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牛超实习生魏哲
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的孩子们开心地吃着鸡蛋。本报记者 禹舸 摄
本报讯“阿姨好,阿姨剥鸡蛋,谢谢。”昨天上午9时,在市区神马大道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接过记者递上的鸡蛋,3岁多的乐乐一字一顿地说。
为了让贫困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一天能吃上一颗鸡蛋,上月初,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联合市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在我市开展了“一颗鸡蛋工程”鹰城365计划。此事经晚报报道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捐款已近10万元。
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位于市区神马大道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中心现有聋儿语训部和康复部两个部门,共有残障儿童58名。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孩子除了少部分来自市区外,大多数都来自鲁山、郏县、宝丰、汝州、舞钢等县(市、区)。
该中心聋儿语训部毛晓红部长和康复部的陶素雅部长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虽然享受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或“市民生工程”项目的照顾,但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极其贫困。
为了让这里的孩子也能每天吃上一颗鸡蛋,“一颗鸡蛋工程”鹰城365计划相关人员决定将他们也纳入救助计划。昨天上午,首批720颗鸡蛋被送到了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看到送来的鸡蛋,孩子们都兴奋地围了过来。有的小朋友接过鸡蛋后,立即找老师和志愿者帮忙剥皮,鸡蛋一剥好,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有的孩子则拿着仔细看一会儿,才递给志愿者让帮忙。
“康教中心如同日托幼儿园,孩子每天中午在中心吃饭,平时一般吃馄饨、饺子、面条等,偶尔也会吃鸡蛋。有了爱心人士的捐助后,能保证他们每天都吃上鸡蛋,更利于保证孩子们营养的加强,对孩子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非常感谢爱心人士对孩子们的关爱。”陶素雅说。
据了解,康教中心的孩子多是2~6岁。平时,他们除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个人培训外,还上综合课。“综合课跟普通幼儿园学习同样的课程。”聋儿语训部的钞飞凡老师说。
采访中,一名小男孩跑来跟老师打招呼。据老师介绍,这名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刚来时,说话不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已经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了。“鸡蛋好吃吗?”记者问。“鸡蛋好吃。”小男孩说。“把你的鸡蛋给我吃吧。”老师逗他。“我吃。”小男孩缩回小手,握紧鸡蛋说。
当天上午,送儿子来培训的程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新城区附近,每天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送孩子来训练。“孩子患有自闭症,5岁了还不说话。以前总觉得自闭症孩子很受歧视,今天看到孩子得到这么多人的关爱,内心很感动。”她说。
“我们会将这些孩子纳入长期救助计划。”“一颗鸡蛋工程”鹰城365计划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的孩子外,宝丰县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的近30名孩子也被列入“一颗鸡蛋工程”鹰城365计划,自昨天起,他们每天也能吃上一颗鸡蛋。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原文地址:http://www.pdsxww.com/news/2013-01/18/content_201196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