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8副瞳爱眼镜到达邵阳县,助力城乡服务均等化发展2023-12-05冬季来临,多种传染性疾病交织叠加,城市医院的儿科人满为患。在公众舆论都在瞄准医院儿科看病难、学生带病写作业时,却鲜有人关注乡村儿童是否也在经历着同样的困境。医疗资源失衡、健康机会不均等、科普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也在制约着整个乡村社会的公平与发展。“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邵阳县隶属湖南省邵阳市,是革命老区,也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直到2020年2月29日,邵阳县才全面实现脱贫。邵阳县政府一直关注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秉承着“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坚定信念,截至2022年7月,邵阳县完成了全县259所薄弱学校改造提质,资助贫困学生21.36万人次,帮助2300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就学。“人人有学上”仅仅是第一步,在邵阳县美丽乡村宜居宜业的新画卷里,均等化的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也是地方政府持续关注的重点。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乡村医疗资源不均衡,在青少年眼病预防方面,乡村儿童依然面临“筛查不专业、治疗难度大、正确科普难”等问题。今年9月,中华儿慈会瞳爱项目组联合邵阳县人民政府、邵阳县教育局、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爱心眼科医院,在邵阳县塘田市镇、河伯乡开展义诊筛查及眼病救助,爱心志愿者还为邵阳县的孩子们开展了科普课堂,弥补他们在眼健康知识上的缺失。近日,388副爱心眼镜也已制作完毕,到达孩子们的手中。根据陕西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少年儿童的视力健康与学习成绩息息相关。研究小组给农村的近视孩子配制眼镜9个月后,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14分。而这14分背后,伴随着青少年自信心的改变,社交状况的改善,以及整个家庭对健康观念的优化。瞳爱希望,这388副爱心眼镜,改变的不仅仅是乡村儿童眼前的视界,更能有机会带动他们在精神健康和社会关系方面的正向发展。助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瞳爱还能做什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专注于守护中国儿童眼健康的公益项目,瞳爱救助项目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了城乡儿童对于眼健康的需求变化。从最基本的义诊筛查、眼病救助、光源改造,到支持视障儿童的艺术梦想,再到特殊学校和基层眼科建设的探索,无一不是在医疗服务及科普教育均等化方面做出努力。未来,瞳爱将继续联合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让优质资源下沉到村镇,将先进设备搬进乡村学校,用专业科普改善思想观念,用实际行动推动眼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实现青少年眼健康公益全覆盖,为乡村儿童创造更公平的社会氛围和更均等的发展机遇。
-
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党政代表团到访中华儿慈会2023-11-302023年11月29日,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委书记梁玉林与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谭丰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振山等一行7人到访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与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卫中、项目一部主任马小艳、平台传播部主任孙丹丹以及中华儿慈会各项目负责人对社会组织如何发挥慈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华儿慈会平台传播部主任孙丹丹会议伊始,中华儿慈会平台传播部主任孙丹丹对中华儿慈会的设立、宗旨、慈善理念以及当前形势下公益慈善工作的开展情况向与会人员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双方能够密切联系,共同推动罗甸县乡村振兴。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卫中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卫中对罗甸县委书记梁玉林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发言中提到: “中华儿慈会一直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民政部关于乡村振兴这方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救助帮扶工作。中华儿慈会对于本次会议非常重视,期待本次会议与罗甸县党政班子达成合作,未来在乡村振兴方面作出新的成绩。”罗甸县委书记梁玉林罗甸县委书记梁玉林对副秘书长卫中的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罗甸县的基本情况,并对近年来罗甸县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了陈述,也指出了相关痛点,希望能通过本次会议与中华儿慈会达成合作,发挥慈善力量,推动罗甸县乡村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全县乡村振兴。中华儿慈会项目一部主任马小艳中华儿慈会项目一部主任马小艳对中华儿慈会微笑行动专项基金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开展的项目作了介绍: 2018年至2022年,中华儿慈会微笑行动专项基金投入资金约人民币37.9万元,医疗物资约人民币7.5万元,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开展了三场免费的医疗救助活动,共筛选177名唇腭裂患者,为其中109名唇腭裂患者免费实施了安全、及时、有效的修复手术,未发生一起医疗差错事故、纠纷,被患者家属称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民解困的德行善举。中华儿慈会关爱新生命项目负责人李嫚旎中华儿慈会关爱新生命项目负责人李嫚旎介绍了项目在罗甸县相关进展与成果:关爱新生命重点发展项目儿童营养改善项目,2020年1月份在罗甸县启动,受益家庭一万八千户。接下来项目将进一步推进落地健齿微笑工程,关注青少年口腔健康,让每一位青少年露出自信灿烂的微笑。随后,双方就儿童心理健康、医疗救助、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及儿童之家的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
