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童成长中心】甲登慈善学校爱心蓄水池竣工2016-11-07不远处就是雪山,孩子们生活用水唯一的来源,他们的蓄水池是从1994年建校到现在,两个池子年久失修。原先蓄水的池子池体破裂,水哗哗外面流。过滤泥沙的池子也失去了应有的功能,留到学校的水很小而且夹杂着泥沙,全校350名孩子和老师用水十分不便。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项目组了解情况后在众多腾讯网友的帮助下为孩子们新修了蓄水池,蓄水池在2016年9月竣工并恢复学校正常的供水。 大家还记得,高原上老人为困苦孩子筹建的学校吗?在去年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项目组走访时,因为蓄水池年久失修,严重损坏,已经影响到全校师生的日常用水。因此为孩子们开通了多方面帮扶救助,腾讯乐捐的项目“高原娃娃急需蓄水池”也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甲登慈善学校蓄水池在多方努力下竣工了。下面我们和项目组一同前往甲登慈善学校,来分享这一路的艰苦与喜悦。 2015年实地采访回顾 高原上老人为困苦孩子筹建的学校 在四川省甘孜县青藏高原东部的雪山脚下,有一片美丽的草原。然而,由于这里在海拔4000米以上,属高寒地带,地处偏远,经济水平落后,生活条件很差。而常年在这里生存的藏族同胞的孩子们,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孩子都不能上学。 有一位老人,倾尽毕生的精力,在这片雪域高原办起了一所学校:甲登慈善学校。1994年建校时138名学生,现在校生343名,8个文化课班(学前班—六年级),全部为周边五个乡、17个自然村的孩子,生活十分拮据。建校时只有四个老师,现有教师18人,其中汉族2人,志愿者2人。20年来,这里的在读学生全部免除学习及生活全部费用,可爱的孩子们也非常珍惜这宝贵的机会,学习十分刻苦努力。而20年来,老师的工资一直是每人每月100元,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在这样严寒艰苦的环境下,长年的坚守与奉献。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七十有余,20余年的呕心沥血,这是怎样的一种仁爱与情怀,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他是一位活佛,一位慈悲在心,仁爱有加的活佛!甲登老人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现有的供应全校师生生活用水的蓄水池进行重建,因为蓄水池年久失修,严重损坏,已经影响到全校师生的日常用水。 项目组迅速行动,实地考察 去年,当得知学校师生饮水困境的时候,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的何主任连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田工程师,迅速赶往学校,进行严谨的实地考察。下了飞机后,两人裹上厚厚的衣服,顶着严重的高反,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 左起为甲登慈善学校老师、益童成长中心何主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田工程师 夜晚的高原,空气稀薄得厉害,让人难以安眠,项目组的人也早早起床了。这时候天还没亮,就听见教室传来的阵阵读书声,是孩子们在晨读了。 实地采访中蓄水池的状态不容乐观 学校的基本生活供水来自于距学校3300米的雪山汇集成的小溪,收集雪水的两个蓄水池(其中一个为净化水池)己经使用了近20年,铁制的水管己经锈蚀,最近池体开裂越发严重。冬季,由于水管封冻,师生们用水更是困难,夏季蓄积的存水仅仅能勉强供应食堂做饭,而师生们的碗筷清洗、洗脸、刷牙这样最低生活需求也难保证。目前全校师生的饮水面临断供…… 不知是用了几次的水,孩子们用来刷洗碗筷,每一滴水,他们都倍加珍惜。 第二级蓄水池起净化作用,但由于条件有限,学校只能用旧棉絮塞在池子里简单过滤掉一些沙子杂质,流到学校的水还是黑乎乎的,含沙量很多。 对此我们感慨,当城市里的孩子在清澈的泳池中欢乐戏水时,甲登学校的师生们连饮用水都很困难,他们把洗菜水、淘米水都视若珍宝,倍加珍惜的收存起来,进行再利用…… 2016年“高原娃娃急需蓄水池”项目进展回顾 ·2016年4月12日,在最后选定大、小水池的位置后,学校安排施工队开始作施工前的准备——画线,并2016年4月14日正式开工:对大、小蓄水池进行土石方开挖工作。由于今年4月份,当地的雨雪极多,影响了施工进度,待天气稍微好转后,施工队于4月21-22日完成了大、小蓄水池的排水、找平、垫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2016年5月26日,学校安排人员去成都运输剩余部分水管及相关配件,现所有水管及相关配件已全部运抵学校。