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手相连,感恩回报——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为鲁甸灾区募捐5万元善款2014-08-19为表达对鲁甸地震灾区人民的爱心和慰问,报答玉树地震时全国人民给予玉树的无疆大爱。8月13日,青海省玉树州民族中学举行了为云南鲁甸爱心募捐活动,全校师生向灾区共捐款50000元。 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副校长索红卫带头奉献爱心 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教职员工捐款现场 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班级代表捐款现场 善款清点现场1 善款清点现场2 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不但举行了默哀仪式,还号召全校师生及部分家长向四川雅安灾区共捐款305875元。当晚,全体师 生集聚在学校体育馆,点燃近万只酥油灯为灾区祈福。另外,学校感恩救援队奔赴芦山中学慰问,心联小屋专责教师徐君君还为芦山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做了 有关灾后心理健康的辅导。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除教学楼、综 合楼严重受损外,女生、单身教师住宿的大楼和6排男生宿舍(平房)倒塌。当时玉树民族中学全校832名师生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震后玉树州民族 中学被转移至四川省都江堰复课。 2010年9月12日,白岩松与卓达集团副总裁融生为玉树州民族中学尼玛校长授牌 2010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青爱工程首任形象大使、1+1心联行动共同发起人、形象代言人白岩松先生,赴都江堰为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授牌。这是玉树震后1+1心联行动援建的首家心联小屋。 玉树州民族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身心成长,不但加强了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建设,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尼玛校长和索红卫副校长亲任组长和副组长,李丽老师担任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学校七名骨干教师出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兼职教师。 2014年7月5日,青爱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张道诚先生、理事长张银俊女士一行,在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1心联行动青海省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维忠先生、青海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王霞女士等的陪同下,考察了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该小屋由卓达集团杨卓舒先生资助。 在青爱工程“心联小屋”正式投入使用后,玉树州民族中学以小屋为依托,积极搭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的平台,凭借小屋内专业的教育教学器材,开展了丰富多 彩、积极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纽带,构建了家长与子女之间良好沟通方式和顺畅渠道。 青爱工程、1+1心联行动共同发起人(中)、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与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王霞(左)、玉树州民族中学校长副校长索红卫在心联小屋门前合影 2012年,自学校返回玉树复课建立心联小屋以来,青爱工程、1+1心联行动四川基地、1+1心联行动西宁工作站为玉树民族中学多次进行培训和讲座,不 但培养了一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而且还组建了一支相对成熟的心理骨干团队。三年以来,玉树地区的学校升学率得到了明显提 高。2014年高考,我校参加高考337人,二本以上录取人数为123人,三本19人,全校升本率为42.1%,升学率为100%,藏理科升本率为 93.3%,考得四科状员。 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青爱基金会名誉会长张道诚为玉树州民族中学题字“青爱工程,爱的教育” 灾区重建可谓千头万绪,但孩子的事比什么都重要。看得见的伤口是房屋倒坍,看不见的伤痕是孩子心底的废墟。灾后心理恢复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时间和时机,还需要细致和耐心,更需要的是专业的队伍和长久的陪伴。 古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次青海省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募捐的5万元善款是援建云南鲁甸灾区心联小屋的专项资金。对于玉树州民族中学心联小屋的善举,青爱工程一定不负使命,让爱和善人人可及。 万间小屋,万方福田。期待您和我们一道,共建小屋,同种福田! 青爱工程办公室: 电话:010-84404273,010-84404285 传真:010-84404273-804 E-mail: apepcy@apepcy.org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五号凤凰城B座3503室 邮编:100028 爱心捐助: 银行汇款(之一):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西翠路支行 户名: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账号:320756027856 提示: 捐赠留言中请一定注明“青爱工程” 邮局汇款(之一): 单位名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9号中扶国际4层 邮政编码:100097 提示: 捐赠留言中请一定注明“青爱工程”
-
集美集团向灾区捐赠67500瓶饮用水2014-08-182014年8月,云南鲁甸发生强烈地震。为解决前线缺水现状,集美集团通过中华儿慈会捐赠67500瓶“巴马百年青”天然饮用泉水。目前,这批饮用水已陆续发给灾区儿童。 中华儿慈会代表所有受益儿童真诚感谢集美集团的大爱之举!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帮助灾区儿童早日脱离困境!
