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溪计划 快乐植树|中华儿慈会开展青少年儿童生态教育植树活动2023-04-17中华儿慈会“生态环保云溪计划”公益活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注生态环保议题以“少年儿童生态环境知识普及”为宗旨,采用多元及传统+创新的模式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基于“让孩子们即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的美好愿景,“云溪计划”于4月15日在北京林学会密云长峪沟自然休养林开展“青少年儿童生态教育植树活动“,共有30组亲子家庭,68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为响应总书记在2023年4月4日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时提出的“要注意把针阔林比例结合好,使之更符合生物链、生态链要求”的指示。本次活动特意选择了碳汇指数比较高的“油松”树种植,现场共种植63棵“油松”,为首都绿化产生碳汇20160kg,并将在未来持续吸收二氧化碳,助力首都碳达峰。特别关注的是,现场参与的家庭当中有15组视障家庭,他们中间还有学龄前的幼儿。也有来自北京市盲人学校的中小学生,听说能够为首都绿化做贡献,当天6点多就早早起来,在去往植树基地的路上,开心的的向车上的其他同行者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其他家庭也被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及热情所打动,互相结成队,共同植树。在为首都环境做贡献的同时,这片树林也成为了他们的友谊林,见证了孩子们的汗水和笑声。植树结束后稍事休息,云溪计划中自然教育课堂也在山中展开,视障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聆听山中的声音,寻找不同形状的树叶、花朵、果实,利用山中掉落的自然物创作手工。孩子和家长都乐在其中,互相分享着自己捡拾的自然物,并向老师询问自然物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原本平平无奇的灰色小石头,干枯的栓皮栎种子壳、掉落在缝隙中的橡子、花种都成为了他们的宝贝。小伙伴们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在欢声笑语中一幅幅让人赞叹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参与的家长们感叹“这样的课堂不仅孩子们喜欢,我们也喜欢”,尤其是前来参加活动的视障家庭,感谢主办方通过植树及自然教育课程让孩子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体会自己为社会贡献的小小能量。期待下一次的植树活动!
-
中华儿慈会&搭搭面膜超市捐赠签约仪式在京举行2023-04-172023年4月15日,“中华儿慈会&搭搭面膜超市捐赠签约仪式”在中华儿慈会二层会议室召开。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姜莹、中华儿慈会项目一部主任常冠男、中华儿慈会健康未来项目负责人陈森源、抖音达人主播搭搭、黑熊等出席活动,捐赠仪式由中华儿慈会平台传播部主任孙丹丹主持。中华儿慈会与搭搭面膜超市共同发起“和搭搭一起守护女童健康”公益项目,计划在未来一年里,搭搭将定期举办抖音爱心好物公益直播专场活动,用户在购买商品的同时,搭搭也会捐赠一定比例的金额支持公益项目的开展。在捐赠签约仪式上,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姜莹表示:“做慈善公益项目,除了资金帮扶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让人们看见与了解到目前国内还有许多少年儿童身处在困境之中;此次捐赠活动,希望能与搭搭一起联手,将公益项目做的更为专业、公开、透明,让更多需要救助和帮扶的儿童群体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帮助。”搭搭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名主播,我应当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妈妈,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传承,传承“扛起社会责任”的观念!所以今天我也特意把我的孩子带来了,希望我可以成为他的榜样,让他的未来也可以投身于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当中!我希望能够通过自身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女童的健康问题。”公益项目执行方中华儿慈会健康未来专项基金负责人陈森源从公益项目介绍、执行计划、传播规划及捐赠人服务计划四个方面开展了分享。据了解,“和搭搭一起守护女童”项目正式启动后,将在全国乡村地区发放“女童健康包”并开展“健康成长课堂”,在提供卫生用具、生理用品的同时,引导女童们学习初步的卫生、生理、青春期、自我保护等身心健康成长相关知识,合理应对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困扰,促进其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组织丰富的活动助其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健康、自信、快乐成长,最终拥有一个健康未来!