管道要从距离学校三千多米元的雪山脚一直铺设到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等。 ·施工过程中,牦牛就在不远处经过,工人在焊接管道。为了使久受缺水之苦的孩子们早日用上干净的水源,学校和项目组都在接洽多方事宜。爱心和善心就在不断蔓延,项目执行也在紧锣密鼓开展。 2016年项目组回访竣工蓄水池 雪上脚下的爱心蓄水池 项目组将车开到西拉旦真干布雪山脚下,为孩子新修的蓄水池就到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项目前期,益童邀请了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一同前往实地调研,并设计了符合当地地形、土壤特征、气候、使用人口等特点的施工图纸,经过了约9个月的施工,蓄水池竣工了。 一共新建两个蓄水池。一级蓄水池起过滤、沉淀泥沙的功能。经过初次的沉淀,水沿着管道流到二级蓄水池再延管道输送到学校,为学校师生供水。 虽然地处高原,但幸运的是这里的雪山融水从来都没有断流过。我们去的时候旁边小溪流已经有一些结冰,为了保证蓄水池的池子水不结冰,施工队特地把两个池子都盖上厚厚的沙土保暖。 爱心蓄水池给孩子们的饮食健康提供保障 白玛校长介绍,以前学校只有一个管道进水,而且水夹杂着泥沙,每天做饭的时候都要提前把水先装在桶里等待泥沙的沉淀,蓄水池修好之后,大大改善了学校的用水,厕所干净了,学生的饮食健康有了保障。项目组人员听到这些后真的很感动。还在北京的时候,项目组曾收到孩子们邮寄的信件,他们说他们饭后洗完再也不用排长队了,不会耽误上课了,厕所也干净了许多,他们还画了他们用水的一些画,我们能感受到孩子对蓄水池项目发自内心的喜悦。 感概万千的爱心蓄水池竣工仪式 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方玲玲讲话 仪式上,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方玲玲进行了讲话,言语中表达出对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组织的深切感谢,还要感谢学校全体师生对于项目的关注与支持。是大家共同努力,才促使爱心蓄水池顺利投入使用,今后也希望可以为更多孩子带来健康和快乐。 甲登慈善学校白玛校长讲话 甲登慈善学校白玛校长的讲话中充满了感谢之情,激动之心溢于言表,还为益童成长中心精心制作了锦旗以表感谢。这是一位非常关爱孩子健康的校长,是老师更像是慈父,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每个孩子。 白玛校长为益童成长中心送上锦旗 竣工仪式上,所有人都很欣喜,特别是学校的孩子们。不仅是因为蓄水池投入使用后,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提高,更多的是社会各界小爱汇聚成大爱,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关注与关爱。孩子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他们用自己最真诚的表演,来表达对爱与善的报答。 孩子们动情的现场表演 满满的感谢洋溢在心中 感谢腾讯公益平台,感谢九万四千多名素未谋面的腾讯网友,还要感谢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设计院。有你,有你们,这里才会不一样。 益童(孤儿)成长中心隶属于中华儿慈会,专项救助全国偏远贫困地区因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孤儿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困难儿童。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2010年成立的具有民间性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通过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救助通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等进行救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9号中扶国际4层410室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益童(孤儿)成长中心。 益童成长中心更多项目动态:http://www.ccafc.org.cn/templates/gejz/index.aspx?nodeid=298
-
