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间针对青少年性教育培养“种子教师”2015-07-23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李寒芳)“和感染者一起跳舞、纹身、感染者在你面前咳嗽、共用针头和注射器……这些属于与艾滋病人接触的哪些范围呢?”面对黑板上“危险”、“安全”、“不能确定”三个选项,答题者边思索边作出选择,场下其他参训人员则是议论纷纷。 这是21日在“青爱工程2015年度全国种子师资培训”班上的一幕。参训人员是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辽宁、甘肃、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四川、重庆、云南、青海等13个省市的52名青年教师。 为期一周的培训班由中华儿慈会青爱工程专项基金主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承办,得到民进中央支持、本山传媒资助。培训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为主题,设置了“艾滋病疫情现状与预防”“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安全”“社会性别教育”“性取向与性少数”“两性交往关系”“性教育课程设计”“性教育研究设计初步”“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应用”等10个专题内容。参训教师还将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并逐一试讲。 在20日举行的开班仪式上,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表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福民强国”,加强种子教师培训有助于更快推动全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玫玫参与了课程的设置。她告诉记者,通过课程能让老师们改进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防控形势严峻,艾滋病入侵校园,感染者低龄化。国家卫计委公布,2014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0.4万例,其中经性途径传播站91.5%,学生感染艾滋病超过100例的省份达到10个。 来自云南盈江第三初级中学的老师聂永仙从事青少年性健康专职教育已近3年。她说,自己所处的地区毒品较为猖獗,尤其是新型毒品向青少年渗透的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性健康、艾滋病防治教育意义更为重大。 “我们还走进社区,在学生家长中教课,家长对我们学校开展这样的教育很高兴、支持,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讲,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她说。 从“谈艾色变”到正视,学生们在聂永仙的课堂也收获许多科学知识。她举例说:“一次问学生们,如果一项户外游戏,有HIV病毒携带者和重流感携带者两个玩伴,会选择哪个?结果学生们大部分选择前者,因为他们认识到艾滋病并不会通过空气传播,而后者可能会通过喷嚏、咳嗽传染,并不安全。” 青爱工程全称为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目前由中华儿慈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旨在为中国学校性教育推进探索新道路。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6个地区的大中小学幼儿园援建青爱小屋554所,建立项目基地8家,工作站9家。 根据计划,未来四年内,青爱工程将对各地种子教师开展8轮、每轮一周的专题培训,促使他们成为当地学校和社会性健康教育领域的骨干。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寒芳
-
中华儿慈会与微笑行动签约建立专项基金2015-07-23中华儿慈会与微笑行动签约 凤凰公益讯 2015年7月14日,中华儿慈会与微笑行动正式签约,在贫困唇腭裂儿童救助方面开展合作,这是中华儿慈会成立以来第一次与国际慈善组织共同成立救助项目。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副秘书长姜莹、微笑行动首席执行官Wayne Zinn、微笑行动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Li Yi、微笑行动大中华区总裁Wang Xiaowei、微笑行动项目官员Tim Donovan、微笑行动大中华区总监Mack、微笑行动大中华区发展经理Yilia等与会。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在致辞中说,微笑行动是一家国际儿童医疗慈善机构,在为贫困儿童提供安全和高效的唇腭裂手术及术后持续治疗方面有长达20多年的经验。中华儿慈会非常高兴与像微笑行动这样专业的、有经验的公益组织合作,优势互补,帮助更多唇腭裂儿童。微笑行动专项基金成立后,将是中华儿慈会第一个专门针对贫困唇腭裂儿童的项目,也是中华儿慈会第一个与国际慈善组织共同成立的救助项目。 微笑行动首席执行官Wayne Zinn在致辞中说,微笑行动在中国已经开展了20多年的救助工作,这次与中华儿慈会合作是微笑行动一个新的开始。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做的事情会很多。