界处的“红军故乡”--尹家镇,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建于1930年,有汉族、回族、壮族等各民族学生和教职工600余名。学校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路径,大力实施四质工程,五育并举;秉承“仁信智勇,家国天下”的校训;以“为了师生的幸福和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创建恩阳区农村名校”为办学目标。努力办好群众满意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恩阳区名列前茅。学校一直特别注重留守儿童关心关爱教育工作,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大部分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中华儿慈会宇泽慈心的大力支持,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宇泽慈心发起人安国俊博士表示,孩子是希望,是未来,孩子平安成长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应尤其重视少年儿童的安全知识普及。二十大报告对于儿童保护、教育强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法治中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儿童的平安成长也是重中之重。平安出行需要包括孩子家长、老师、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也需要驾驶员安全驾驶、尊重生命理念的提升以及儿童保护、交通安全出行法治建设的完善来保障。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平安课的推广普及和系列图书的捐赠,推动儿童树立安全知识,提升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如何避险、如何自救、如何救人,让安全出行和急救技能普及至更多的中国孩子。小手拉大手,共创成长路,期待为孩子们平安回家奉献爱的力量。《安全教育》绘本作为由中华慈善总会宇泽慈心项目和童安卫士合作开发的“安全教育课程”读本,内容涵盖了包括交通安全在内的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互联网安全等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培养和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常见安全事故的避险和救治技巧,传递安全知识,播撒温暖与爱的力量。为了推进让孩子平安回家的爱心传递,为了百姓健康平安的生活,宇泽慈心项目一直在行动。在各方支持下,宇泽慈心-“让孩子平安回家”的爱心传递到北京、上海、浙江、青海、四川、贵州、江西、新疆、甘肃、福建、江苏、湖北、安徽、山西、陕西、河北等二十多个省份。
-
【公益招募】为小睑裂综合征患儿提供救助费用补助2023-07-13有这样一群人由于患有先天小睑裂综合征他们生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正常的视野流畅的眼睛形态……先天的缺憾给他们生活带来太多的不便和异样的眼光疾病科普小睑裂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眼睑极小,内外眦距离极短,具有典型的双眼上睑下垂、睑裂窄小、倒向内眦赘皮、内眦间距增宽四联征,部分伴有鼻背低平,并可有睑板发育不良。常合并小眼球、斜视等畸形由于上睑下垂,形成对瞳孔过多遮盖,可以影响视觉发育,表现视力低下此外,特殊的面容还影响患儿的心理发育。由于小睑裂综合征手术难度特别大,病征存在反向内眦赘皮、上睑下垂、鞍鼻,这三大症状。手术基本要分为二期至三期才能完成,且手术后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加之,国内擅长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医生非常少,所需费用昂贵,让很多小睑裂家庭陷入求医困境。爱心助力 公益启动6月初,由北京市丽格慈善基金会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联合丽格集团、北京丰联丽格医疗美容承办的“丽格18·心灵之窗”——先天小睑裂公益救助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丰联丽格医疗美容成功举行,7月公益救助诊疗计划招募·第一季正式开启(报名时间7月-8月)。公益救助 项目介绍小脸裂综合征:一是,通过手术,功能性矫正下垂的上脸;二是,利用手术进一步改善眼部形态,达到美观。要解决小睑裂综合征,手术一般需分期进行。第一期:手术矫正睑裂短小、内眦间距过宽和逆向内眦赘皮,以内眼角和外眼角开大为主。其挑战性在于内眦开大前的个性化设计,术中确保良好的固定,以达到永久及长期的疗效,尽可能使手术痕迹隐蔽和微小,尽力保证较好的外观。第二期:手术需要间隔3-6个月以上,主要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同时行双眼皮成形术,主要难点体现在术式的选择,其原则是尽可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招募要求1.儿童先天小睑裂综合征患者2.年龄在 6-18 岁3.家庭经济困难,需出具困境证明原件(村委、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民政局,任一证明即可)申请流程1.申请救助需先在报名表提交报名信息,待院方联系了解病症和核实情况;2.双方线上沟通确认治疗可行性后,到院面诊;3.确认治疗方案及时间后进行治疗;4.后期康复跟进。招募细则招募申请通过后,可享受救助费用补助,具体需要面诊制定诊疗方案后,确定补助的金额。报名方式【扫码报名】联系电话:010-65884665
-