【反拐专题】关注儿童安全预防拐卖犯罪2016-11-07全社会协力防拐 □ 慈善公益报 王 燕 目前,我国已经高度重视拐卖犯罪。这几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打拐法律体系,由很多各个层面的法律组成的,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这些法律形成一个法律体系。张志伟律师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过程中表示,刑事法律围绕打拐做了很多修改。比如,在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将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强迫劳动罪进一步明确了贩用人口、强迫劳动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强迫卖淫罪也明确界定了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组织他人卖淫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 过去,打拐都是仅仅从打击传统拐卖的角度,但是现在我国已经扩大了打击力度和范围。此外,最高法、最高检牵头出台了一些打拐的司法解释,将相关法律当中的关于打拐的法律细化,更具操作性。张志伟律师表示:“现在法律已经明确界定拐卖犯罪的认定界限,以及买卖人口行为应当受到的处罚。其中包括在日常工作当中发现的一些医护人员、基层户籍管理的公安人员参与贩卖的个别环节都已纳入了司法实践。” 提高自身的防拐意识也是降低拐卖犯罪发生的重要一环。拐卖犯罪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父母都疲于工作,对孩子置之不管。作为父母,首先要强化自己的防拐意识,懂得一些防拐的常识。在孩子基本懂事的时候,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防拐意识和技能。此外,让自己成为防拐的意识的积极传播者,让更多的人有防拐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发现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拐卖犯罪或者已经发生的一些拐卖犯罪线索。 “防拐”应该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提升社会影响力。可喜的是,现在一些企业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防拐工作,有的企业从资金、技术方面提供帮助,如“爱贝基因”通过建立DNA数据库,帮助受害人进行基因检测服务。有的企业则通过产品将寻子信息快速传播出去。如青岛“清珠”矿泉水将失踪儿童照片等信息印刷在水瓶显著位置,以引起消费者对失踪儿童的关注,并做出“重筹10万元”的承诺。通过这种鼓励行为激励社会正能量,让更多人去关注被拐群体。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如果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把寻子信息辐射出去,无论是矿泉水、儿童食品,还是火车站的电子屏幕、超市的各种商品等,都能增强群众的防拐意识,让拐卖儿童的罪行无所遁形,为解救被拐儿童提供一份希望。 从知名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到微博打拐、微信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民间涌现越来越多公益力量加入寻人行动。 公安部今年推出手机APP,结合“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鼓励民众举报失踪或被拐儿童的下落。该APP会不断更新失踪儿童讯息,当手机用户进入有失踪儿的100至500公里范围,手机会自动跳出讯息提示,包括儿童的照片和描述。 网络社交媒体也发挥了群众力量帮助不少失踪孩子回家。今年7月,南京警方透过微信朋友圈PO出寻人启事,经过网友合力转发,8小时就找回失踪的6岁孩童。 防拐、打拐、被拐儿童解救后社会关系的修复以及社工、慈善组织、基金会是一整个链条,必须实行打、防、控相结合的手段,民间之力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发挥打拐的合力。应当调查、发现以及研究、分析滋生拐卖妇女儿童的社会因素,从社会层面、综合治理的角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机构,它的爱心再多,但是面对社会这个体量级,它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大家需要万众一心,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编织一个社会安全网络,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打拐需重典》 拐卖儿童导致成千上万受害家庭陷入悲剧。以往打击拐卖儿童基本上是“运动式”打击,治标不治本,而且惩处力度有限;特别是对买“拐”者,追责较轻,久而久之,拐卖儿童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拐卖儿童危害有三。