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山西太原街头,13名寻子家长伫立在寒风中,寻求过往路人关注,帮助他们寻找丢失的孩子。也是在同年,公安部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项目“团圆”正式上线运行,马云在微博中写道:“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是技术背后的梦想和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信仰,拐卖是超越谋杀的犯罪。《失孤》《亲爱的》等影片中讲述的那种突然失去孩子后撕心裂肺的痛苦和苦苦的寻觅,让我们每个人都触目惊心、感同身受。被拐儿童的家庭面对的也将是未知,时间不会消除伤痛,只会将未知无限放大,希望与失望屡屡交织,信心不断燃起又破灭,那种惶恐、悲痛、绝望的感觉导致太多家庭支离破碎。
贫困、闭塞始终是拐卖妇女、儿童案件高发地的鲜明特点。原始打拐时期,寻找走失妇女儿童往往依靠的是寻人启事、线索排查,对人与人的沟通依赖性强,但这往往使案件侦破陷入困境。过去,在警方侦破的多数案件中,嫌疑人的作案方法往往是内外勾结,外部有市场需求,内部有中间人帮助勾连。拐卖妇女靠的通常是欺骗,向她们描述一个美好的外部世界,说服她们离开;拐卖儿童则主要靠哄骗,拿糖果玩具诱惑孩童,寻找可趁之机,抱抢立刻乘车逃离。那时,很多地方还未普及电话,闭塞且多山路,从村里走到派出所,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相对应的,警方解救被拐人员的方法也很原始。拐卖是没有现场的犯罪,无法获得指纹等常规线索,只能根据受害家庭或目击者的描述,找到中间人,再通过中间人,找到买家。这当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突然断掉,导致侦破无法继续。
打拐之艰难方显科技之珍贵。网络的高度发展弥补了传统打拐方式的滞后,科技创新让信息实现了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的高效流通,“互联网+打拐”模式让不法分子更加无处遁形。2009年至今,我国利用信息化手段,先后建立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成立了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项目,开发上线“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及“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设置“团圆”行动被拐儿童家庭血样采集点,确保大大提高破案率、找回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动全民参与,努力形成全方位全时空的打拐联动机制,助力离散家庭查找失踪被拐儿童。
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乘信息化发展东风,早日实现“团圆”的终极夙愿,“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我,那才是我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