-
中华儿慈会召开职能部门签约大会2014-08-182014年8月18日上午10点,中华儿慈会在会议室召开三大职能部门签约大会,全体工作人员与会。会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代表秘书处分别与综合管理总部、项目管理总部及合作发展总部签约,标志着中华儿慈会在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中华儿慈会成立四年以来,募款3亿多,救助各类困境儿童50余万,在公益慈善领域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为跟上现代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要求,中华儿慈会从2013年起,从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人事管理等多方面逐步进行梳理,开展改革。 2014年2月27日,中华儿慈会为加强项目管理,推进岗位责任制,分别与童缘资助中心、9958救助中心、孤儿成长中心签署《2014年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对管理部门职责、项目中心职责、项目中心权利、目标责任等内容做了详细的约定。后陆续与回家的希望、《读者》光明行动、起点工程、爱心家园义工联等自主项目签署《2014年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2014年3月初, 中华儿慈会为全面开展专业化管理,特邀请ABC美好社会咨询社专业人士参与基金会战略性人力资本提升,对基金会的组织架构和目标规划作全面梳理。 2014年5月11日,中华儿慈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基金会新的组织架构,将原有部门重新划分为综合管理总部、项目管理总部及合作发展总部。 在ABC的协助下,中华儿慈会建立了“以战略愿景为先导,以组织优化为龙头,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管理水平”的改革思路,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从前期组织调研、组织现状诊断、组织架构设计、岗位体系设计、薪酬体系设计到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全面提升基金会内部管理工作。 至今,中华儿慈会已在各职能部门、各项目组中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将根据年度工作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
灾区最大帐篷“幼儿园”开园2014-08-18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14日电(记者石昊、李贺、白禹)地震发生后,如何使儿童尽快走出灾难阴影成为重要课题。14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发起的“起点童爱小站”在震中龙头山镇开放,旨在帮助孩子平复情绪,避免二次伤害。 在龙头山镇翠屏村山腰上一块平地上,八个蓝色帐篷依次排开。木头小桌子、塑料小板凳、各种零食和五彩气球,把这个刚刚结束使命的停机坪打扮成孩子的乐园。 开园第一天,这个简易的帐篷“幼儿园”已经吸引了50多个孩子。6岁的李玉灿老鹰捉小鸡玩得不亦乐乎。“在这有人和我一起耍!”刚说了一句,他就嬉闹着跑开了。 李玉灿的母亲丁永采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盯着儿子。地震后,她在家门口给乡亲们做“大锅饭”,今天特意抽出时间把孩子送到童爱小站。她说:“我仔细看了看,孩子在这玩,我放心。” 这50多个孩子大都在3到10岁之间,有家里倒了房子的,有亲属不幸遇难的。在小站,每个孩子都会领到一个“童缘学习生活包”,里头有洗漱用品、文具、小手电、创可贴、雨衣等。志愿者会带领他们做游戏、画画、做手工,后续还有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课程。 白天,孩子们从附近的村子集中到小站游戏、学习。他们可以得到一些零食,或者在小站解决一日三餐。晚上回家前,小站还会播放动画电影。孩子在小站的所有花销都是免费的。 据“起点工程”项目专员陈曦介绍,小站计划运行两个月,如何长期保障山区孩子健康成长,他们还在评估。 陈曦说:“目前,我们主要想把童爱小站办好,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也减轻家庭的后顾之忧。” 来源:新华网 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14/c_1112082810.htm
-
“红领巾”排长队 为灾区小朋友捐文具2014-08-18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桥西实验小学门口看到,有20多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整齐地排成一排,手里拿着崭新的铅笔、笔记本等文具,等着捐给灾区小朋友,一位快递工作人员忙碌地将小朋友捐的东西分类整理,装入箱子。家长们在一旁看着,脸上满是欣慰。 记者找到了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张先生,他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据张先生介绍,学校每个班级都建有一个qq群,到了寒暑假家长们经常会通过这个群,为孩子们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最近想到灾区的孩子们也快开学了,肯定缺少新文具,于是我们就想组织一个捐物活动,为帮助灾区的小朋友们出一份力,同时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献爱心、帮助别人。”张先生说。据了解,这些捐助的物品将会通过快递的方式先寄给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然后再发往灾区。 随后,孩子们在“寄给灾区的慰问信”上纷纷签上了名字。一位小朋友告诉记者:“我们非常牵挂灾区的小朋友,希望他们能和我们一样,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用上新的文具。”实习记者段慧泉摄影报道 来源:光明网 原文地址:http://culture.gmw.cn/newspaper/2014-08/18/content_100099752.htm
