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爱和坚持帮助脑瘫儿童重走精彩人生路2022-07-052021年,国信证券向中华儿慈会“脑瘫儿童救助项目”捐助善款20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已救助18名脑瘫儿童,康复效果明显,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为脑瘫患儿的家庭重新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
中华儿慈会童缘联劝中心“乡村振兴 益童志行”媒体分享会圆满举行2022-07-05
-
瞳爱护疆 | 瞳爱中心眼健康公益报告2022-07-04
-
跳水“梦之队”的眼病梦魇2022-07-046月18日至7月3日,第19界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中国跳水队派出17人组成的“梦之队”出征,参加全部13个项目的角逐。奥运冠军全红婵、张家齐、陈芋汐、曹缘等赫然在列。毫无意外,在本次世锦赛上,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全部13个项目的金牌,实现“通关”。在至高无上的国家荣耀背后,运动员付出的不仅仅是辛勤的汗水,还有健康风险和伤痛折磨。对“中国梦之队”来说,最大的健康挑战莫过于眼部疾病,尤其是视网膜脱落的风险。2001年12月底,跳水名将郭晶晶的右眼被查出轻微视网膜脱落。虽然手术治疗很成功,但是郭晶晶的视力仅仅恢复至0.2,在比赛时甚至连板头都看不清!还有一些运动员,如1992年的奥运冠军孙淑伟、2004年的奥运冠军胡佳等,则是因为严重的视网膜问题而不得不惜别奥运赛场,提前退役。国家体育总局曾经对50名11-19岁的国家队跳水运动员做过调查。其中:“从准备活动到最终入水,每一个环节都在伤害着这个人身体上最脆弱的部位。”倒立:眼底压力大增 致视网膜破损跳水的基本姿势是倒立,几乎所有的技术训练都是在倒立的状态下进行的,再加上闭气和力量练习,胸腔压力大大增高,从而拉升眼底静脉压。长久如此会便会使视网膜受损,发生渗透性改变和痉挛,视网膜组织水肿或囊样变性,进一步发展就可能产生裂孔并导致视网膜脱离。入水:冲击力可达10公斤 视网膜易水肿对跳水运动员来说,毕生功力的呈现都在入水的那一瞬间。美丽的水花不仅绽放在赛场,也牵动着每个场内外观众的心。然而,水面拍击眼睛的冲击力却是极大的。相关资料显示,从10 米高处自由落体14 秒到水面,瞬间所受到水冲击力大约是人体体重的10 倍,拿43公斤的全红婵来说,当她入水的时候,会面临强达430千克的冲击力。眼球在瞬间受到如此冲击时,会引起眼内液体剧烈震动,对周围组织产生很强的牵引力;在冲击力作用的瞬间,眼球突然变形,前后径缩短,球壁向侧面膨隆,玻璃体基底部组织因缺少弹性不能随球壁延伸,因此当它受强力牵拉时最容易引起锯齿缘部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运动员在跳台上的14秒,都是台下无数个14秒构成的。仅仅一次的训练课,眼运动员的眼睛就会受到上百次的水面拍击,一年就是上万次,一练就是几年十几年。一开始毫无症状的微细损伤也会在不断的训练和比赛中长期累积,渐渐加重,最终发展成严重的视网膜疾病。很多运动员的动作不够规范,比如“睁眼”入水,姿势不正确或者入水时机控制得不够好,也会直接造成水对眼睛的冲击。缓解:改善设施 加强随访横扫13金,是“梦之队”交给祖国的完美答卷,健儿们的眼健康也时刻牵动着祖国的心。面对这些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已经通过改善场馆设施、减少训练时间、改善水质等方式,尽量保护运动员的眼睛少受伤害。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运动员的眼健康检查与及时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凯旋的赞歌已经响起,愿运动健儿们身体康健,再创佳绩。
-
爱心班的中考成绩公布啦!2022-07-03
-
【为爱助力】起点工程X中银理财捐建乡村幼儿童书益站2022-07-01
-
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幼教工作者“家园共育”能力提升计划正式启动2022-07-01
-
关于【旧衣回收环保公益活动】 项目的结项公告2022-06-30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与玖诚品(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6月签署的《旧衣回收环保公益活动》合作协议,现协议已到期,协议中所有合作条款都将停止, 特此公告。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