公益项目介绍“和搭搭一起守护女童健康”公益项目将使用“一册科普书、一套女童健康包、一堂生理健康课、一场主题活动”可延续的服务模式,以卫生健康为切入点,为少数民族女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留守女童等乡村女童提供基础洗护用品和生理健康用品;开展健康知识课堂,让女童在课堂中学习生理健康知识及适龄性教育知识;进行“朋辈”陪伴活动及女生加油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发掘孩子的兴趣天赋,让更多女孩健康快乐地成长。
-
中华儿慈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2023-04-162023年4月16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华儿慈会二层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王林理事长主持。会议听取了姜莹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表秘书处作的“中华儿慈会2022年工作报告和2023年工作计划”,以及“中华儿慈会组织机构设置说明”;舒伟红副秘书长兼总会计师作的“中华儿慈会2022年度财务工作报告”、“中华儿慈会2023年度财务预算及投资理财计划报告”。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儿慈会2022年工作报告和2023年工作计划”、“中华儿慈会2022年度财务工作报告”、“中华儿慈会2023年度财务预算及投资理财计划报告”、“中华儿慈会组织机构设置”和四项规章制度等事项。会议认为,在理事会的领导下,2022年中华儿慈会在项目发展、创新求变、规范管理、品牌传播、精准帮扶等方面成果较为显著。2023年,中华儿慈会“一个指导,三个重点和三条主线”的工作计划,符合当前形势的发展,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基金会的发展方向。 理事会认为,2022年是第三届理事会正式开展工作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中华儿慈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23年,秘书处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步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民政部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帮扶更多的困境少年儿童。监事会对会议进行全程监督,认为程序合法依规,结果真实有效。
-
为乡村儿童构筑健康校园丨健康校园行动正式上线字节跳动公益平台!2023-04-13官宣!“健康校园行动”公益活动于4月10日正式入驻字节跳动公益平台,正式上线抖音!为乡村儿童构筑健康校园为积极响应民政部、教育部要求,长期关注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简称:中华儿慈会)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专项基金发起“健康校园行动”,旨在于通过多渠道、多维度、多元化的执行方案,重点关注少年儿童强健身体和健康心理,以人为本,以孩子未来的发展为目标,让孩子在健康环境下接受成长教育,培育阳光自信、勇敢、具有创新创造力、有责任感、有目标、有梦想的中国少年。 “健康校园行动”由五个援助计划组成,分别是健康饮水计划、健康体质计划、健康护眼计划、健康心理计划和健康成长计划,致力于从视力保护、饮水健康、心理健康、运动体能等多维度、多方式为少年儿童带去切实关爱,促进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高质量发展。健康饮水计划是否能喝上干净的水,影响着千万乡村儿童的健康与未来。在中国,有11.4万所农村学校至少4000多万儿童缺乏安全饮用水,在欠发达地区许多儿童还在喝苦咸水、雨水、河水。不安全的饮用水不仅会给儿童带来如肠道疾病、氟骨症、免疫力下降、全身中毒性疾病等等一系列问题,长期饮用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和未来的发展。本项目将为全国范围内部分欠发达地区提供100台校园饮水设备,帮助20000名在校学生解决饮水问题,有效改善欠发达地区健康饮水条件,提升学生在校饮水健康水平,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健康体质计划欠发达地区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器材数量有限,无法保障全体学生可以同时跟着老师示范讲解进行练习,造成了学习的空洞性和抽象性,无法更好的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他们需要属于自己的体育器材,需要平等的锻炼健康体质的机会。