将自己的人生敞开,让患者的生命完整 | 9958爱心专家郭树忠专访2023-07-13人的本性之中,对于完整与完美的追求,无疑是极其强烈的。——关于这一点,郭树忠深有体会。从事整形外科40余年的时间里,他接触过太多先天小耳畸形的孩子或成人,因为先天的“不完整”,他们在内心埋下了一道隐形的疤痕,也藏起了一份难与人言的自卑感。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郭树忠是将他们从灰暗中拉出来的人。同样地,伴随接触过的小耳畸形的患者越来越多,郭树忠所倾听到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愈加确信,作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追求什么。面对新挑战2017年夏天,郭树忠离开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前往北京创业。说起那时的决定,如今的他语气轻快,颇有一种气定神闲的自在:“就是想换个玩法、换个赛道。”尽管如此,这一决定对于当时已经在业界取得众多荣誉和成就的郭树忠来说,依旧存在一定挑战。毕竟,一直走在专业前沿,最终选择从公立医院走向民营医院的同行专家,并不多见。前路尚不明晰,但这并不能阻挡郭树忠的脚步。满怀干劲的同时,他开始未雨绸缪。“我当时唯一的担心就是去了那儿之后,可能没有病人。”郭树忠处理文件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就在去到北京之后,确实遇到了这个问题。好在,早已有应对之法。“在去北京之前,我就问学生,老师要出去创业了,要饿死了,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病人找到我?”郭树忠幽默地笑着说。学生便建议郭树忠,可以试试开微博,寻找更多的曝光度,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找到他。在那之前,郭树忠从来没有听说过“微博”,学生给了他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微博就是墙上贴的大字报。”就这样,郭树忠开始自己研究写微博,从小耳畸形到整形修复,他写了一条又一条专业却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大概坚持了半年时间之后,越来越多小耳畸形的家长找到了郭树忠,随着一例例手术的顺利完成,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郭树忠做手术对此,郭树忠坦率地说:“只要你技术过硬,病人来了自然就认可你,医术是最重要的,酒好不怕巷子深嘛。”就像这样,从医将近40年的时间里,郭树忠始终都保持着敞开的勇气,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这体现在他从医生涯中的每一次新尝试。选择“耳再造”2020年,郭树忠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如今,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手术排期表上,他的手术量排得满满当当,多的时候一天要做10多台手术,其中基本都是小耳再造手术。“整形外科的手术基本我都能做,可是对于医生来说,要是什么都做,就不精了。所以后来的一二十年我就集中到体表器官再造,比如耳朵再造、鼻子再造、生殖器官再造等等,再慢慢收缩到耳朵和鼻子,现在我主要专门做耳朵。”之所以专攻小耳再造,对于郭树忠来说,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被业界称为“贵族手术”的耳再造手术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手术。耳朵作为人体表面最为复杂的三维器官,拥有三层结构,有着数十处的细微凹凸结构,耳再造手术必须将这些细微结构进行精确重建。而且,成功的耳再造手术要求不仅是形状好看,还要有立体感,这就需要医生“雕刻”的耳支架既要美观逼真,还要有着极高的稳定性。“全世界能做这个手术的人不超过十个,为什么这么说?你真去看,中国会做这个手术的医生有一百多个,但是真做得好的没几个。”每当把一个耳朵做得逼真,像天生的一样,对于郭树忠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郭树忠解答患儿家长疑问其二,这不单单是一种成就感,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对于很多小耳畸形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因为小耳畸形,他们时常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拥有一对完整的耳朵,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耳朵再造并不只是说需要造出来,还需要造得像,造得好,能够让家长和孩子觉得和原本的耳朵一样,不能说百分百像是天生的,但也要能够以假乱真,让他们能够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没什么不一样,对孩子们来说,造的不仅仅是耳朵,更是重塑他们的心灵,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这也是一直推动我不断提高技术的一个原因。”他坦诚地说,一直以来,驱策他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己的原因,主要还是出于自己内心的一份热爱。他做事喜欢竭尽全力,“热爱才是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喜欢。”让患者不再自卑一如既往,尽管每天的手术排得很满,但只要有时间,郭树忠都会去到病房之中查看患者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查房的时候,他的节奏简明而果断,总是想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同时给出自己专业而精准的判断。“没问题,恢复得可以。”“明天有希望走!”......一句句简单的话语,足以让孩子和父母安心。郭树忠查看患儿恢复情况采访当天,查房时,病房里一位患儿母亲特别高兴地对郭树忠说:“郭教授,太感谢了,早知道可以做得这么好,我就早点带他来了。”