一是对儿童本人造成终身的心理创伤,严重者甚至导致身体受伤害。被拐儿童幼小年纪离开父母家庭,许多儿童终生不知父母为谁,在买“拐”家庭,多数被拐儿童饱受虐待,这种心灵创伤,终生难以磨灭。拐卖儿童多是采取欺骗、绑架等手段,极易造成儿童身体伤害。更有甚者,就是将被拐儿童致残,强迫其从事乞讨卖艺,为他人谋利。二是对受害家庭带来灾难性后果。一个幸福家庭,往往因为孩子的丢失而遭受灭顶之灾。许多被拐儿童父母为寻找孩子终身奔波,耗尽毕生精力和钱财,到头来却一无所获。众多案例表明,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丢失而寻死觅活、精神失常,家庭从此再无欢笑、再无幸福,甚至导致家庭解体。三是导致人与人之间毫无诚信,人们对社会充满恐惧。诚实有信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心爱护,人们在社会中时常会感受到温暖。而大量拐卖儿童案例的发生,使得众多父母精神高度紧张,生怕自己的孩子被拐走,见人如防贼一般,整个社会处于高度不信任当中,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强迫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窃婴儿的;(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上述刑法条文应该说对“拐卖儿童”的定罪量刑做了严格规定,最高甚至可以判处死刑。但仔细推敲,有些规定似有商榷之处。首先,我国刑法将拐卖妇女与拐卖儿童等同起来定罪量刑,似有不妥。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被拐卖的妇女是指已满14周岁的女性;被拐卖的儿童则是指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这种年龄差别,本身就说明二者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比较而言,儿童的行为能力、辨别能力要更差一些,更容易遭受伤害,更应该受到严格保护。其次,从总体来看,拐卖儿童犯罪量刑较低。一般是五年以上,情节严重的才判处十年以上,个别有判处无期徒刑的,但司法实践中鲜有判死刑的。关于人贩子在我国“是否该判处死刑”,目前还有争论。人贩子固然可恶,但当前对买“拐”者的处罚偏轻,也是拐卖儿童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拐卖儿童犯罪之所以猖獗,一是有较大的买方市场。受封建观念影响,一些人置法律于不顾收买儿童,以延续家族香火,为拐卖儿童提供销售市场。二是高额利润,拐卖儿童来钱快、获利多,诱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三是拐卖儿童作案容易,被拐儿童无自救能力,更无检举揭发能力,一旦犯罪很难指认罪犯和提供证据,使犯罪分子逃避打击。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从刑法条文来看,对收买被拐儿童的,普遍量刑较轻,甚至许多违法者甚至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没有买卖,就没有罪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消除买方市场,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拐卖儿童的罪恶。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领域,法律要做坚强的后盾,严打、严办、严惩、重判,是吓阻犯罪的必要手段。鉴于拐卖儿童案件性质恶劣、屡禁不止,拐卖儿童应用重典,立法者、执法者责无旁贷。首先应当区分拐卖儿童与拐卖妇女在定罪量刑上的区别,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拐卖儿童的年龄越小,人贩子面临的刑罚越重。其次,加大对买拐者的处罚,特别是对阻碍解救的行为,从重惩处,从买“拐”这个源头上遏制犯罪。 关注儿童安全 预防拐卖犯罪 2009年,2岁的刘海红和他不到1岁还未断奶的弟弟,被相识许久的邻居从贵州省贵阳市拐卖至山东。在2011年10月,随着“409拐卖大案”告破,小海红终于被解救回家。可弟弟却在被拐途中遭人贩子遗弃,夭折在路边。 拐卖带来的危害不止于表面。被拐儿童在被解救返乡后,身心俱受到严重侵害。被拐儿童家庭更是饱受失去及寻找孩子过程中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拐卖现状令人忧 近年来,拐卖儿童案件时有发生。据民政部估计,目前,全国流浪乞讨儿童数量在100万~150万左右。“儿女双全”的传统观念,导致一些家庭通过买卖收养子女“养儿防老”。可悲的是,在一些地方因极度贫困卖亲生婴儿的现象,就一直存在着。“人贩子”除了“拐骗”“掠夺”,大部分则通过交易获取。