童心筑梦 展翼蓝天——“健康成长陇南行”运动会开幕式暨捐赠仪式隆重举行2023-11-30初冬的甘肃山河壮美,初冬的礼县温情涌动。11月8日,“健康成长陇南行”运动会暨捐赠仪式在礼县白关镇九年制学校隆重举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竞争协调司等反垄断司局有关人员、中华儿慈会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专项基金、淘天集团、阿里巴巴等公益机构和爱心企业代表、礼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学区三位受助学校校长共同出席本次大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竞争协调司相关负责同志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词,表达了总局对礼县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挂念。中华儿慈会和淘天集团代表详细介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专项基金“健康成长陇南行”公益活动,在改善礼县乡村学校体育设施、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等方面取得的帮扶成果。展望下一步工作,有关各方均强调将继续加强协调对接,汇聚社会更多爱心和公益力量,为持续改善礼县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呵护乡村青少年茁壮成长、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帮扶贡献。礼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代表受助学校发言,高度肯定了“健康成长陇南行”公益活动为提高礼县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困难学生作出的重要贡献,对长期关心和帮助礼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捐赠仪式隆重举行。中华儿慈会和淘天集团代表分别向肖良乡、白关镇和永坪镇九年制学校及学区捐赠了价值48.9万元、59.78万元和85.5万元的悬浮地板操场、体育器材及助学金。希望通过公益帮扶,让礼县的孩子们眼里有光芒、心中有梦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也希望孩子们珍惜机会,把社会各界的爱心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伴随着教师裁判代表和学生运动员代表的郑重宣誓,“健康成长陇南行”运动会正式开幕。童心筑梦、展翼蓝天,在礼县初冬暖阳的照射下,崭新的操场上飞驰雀跃的,是一个个学生飒爽矫健的身姿,充分展现了生机勃勃、热情洋溢的青春活力,奋发出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孩子们沉浸在运动带来的快乐中,脸上真诚灿烂的笑容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衷心祝愿本届运动会圆满成功,更期待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健康成长陇南行”公益活动,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更多偏远地区青少年儿童,也能拥有健康成长的童年。
-
“古蜀文化 探秘三星堆”公益课堂进校园2023-11-29人间忽寒,山河已冬。2023年11月24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携手保定市联西教育集团、保定文发集团、隆重举行《探秘三星堆》公益课堂进校园开幕仪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考古工作进行指导时曾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本次活动由保定市联西教育集团承办,中华儿慈会为公益支持单位。中华儿慈会项目一部执行主任邢榆煊、保定文发集团副总经理韩敬、保定文发数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旺、联盟西路小学校长刘静、三星堆《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负责人冯钰出席活动,为同学们揭开三星堆的神秘面纱,带领联西学子穿越时空,一同走近横亘古今的“文明奇迹”。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三星堆文化无疑是最神秘神奇的一支。他曾经彻底掩埋在历史尘埃中,完全不被人知晓,一经现世震惊了所有人。神圣庄严的铜像、特点鲜明的面具,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一件古老的物品,它们更是代表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与文化。在此次活动中,联西学子跟随着冯钰老师的解说,一步步解密古蜀文明,体会文物和古蜀文明的魅力,感受时空万物的寂静与辽阔,那些专注的眼神让人动容又感动,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而孩子们,就是中华文明和历史的传承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希望。因此,探秘三星堆公益课堂进校园,有着深远的意义。让古蜀文化走进课堂,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儿慈会青少年文化体育发展计划致力于全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及精神文化培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促进体育强国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儿童思想觉悟、文明素养、体质健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欢迎更多致力于文化体育发展的伙伴加入进来,实现孩子的探索知识的梦想。
-
“善心莲心”到访支持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项目2023-11-282023年11月27日,“善心莲心”志愿者一行到访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能量星光工程“禁毒图书角”项目捐赠善款3万元。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秘书长姜莹、副秘书长卫中以及“善心莲心”爱心组织7位爱心老师、回家的希望项目主任叶玮玮与会交流。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首先代表基金会对“善心莲心”的善举表示诚挚的谢意,不仅感谢他们对“禁毒图书角”项目的支持,更感谢“善心莲心”一直以来对中华儿慈会各项目的信任与支持。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姜莹也对“善心莲心”表达了感谢:“善心莲心”对中华儿慈会长期的支持是一件非常温暖的事情,本次能够有机会一起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善心莲心”能够把大爱和爱心用到孩子身上,这一点和中华儿慈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善心莲心”志愿者代表于冬丽女士表示:中华儿慈会长期以来坚持走在公益事业的第一线,我们来到这里与大家沟通探讨,表示我们对中华儿慈会充分的信任,我们选择的项目都是与我们理念相符、踏实做实事的项目,所以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家。随后,回家的希望项目主任叶玮玮向“善心莲心”志愿者们介绍了回家的希望项目, 回家的希望运营专员申梦尧向“善心莲心”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他们本次捐助的项目——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能量星光工程“禁毒图书角”,并介绍了项目的具体落地执行安排。善心莲心的老师们对“禁毒图书角”的项目执行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也对项目执行表示了期待。“用真心去关怀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用爱心去弥补人世间的缺憾,身体力行地做有益社会有益国家有益众生的事情。”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卫中表示:一直以来,“善心莲心”都秉持这样的理念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此次到访也是双方进一步加深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回家的希望对爱心捐赠人士的积极反馈。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期望,未来有更多爱心人士与我们一起支持儿童公益事业,共同呼唤爱的力量,传递爱的温暖。欢迎扫一扫支持“禁毒图书角”“回家的希望”项目成立于2011年10月,以时尚芭莎明星慈善夜的善款为启动资金,致力于救助帮扶打拐被解救的困难儿童、专注被拐儿童救助帮扶及儿童安全成长领域公益项目支持,并关注留守儿童赋能,通过对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物资支持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通过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赋予留守儿童家庭团聚希望。