听了患儿母亲的话,郭树忠爽朗地笑了。过了一会儿,从病房出来后,郭树忠迎面碰上了一对父子。两周前做完耳再造手术的男孩,他的耳朵已经恢复正常,隔天就要出院,走之前他特意告诉爸爸,想和“郭爷爷”合个影。“好,来!”“要不要比个耶?”镜头里,郭树忠将男孩搂在肩下,温和而愉快地笑着,男孩和父亲脸上同样带着笑容。正如郭树忠时常所说的,“修复和整形不一样,修复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对于小耳畸形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手术可以改变的不只是他们的外形,更多是心理上的转变,让他们不再感到自卑,不再觉得和别人不一样,最终重拾自信,阳光地生活。”郭树忠查房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些小耳畸形的父母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非常自责,这其中,母亲的愧疚心理最为严重。对此,郭树忠真切地呼吁:“对于父母来说,特别是孩子的母亲来说,发生这种情况之后,很多妈妈都会自责,家中其他人也会责怪妈妈,但并不是这样,生孩子并不是捏娃娃,孩子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事情发生了积极去解决,而不是责怪某一方。所以我们经常说,家长一定要改变自己自卑自责的心理,对于这种事情去正视和积极面对,同时也引导孩子去积极面对。”“郭树忠教授是一位非常有爱心、负责任的教授,尤其是对待患者,他总是告诉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让来到这里的孩子和家长都能满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心。”谈及郭树忠,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外科耳再造团队项目助理朱冰这样说。雪中送炭更难郭树忠接触公益,是在做医生不久之后就开始的。就在上个月,他还去到了山东济南开展小耳畸形义诊活动,现场参与义诊的人数近1000人,将近350个家庭。“这种义诊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和家庭。”郭树忠恳切地说。回想起来,他最初参与到公益当中,是从“微笑行动”开始,那时候主要是面向唇腭裂的孩子。后来,在从医的过程中,郭树忠时常会碰到一些非常疑难复杂的疾病,由于患者没钱治疗,他便会通过联系媒体等各种途径呼吁更多人去帮助病人。郭树忠举办科普讲座与义诊“我记得有一个云南临沧的孩子,当时是因为驴把孩子的下巴咬掉了,他父亲就带着他从临沧去昆明看病,走的时候把锅碗瓢盆都带着,恰好路上遇到一个记者,记者就问他:‘你背着锅碗瓢盆干嘛?’孩子父亲就告诉他,因为没有钱,带着锅可以自己做饭吃,就可以省点钱。那个孩子当时只有一岁,送到医院之后,医生说治不了,刚好那个医生认识我,就建议带着孩子来西安。但是他们没有钱啊,后来,就通过媒体对这个事件进行报道,于是在众人的合力之下,孩子坐飞机从云南来到西安,顺利做了手术。”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通过媒体呼吁,加上公益组织和爱心个人的捐献,通过这种方式把社会的资源整合起来,让愿意帮助的人去帮助,需要帮的人受到帮助,媒体也能向社会传递一个正能量的故事。”郭树忠参与9958医疗科普公益直播活动从医这么多年,在日常的门诊中,郭树忠也遇到过不少家庭,看过门诊之后,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放弃治疗,对于他们来说,几万块钱的手术费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对此,郭树忠举了很朴实的例子:“你想啊,几万块钱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农村的家庭来说,就算是养牛的,也得好几头牛吧?养猪的也得好几十头猪啊!真的挺难的,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得,公益就是雪中送炭的事!”就在不久前,郭树忠还出席了9958公益直播间,在直播间里,他生动细致地科普了关于小耳畸形救治的耳再造技术,同时也深切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帮助小耳畸形孩子们的公益行列中。结语作为医者,郭树忠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去开拓,也始终在坚守。无论是像艺术家一样去对待每一场手术,还是设身处地为每一个孩子考虑,他总是要求自己将技艺臻于完美,将患者放在首位。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应为之事,亦无须挂齿。(文中视频与图片均已获授权)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为云南幼儿园捐赠的92万余册绘本,收到了2023-07-13中华儿慈会山花助学行动项目赴云南楚雄开展项目验收。“谢谢老师送书给我们……”7月3日上午,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与北京山花工程慈善基金会共同成立的“山花助学行动”,工作组一行5人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展“童书温暖乡村娃”公益项目验收工作,在牟定县幼儿园举行的图书绘本捐赠仪式上,小朋友们用稚嫩的童音表达着感谢。山花助学行动工作组为云南儿童捐赠图书绘本《我不怕去幼儿园》《卡卡的果汁店》《不可以跟陌生人走》……在“童书温暖乡村娃”公益项目中,楚雄市鹿城幼儿园本部和分园累计收到图书绘本4896本,内容均为学龄前儿童教育所需。“捐赠的绘本是根据儿童教育专家及众多幼儿园园长共同推荐筛选的,均为国内一流出版社出版发行,有绿色环保印刷标志,绘本纸张和印刷油墨均为环保材料,保障了孩子们学习使用中的身体健康。”北京山花工程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韩煜说。