《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参与过办案的警员介绍,在已被解救儿童中,不少被卖时刚满月,盗卖这种年龄的新生儿可能性很小,可能是亲生父母为牟利而主动出售。而且在案犯中有人“还以为是帮别人忙,做好事。”据统计,被拐卖儿童中,6岁以下的低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人数较多,在拐卖儿童案件中,拐卖男童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童。此外,随着年龄增长,拐卖男童的比例明显减少,14~18周岁拐卖人口行为基本以女性为主。综观拐卖儿童的犯罪现象,低龄婴幼儿(特别是男童)往往成为被拐卖的重点目标;而在年龄较大的时候,则拐卖女童比例加大。目前,虽然我国已形成保护救助被拐卖儿童的法律体系,但是整个社会范围对寻亲打拐的重视程度不高。与此同时,对流浪儿童救助力量薄弱、人口及DNA数据库建设乏力等问题,也导致被救儿童寻亲及重新社会化出现了较大问题。 公益组织齐参与 2011年10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立“回家的希望”项目。项目致力于对儿童被拐问题进行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救助打拐被解救的困难儿童,让每个丢失孩子的身心都能早日回到父母怀抱;另一方面是前中端的防拐反拐工作。截至2015年12月,该项目共计救助打拐被解救困难家庭儿童180余名,发放善款280万余元。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该项目对于被拐困难儿童家庭进行资金、心理、技能3方面的救助,希望以此促使曾有被拐经历的儿童及其家庭走出阴霾,使孩子们回归正常的生活。项目经过个案区分、实地走访等,为受助儿童确定救助方案;并对受助儿童进行多次的访谈评估与定期回访,针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善救助方案,确保受助儿童切实受益于项目救助,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反拐工作中,项目在各大学校和社区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儿童安全反拐宣传活动,采取儿童安全反拐宣传路演、儿童安全反拐演习、儿童安全反拐知识讲座、儿童安全反拐情景剧等形式预防孩子被拐。此外,在今年5月,推出了“宝贝守护计划”,该计划以“反拐演习+反拐小课堂”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体验学习到反拐的知识,同时提高家长对儿童反拐安全教育的重视。 2013年,“回家的希望”项目联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世界宣明会、联合国反拐机构间项目,央视“等着我”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回家的希望”公益联盟(现更名“中国反拐公益联盟”),以帮助寻找、救助、帮扶丢失及被拐困难儿童家庭、反拐宣传、反对人口贩运与保护政策研究、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支持、反拐培训以及心理康复等为主要活动形式。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至今已经成立9年,其下设立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已经帮助1700多个家庭找到丢失的孩子,网站上的寻亲信息也达5万多条。在登记案例中,除了被拐还有的是弃婴、送养到福利院的,也包括了不少海外寻亲。2009年,轰动一时的美国母亲收养中国男孩11年后与亲生父母团聚,就是由“宝贝回家”志愿者极尽努力促成的,至今,“宝贝回家”海外寻亲的成功案例已有近30例。 (文中未成年人均系化名) 项目介绍 2013年,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项目联合反拐、防拐、寻子寻亲领域的多家机构,包含宝贝回家、世界宣明会、联合国反拐机构间项目,央视“等着我”栏目组等,共同发起“回家的希望”公益联盟,以帮助寻找、救助、帮扶丢失及被拐困难儿童家庭、反拐宣传、反对人口贩运与保护政策研究、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支持、反拐培训以及心理康复等为主要活动形式。 点击链接,加入“宝贝守护计划”: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2334
-
【众爱】跳蚤市场报名 The Flea Market is back-sign up~2016-11-07
-
【小爱也温暖】小爱收到一笔吴亦凡的善款?!2016-11-07
-
【爱心家园】最熟悉的“陌生人”2016-11-07
-
【起点工程】来自云南西盟“小脚丫”的问候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