-
画我《家乡》第二届青少年志愿服务艺术展走进大凉山文瀚小学2023-11-28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主办,北京新联新文化艺术中心协办,中国SOS儿童村协会、北京市西城区心飞扬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二届青少年志愿服务艺术展”的全国巡展。展览以“绿色可持续,童心创意汇”为主题,旨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将志愿服务融入家庭教育,树立志愿新家风,宣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文明素养和国际视野,推动实现“志愿小家庭,和谐大社会”的美好愿景。孩子们手捧荣誉证书与自己的画合影“我这幅画的名字是《家乡》,画的就是我们的家乡中坝村。这儿是我的家,早上我就沿着这条路来上学,路两旁是土地和庄稼……”11月1日阳光灿烂的大凉山里,鲁基乡中坝村文翰小学五年级的阿来阿加正一脸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着自己的作品。面对着这幅去过北京又回到大凉山的画,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惊奇与向往。郑春玲理事长为文翰小学的孩子们颁发荣誉证书本次巡展心飞扬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的郑春玲理事长和项目部部长姚莉老师走进了大凉山文瀚小学,“艺术展的参与者主要是城市青少年、乡村儿童和中国SOS儿童村的孤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鲁基乡文瀚小学的孩子们有三十余幅作品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展览。”郑理事长告诉记者,这些大多描绘自己所生活的村子在乡村振兴中新的变化和面貌的画作,让北京的孩子们了解了大凉山的风土人情。“这一次除了文翰小学孩子们的画作,我们还带来了来自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的画作,孩子们能看到消除贫困、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性别平等、陆地生物和水下生物等各种题材。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拉近各地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为大凉山的孩子打开一扇窗口了解外面的世界,给城市和乡村的孩子平等的表达机会。”姚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艺术展的主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的是什么主题?是根据哪个目标呢?…”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表达自己对画作的除了艺术展,此次活动还展开了主题为“传承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志愿服务培训讲座。讲座上,郑春玲理事长作为首都最美志愿者和北京市志愿服务培训师,主要围绕志愿标识、志愿精神、志愿礼仪、基本素质等内容展开详细讲解,由点入面,由浅入深,细致透彻地向大凉山文翰小学的孩子们介绍了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孩子们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举手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我知道了志愿者就是要在别人遇见困难的时候,积极地去帮助他们,放学路上我看到垃圾就捡起来,那我也可以是一个志愿者啦!”听完讲座,二年级的海来阿依大声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这充满童真的回答让大家都由衷地笑了。“组织这次讲座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志愿者’并不是多么‘高大上’的词汇,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志愿服务是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郑春玲理事长说:“其实这一次我们还带来了来自北京数百个志愿家庭捐赠给大凉山孩子的图书、文具和玩具,在改善他们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孩子们不能一直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接受者,而要学会将这份善意延续下去,让自己也成为一个给予者。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志愿服务的种子,培育这颗种子发芽长大。”“我要做一名志愿者,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大凉山文瀚小学生的响亮回答响彻山村。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家校社联动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引领广大青少年立足新时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讲座中孩子们认真的记着笔记孩子们认真学习着志愿服务礼仪中的“心手标”收到捐赠玩具开心的孩子们心飞扬大凉山文瀚小学志愿服务队2011年,中华儿慈会推出“童缘”少年儿童公益慈善资助项目(简称“童缘”自主项目),2012年4月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第七届中华慈善奖”,2021年项目升级为童缘联劝,以“资助”+“联合劝募”的形式,支持儿童类公益项目发展,为全国的少年儿童成长保驾护航!2022年4月,由北京市西城区心飞扬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与童缘合作发起,主要有全国青少年志愿服务艺术展、志愿服务融入家庭教育交流、山区少年儿童美育教育等内容,为城市青少年志愿者和山区少年儿童搭建桥梁,通过组织志愿服务艺术作品创作和展出,开展美术手工课程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宣讲活动,为山区少年儿童提供美育教育,传播志愿精神,倡导志愿家庭服务,志愿服务树家风,立德树人育未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少年。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我们真诚邀请广大爱心企业、单位、组织和个人加入到爱心捐赠中来,共同携手,助力公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