-
"公益携手行"系列沙龙之公益项目社会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与案例探讨2014-08-15亲爱的伙伴: 您还在为如何提升公益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发愁吗?您还在为公益传播、筹集善款而挠头吗?由中华儿慈会童缘资助中心主办的公益携手行系列沙龙或许可以给您帮助。本期沙龙主题为公益项目社会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与案例探讨,沙龙将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公益传播、公益活动、公众参与、项目筹款等方面来具体探讨。 一、嘉宾: 主讲嘉宾:陈文良(United way全球联合之路大中华区网络发展总监) 分享嘉宾:杜爽(歌路营总干事) 夏军(PMAC泛亚中视公关策划有限公司合伙人) 二、活动时间: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下午14:30-17:00 三、活动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9号中扶国际4层 中华儿慈会大会议室 四、主办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协办方:United Way全球联合之路 支持方:基金会中心网、中国发展简报、PMAC泛亚中视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五、报名方式: 请将姓名、机构名称、职务、手机、邮箱发送到tongyuan@ccafc.org.cn,参会人员限50人,先报先得。 六、嘉宾介绍: 主讲嘉宾介绍:陈文良--全球联合之路大中华区网络发展总监 成就 • 导入了方案成效评量并使用在联合劝募补助机构的流程 • 科技浓汤(信息产品公益捐赠平台)的建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参与公益劝募条例的催生 经历 • 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秘书长2013年3月 • 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代理秘书长2012-2013 • 国际联合劝募组织亚太区域能力建设总监2011-2012 • 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副秘书长2003-2012 • 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执行秘书 1999-2003 学历 •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博士班研究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社会工作硕士, 1997 • 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士, 1990 专业服务 • 财团法人白永恩基金会董事 2004-2013 • 财团法人新竹市天主教仁爱基金会董事 2004迄今 • 财团法人光仁社会福利基金会董事 2012迄今 • 财团法人耕莘文教基金会董事 2014迄今 • 台湾卫生福利部公益彩券回馈金审查委员 2013 迄今 • 台北市劳动局身心障碍就业基金专户审查委员 2004迄今 分享嘉宾介绍: 杜爽:歌路营总干事 2008年与陆晓娅一起创办歌路营,现任歌路营总干事。此前曾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及职业规划工作,为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培训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治疗师、清华大学心理咨询师(兼职)。2011年入选南都公益基金会银杏伙伴计划。 夏军:PMAC泛亚中视公关策划有限公司合伙人 毕业于同济大学管理学院和社科院研究生院,有丰富的政府、国企和外企工作经验。现任职于PMAC泛亚中视公关策划有限公司。从2006年起,专注CSR项目研究、策划、组织、管理和运营工作。 2008年参与创立“MYSR企业社会责任参与行动”,支持和帮助企业创建并运营有企业特色的CSR项目。2009年参与创立《GREENS》电子杂志,向企业及公众传播全球环境领域最新资讯。2011年参与创立“有爱有未来”外企志愿行动,支持和帮助企业开展志愿者活动。2012年参与创立“为爱而走”慈善健走活动,是北京地区参与人数最多(超过5000人),参与机构最多(50家企业+20所大学)、持续时间最长(2012-2014)的慈善健走活动。2013年参与创立团中央“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为企业在大学中开展CSR项目提供支持平台。 八、公益携手行系列沙龙介绍: “公益携手行”是中华儿慈会童缘资助中心推出的大型系列沙龙。沙龙旨在为公益组织提供学习和接受培训的平台。沙龙不定期举办,每期不同主题,发言嘉宾主要包括公益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公益组织负责人、企业CSR、媒体工作者等。“公益携手行”沙龙为开放性沙龙,各界人士均可参与分享、讨论,共同促进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公益携手行系列沙龙”是中华儿慈会童缘联合劝募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公益同行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童缘联合劝募计划于2013年9月发布,是中华儿慈会为民间公益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募款协助、资源对接和能力培训的综合服务平台。了解童缘联合劝募计划详情,请登录:ty.ccafc.org.cn 九、交通: 乘坐地铁10号线至车道沟桥站或6号线至慈寿寺站 乘坐公交33路 、运通104线 、运通109线、运通115线、632路、469路、482路、489路、588环行、运通104快车、运通124到正福寺站下车。 中扶国际院内可提供免费停车,但车位有限,停满为止。可停在院外马路两侧。 联系人:陶小姐 电话:010-51660112-429 邮箱:tongyuan@ccaf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