本项计划为5所学校捐赠体育器材;向100名生活条件较差的儿童捐赠运动鞋,向100名生活条件较差的儿童捐赠运动服;向700名生活条件较差的儿童捐赠健康包;为20000人次欠发达地区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评,覆盖10个县250所学校,并根据评测结果为欠发达地区学校10000名学生提供定制化运动教学与训练指导;在欠发达地区开展10场体育交流活动,组织2次脱贫地区县域专业级足球青训人才选拔,为100名生活条件较差体育专长学生提供5000元助学金。健康护眼计划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和知识面的增加,更多的孩子在室内过度用眼、过近用眼,加上缺乏视力防护意识,造成我国少年儿童产生以近视为主的一系列严重的眼健康问题。本项目计划为100名生活条件较差的儿童免费验光配镜;为300名生活条件较差的儿童配备读写台灯;为欠发达地区学校的20间教室改善教室照明;并邀请专家在欠发达地区学校开展2场爱眼护眼知识讲座。健康心理计划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抑郁症、焦虑症乃至自伤等极端行为的出现有低龄化的趋势,各界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重视。然而,乡村地区教育资源落后,几乎难以见到心理教师,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工作一般由德育教师负责,但他们急需提升心理教育和辅导的专业技能,让孩子们的心灵早日得到更多的滋养。本项目计划帮助欠发达地区学校建设2个心理辅导站,培养40-60名专(兼)职心理指导老师,服务2个县域的学生及家长,让欠发达地区孩子也拥有自己的心理辅导老师和心理庇护所,提高全社会对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视和尊重,守护孩子心中的光。健康成长计划在我国新脱贫地区中,困境人口仍然占50%以上,即使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或特殊救助金,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也低于600元以下。这些家庭的儿童正在面临着很多生活、学习、发展上的多重困难。本项目计划为20-30名困境学生提供每学年2000元的健康成长助学金(依据学生所在年级确定助学金提供的年限)用于负担困境学生的生活费、保险费、资料费、餐费、校服等在校期间发生的费用,从精神和物质多方面勉励困境儿童勇于面对暂时的困难,树立良好的生活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要健康快乐成。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如何助力“健康校园行动”?方法一:抖音搜索打开抖音APP,在搜索框输入“字节跳动公益”(如下图1),进入字节跳动公益主页面,点击左上方“公益项目”(如下图2)进入搜索框输入“健康校园行动”(如下图3)点击第一个“为乡村儿童构筑健康校园”即可进入“健康校园行动”捐赠页面。 方法二:抖音扫码保存下方图片至手机,打开抖音APP在搜索框选择扫一扫选择已保存的图片即可直接跳转至“健康校园行动”捐赠页面。 如今,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下最广泛的信息传播平台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聚合抖音用户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到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还有一群需要帮助的孩子,只要献出一点点的爱心,就能够让她们的生活获得积极的改善,就能够让他们享有全面健康的发展,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关注“健康校园行动”,用行动把爱连接!
-
公益创造营 | 探索奇幻世界 守护健康未来2023-04-12“你平时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刷短视频。”在偏乡地区,远离父母的乡村儿童与祖父母相依为伴。手机原本只是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却不知从何时起,偷偷掌控了他们的注意力。被困在手机里的乡村儿童,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里,视力和心理健康一再受到伤害。2023年4月5日至10日,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项目、天士力公益基金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联合爱心音乐制作人邹頔,在甘肃镇原开展乡村儿童“公益创造营”,希望通过美育教育激发乡村儿童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发现自然之美,探寻自我价值,摆脱手机依赖,守护健康未来。 本次活动包含社会实践、艺术课堂和健康服务等,是多家社会组织联动爱心力量在基层实践领域的融合协作,让美育和乡村从邂逅到相依、相融,让乡村儿童通过艺术行为、审美认知重新认识自然,关注自我;让家、校、社通过公益实践更好地联动,更多元地为乡村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暖心关爱。 “原来,大自然比手机更有趣” 在公益团队和当地老师的组织下,“公益创造营”将艺术课堂搬到了户外,让孩子们在茹河岸边聆听、记录,感受芦苇丛中掠过的春风和缓缓流过的河水。爱心音乐制作人邹迪还特别为孩子带去了手碟、鸟笛等乐器,让孩子们用音乐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绪和创造。 “原来,大自然比手机更有趣!当我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梦中的世界和未来的自己,比手机里更精彩。”一个小男孩如是说。与此同时,老师们还与乡村儿童一起学习了中西方音乐知识。每认识一个新的音乐家,一个新的乐器,他们就仿佛多了一份自信,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我想做眼科医生,帮助和我一样的小朋友” “公益创造营”为镇原的孩子们打开了思维的一扇窗。在他们写下想要对未来自己说的话,以及不设边界的想象时,更多的阳光就已经照进了他们心里。孩子们在彩纸上,一笔一划认真地写出“心里话”“小秘密”。“我是一颗苹果,把我的甜美果肉分享给别人”“对毛绒玩具说,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我变成了一条小河,因为我想看到大山……房屋……”在教学服务和健康服务之余,公益团队利用空余时间加紧创作、反复打磨,在与多位音乐制作人的连线和讨论后,这首为镇原县孩子们创作的歌曲浮现出了雏形。 短短几天的陪伴,让爱在不知不觉中流动了起来,也将公益理念埋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在课间的交流中,孩子们常常从口袋中“变”出一颗糖、一块饼干,或者一个塑料发卡,送给老师。 “感谢你们教给我新知识,以后我也希望成为跟你们一样的人,帮助其他小朋友。”在谈到对未来的期许时,一个眼睛不好的孩子说自己的梦想是眼科医生,让人热泪盈眶。孩子们带着泥土香味的思绪,等待着春雨浇灌后的茁壮成长,也在润物无声中,静候着爱心枝繁叶茂,传递善意和希望的力量。 “歌词,我们能背下来了,老师!” 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致未来》的旋律时,眼中闪烁的光亮和轻轻地哼唱,给予了公益团队激励和肯定。在逐字逐句征求孩子们意见后,《致未来》的词曲基本确定。在教室和“窑洞排练厅”中排练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认真与笃定,让人感动。“休息也是玩手机,没啥意思。我们不用休息了,老师!”“歌词,我们能背下来了”孩子们珍惜与志愿老师共度的短暂时光,更珍惜这首源于他们梦想的歌曲。 未来到底是什么,梦想到底在哪里?孩子并非有确切的回答,大人又何尝知晓呢?不过孩子总有奇思妙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用爱为他们营造成长的土壤,用耐心守护他们的创造和健康,用坚持陪伴他们探索奇幻世界,寻找那个内心最渴望的自我。 公益源于对生命的尊重,艺术是对生命感知的生动描绘,健康更是在不动声色中默默延续。孩子们用心追逐梦想的样子,不仅点燃了自己,也成为了公益项目发展的力量之源。我们希望持续集合爱心能量,通过更多元化的公益举措关爱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
中华儿慈会&宿松县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会正式启动2023-04-112023年4月11日上午,中华儿慈会&宿松县“成长家园”困境儿童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儿童主任培训会正式在宿松县隘口乡启动,本次培训以全面提升基层儿童工作者业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儿童主任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为主要目的,以各乡镇/街道的儿童督导员/乡镇社工、各村/社区的儿童主任/长期负责儿童工作的人员为培训对象,分别在宿松县隘口乡、河塌乡、千岭乡、洲头乡分区域开展,每场培训为期一天。培训期间,项目评估团队将进行全过程跟踪评估,为培训效果提供客观评价。培训主要内容一、基层儿童福利体系的构建及工作实务儿童主任工作体系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儿童主任及儿童督导员工作职责儿童权利及儿童工作价值伦理二、档案建立及重点表格填写规范档案分类及档案管理重点表格填写规范本次培训是项目在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整体能力提升部分的开端,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能力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需要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工作中不仅要进一步了解儿童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理念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学习到的方法和理念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及时识别、有效回应困境儿童需求,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