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群”部分妈妈合影。 本报通讯员 施宣摄
并不宽敞的厨房里,炉子上一锅汤在冒着热气。
“今天我烧的黑鱼汤,希望小心月的伤口能好得快一点。”戴蕾往锅里加了点盐,顺便尝了下咸淡,“正好,小孩子的饮食不能太咸。”说着,她把火关小,找出保温桶,冲洗了一下,关火,将鱼汤倒入,匆匆赶往市儿童医院。
半个多小时后,戴蕾赶到了市儿童医院。这汤是她炖给15个月大的张心月喝的。小心月患有脑积水,刚动完手术。为了照顾这个孩子,这几天,她和爱心妈妈群中的其他妈妈一起,排值班表,轮流给孩子做汤补充营养。
“在妈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只想尽自己力量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这也是爱心妈妈群的宗旨。”戴蕾说。据了解,爱心妈妈群自2010年成立以来,群里的妈妈已由开始的十多位增至现在的1000多位,募集资金90多万元,成功救助或参与救助的贫困患病儿童有28个。
“我要帮助她,让她活下去”
张心月是个不幸的孩子。
她出生在安徽农村,6个月大时被查出患有脑积水。张心月的妈妈患有侏儒症,爸爸视力很差不能做重活,家境十分贫寒。爷爷奶奶劝他们放弃小心月,可妈妈和爸爸不愿意,勇敢地来到南京打工,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离开老家。为了给女儿赚医药费,妈妈厚着脸皮抱着女儿在街上乞讨。
戴蕾就是在街头见到张心月和她的妈妈的。已经1岁了,小心月因脑积水加营养不良,体重只有12斤,不会爬只会简单翻身。医生说,再不治疗,脑积水会越来越严重。可治疗费用得6万元左右,这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太难筹到了。
“我要帮助她们,让小心月能活下去。”戴蕾在“爱心妈妈群”里发了篇文章,名为《我想活下去》。两天后,爱心妈妈们给小心月送来了很多衣服、食物等物品。
光靠妈妈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戴蕾在各大社会网站上发布了小心月的事情,并公布了捐款账号。很快,100元、200元、1000元、2000元……张心月的手术费一点点多了起来。
张心月又是幸运的。在爱心妈妈们的帮助下,前几天,她的治疗费凑齐后,立刻进行了手术,目前一切顺利。
“爱心妈妈群”已有千余爱心妈妈
小心月是戴蕾牵头救助的第二个孩子。对于爱心妈妈们来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8个。
杨晨是爱心妈妈群的发起人之一,她还记得2010年的12月份,她从电视上看见了“铁路宝宝”的报道,当时她也刚当妈妈不久,觉得这个宝宝特别可怜,便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妈妈一起,建了一个QQ群专门帮助这个孩子。
“铁路宝宝”的妈妈智障,父亲是靠乞讨和收废品为生的66岁老人,完全不懂得照顾新生儿,也不会给孩子换衣换尿布。等别人发现时,这个可怜的宝宝腿部已被尿液浸泡严重溃烂……
杨晨和其他妈妈一起去看望这个宝宝,给他送去衣服和吃的,还在网上发帖求助。这一次,她们一共筹集了1万多元钱。
2011年元月14日,“铁路宝宝”的肺炎、尿布疹等病痊愈,康复出院。没多久,这个可爱的宝宝也被好心人领养走了。由于这个宝宝已经不需要再救助,杨晨准备把这个专门成立的QQ群解散。这时,有的妈妈提议,“还是应让爱心延续下去。”这句话留住了这个群,名字也改成了“南京爱心妈妈群”。
张锦茹,一个患严重血液病的19个月大女婴,亲生父亲在她出世前便离家而去,和母亲相依为命;腾奥运,5岁,患有白血病,父母都是残疾人,他每天吃的只是稀饭咸菜,营养不良让他看上去才1岁多……
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信息向爱心妈妈们涌来,大家倾尽全力去帮助她们。与此同时,爱心妈妈群也在不断壮大,从2010年12月至今,群里妈妈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人。
“在病童面前,做妈妈的永不放弃”
“在几个都需要钱的宝宝中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题太残酷。”爱心妈妈群成员之一的刘德娟说。
小玥玥是刘德娟帮助过的一个孩子,8岁,患有罕见白血病,每期化疗费大约1万元左右,找到合适的骨髓后,移植费要30万—40万元,手术后抗排异治疗还得10万—-20万元,而这个来自淮安洪泽农村的家庭已经花掉了40多万元,家中早已一贫如洗。
刘德娟把小玥玥的情况发布在了群里,50元、100元、500元……4天时间,群里的妈妈共捐款1万多元,但这远低于刘德娟的预期。
刘德娟无法责怪其他妈妈,因为就在同一个月,包括小玥玥在内,群里的妈妈一共接手救助3个孩子,其他两个都比小玥玥病情要轻很多,“让我们把钱捐给治疗结果不详的小玥玥,还不如把钱捐给有了几万块钱就能治好出院的孩子。”一位妈妈对刘德娟说。
“做妈妈的,哪有资格挑选孩子?”刘德娟知道自己的力量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她还是咬牙坚持着。她把目光转向了寻求社会资源帮助,这也是爱心妈妈们常会做的。
她和一些爱心妈妈开始在论坛、微博、网站不停地扩散小玥玥的信息,寄望“能够被有能力的人看到”。就在一遍遍的转发中,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注意到了有关小玥玥的微博,跟刘德娟联系上。美国一位华侨也注意到了小玥玥的信息,他告知刘德娟美国某医院有个免费救助名额,希望南京爱心妈妈迅速把小玥玥的病历传到美国,由他帮忙申请。
“在生病的孩子面前,做妈妈的永远不能放弃希望。”刘德娟说。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丽诠释
“爱心妈妈群”是个草根群体,为了让这个草根群体得到社会信任,2011年12月,南京爱心妈妈群正式成立实体救助机构,联系了中华儿慈会下的天使妈妈基金会,参与建设南京本地病患儿童寄养点项目,并在浦口区正式成立南京爱心妈妈群博爱之家,目的就是为了给那些没有父母在身边又身患疾病的孤儿们在南京寻求合适的医疗资源,为他们提供治疗期间的临时住所。博爱之家的房租、日常生活支出以及聘请保姆的工资,全部由群内所有爱心妈妈通过定期捐助的方式承担。
“我们并不是慈善家,我们也不想把单纯的善举变成所谓的工作和事业。”爱心妈妈马作为坦诚地说,群里的很多妈妈也并不很有钱,不仅要养孩子,也要供房贷和车贷,大家仅凭着一股简单的信念,做着简单的事情,为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宝贝,提供简单的帮助而已。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古训,在这群爱心妈妈身上,得到了美丽的诠释。
本报通讯员 施宣 本报记者 王茸
来源:南京日报
原文地址:http://roll.sohu.com/20130127/n3647211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