“童书温暖乡村娃”是在2020年发起的一项公益项目,旨在向幼儿园提供学龄前幼儿绘本,使孩子们得到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为推进该活动在云南的落地实施,云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认真组织,云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昆明市群众文化学会积极与云南多个州(市)、县(区)开展对接工作,在云南各地教体局支持下,三年来,北京山花工程慈善基金会累计为云南1814所幼儿园捐赠少儿绘本92.45万册,价值1450.9万元人民币。山花助学行动工作组在云南幼儿园开展图书捐赠。“楚雄州共收到捐赠绘本34.2万册,我们已结合实际情况,将这些绘本分发到10个县(市),覆盖全州784所幼儿园。”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智才介绍。“我们现场看到,小朋友们都很喜爱这些书,希望鹿城幼儿园下一步继续规范管理,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韩煜表示。在捐赠仪式结束后,山花助学行动工作组还将继续奔赴楚雄州禄丰市、牟定县、永仁县等多个县(市)的幼儿园,开展为期两天的图书的捐赠和使用情况的查看、验收工作。
-
“爱心集结号”大玩家助力强棒天使棒球基地捐赠仪式圆满结束2023-07-072023年7月5日上午,大玩家“爱心集结号”助力强棒天使捐赠仪式在京举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北京大玩家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维军、强棒天使棒球基地创始人孙岭峰,以及强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孩子们,大玩家的员工和儿慈会的相关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据悉,在今年的3月-5月,大玩家联合儿慈会发起了“公益集结号”主题公益活动,活动期间,每个参与公益活动的大玩家门店均设置了“爱心回收站-公仔捐赠箱”,鼓励全国门店会员用户在大玩家抓出公仔后进行捐赠,为困境儿童送去一份关爱。本次活动覆盖全国200多座城市、300多家门店,上千万的爱心用户。北京大玩家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维军携夫人,向北京强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孩子代表捐赠了棒球、艺术体操项目的训练物资,受捐赠的孩子们也向大玩家董事长维军赠送了亲手制作的爱心小礼物。儿慈会理事长王林向北京大玩家授予爱心企业牌匾,感谢大玩家为全国困境儿童所展现出的企业责任感;强棒基地创始人孙岭峰教练也向北京大玩家赠送了爱心锦旗,感谢北京大玩家为强棒基地捐赠的爱心礼物。本次捐赠仪式也邀请了部分玩家代表来到捐赠仪式的现场,现场感受暖心瞬间,并接收由儿慈会颁发的爱心志愿者证书,现场的孩子们也送上了自己制作的爱心小礼物。在强棒天使棒球基地 “艺天使”团队,为现场的领导嘉宾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小朋友们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领导嘉宾的频频掌声!在最后的环节中,深度参与《棒!少年》、《八角笼中》电影的小演员马虎,为现场领导示范棒球的击打技巧,并邀请儿慈会理事长王林、大玩家董事长维军现场体验棒球击打的魅力。
-
城乡牵手,美育播种——宿松长铺社区公益美育教室第一课开课2023-07-072023年6月中旬,在中华儿慈会手牵手城乡社区计划负责人陈亚明带领下,上海向日葵艺术中心的志愿者马文琪和李光确等美术教师来到宿松县长铺中心小学,给在校六十多位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开设公益美育教室第一课,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美育的种子。本次课程分高、低年级两组进行,分别为《我眼镜中的世界》和《用静物拼贴的肖像》,让孩子通过画笔和色彩放飞他们的想象。低龄组大部分孩子第一次尝试了水彩颜料和画笔,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与收获。在这堂课上,孩子们亲自动手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运用所学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创作过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分享彼此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力。此次教学活动受到了中心小学虞其昌和副校长黎泽斌老师的大力支持。在地教师参加了旁听并在课后就后续的小学内容进行了专题交流讨论,建立起线上线下的教研协作机制,为后续每周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益美育教室第一课不仅仅是一堂艺术课程,更是一个激发孩子们创造力和发展个人潜能的平台。通过学习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此外,也为这些没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热情的舞台,为他们提供了追求艺术梦想的机会。通过参与公益美育教室的第一课,孩子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热情,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明智的选择。无论他们将来选择从事艺术相关的职业还是将艺术作为业余爱好,这堂课都将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中华儿慈会手牵手城乡社区计划创立于2022年9月,计划旨在连接城乡社区,缩小城乡之间美育教育的差距,为有艺术美育梦想的困境儿童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