救助工作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一生的改变,很感恩我们有这样的平台和能力帮助孩子们,也让爱心在孩子们中间传递下去。不管大家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肤色,大家关爱孩子的爱心是一样的。 据统计,世界上每分钟都会有一个唇腭裂的孩子出生,这些孩子在周岁之前死亡的概率是其他正常孩子的两倍。同时,唇腭裂的孩子在吃饭、说话、听力和正常呼吸方面都会有一定的障碍。为了帮助孩子们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微笑行动专门针对患有唇腭裂及其他头面部畸形的贫困家庭儿童提供免费医疗。微笑行动是提供免费唇腭裂手术的最大的慈善机构,在唇腭裂的成因、预防、治疗及消除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微笑行动拥有一支由高度专业化的优秀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工作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这些医疗服务人员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队伍已发展5000多名志愿者,均为整形外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整形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儿科医师、牙科医师、心理医师、语音治疗师、护师等。 自1982年成立以来,项目已为220, 000多名孩子及年轻人提供了免费手术。项目还为发展中国家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为的是让世界上更多贫困地区的唇腭裂孩子能够得到治疗。“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手术治疗。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是我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以志愿者为基础的医疗慈善机构的初衷。”项目工作人员说。 1991年,微笑行动在中国开展了首次微笑行动活动,为国内150余名唇腭裂患者和烧伤患者提供了免费矫形手术。后来,微笑行动逐渐与国内70多家医院建立合作,为国内近30,000名患者提供了免费手术及相关治疗。 “经历20年的长足发展,微笑行动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与中华儿慈会合作成立微笑行动专项基金,将更有助于募集社会资金,整合社会志愿资源,对更多患有唇腭裂及其他颌面部畸形的儿童提供免费手术及其他相关治疗,传播慈善理念,促进志愿精神发展。微笑行动期待在新的时代为更多病患提供服务。” 来自:凤凰网
-
专注母婴11年 苏宁红孩子携手儿慈会“一起育儿”2015-07-13中新网7月10日电 近日, 苏宁红孩子携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巧育儿发起的 “一起育儿”公益教育项目在北京启动。这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专门面向婴幼儿教育的全国性大型公益宣讲活动。启动后,参与各方将邀请国内顶尖儿科医生、早教专家以及拥有丰富育儿经验的星爸星妈们,针对我国婴幼儿喂养与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一系列主题讲座,分享和探讨科学高效的育儿方法。 苏宁红孩子总经理潘敏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潘敏首先分析了当前的育儿现状,她表示:“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作为新手爸妈,并不具备丰富的育儿经验,而老一辈的育儿观中有相当一部分也不为年轻夫妻所接受。互联网所搜索的育儿信息,不仅海量而且良莠不齐,急需有专业人士给予专业的分享和指引”。潘敏认为:“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长要做的,就是自我教育和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0岁妈妈’” 。 记者了解到,作为拥有11年专业经验且倍受千万妈妈信赖的母婴服务平台,苏宁红孩子一直以“服务”为宗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针对此次与儿慈会、巧育儿联手推行的“一起育儿”活动,苏宁红孩子专门开设了“一起育儿”公益众筹项目,以凝聚社会大众的力量,助力祖国下一代的培养计划。与此同时,在2015年,其与孕妈互动的平台“0岁妈妈成长计划”将持续推进,通过地面活动和150万的孕妈建立联系,渗透中国10%以上的孕妈群体。苏宁红孩子全力培养的育婴师团队,不仅是孕期辅导师、哺乳指导师,还是育婴师和早教启蒙师以及产品选购师。通过定位客群、打造专家、触点整理和多渠道互动最终为新手爸妈提供科学有爱,育儿有方的专属服务。 据悉,“一起育儿”项目自2015年6月中旬开始,已在全国陆续展开公益巡讲。作为一个公益教育项目,它的启动意味着为全国普通家庭开启了一条无门槛的绿色通道。凡是有宝宝的家长朋友们,都可以报名参加“一起育儿”宣讲活动,并与育儿专家、早教专家面对面,获得免费专业的育儿指导和帮助。(中新网生活频道) 来源:中新网 原文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710/13832339_0.shtml
-
曲靖:中华儿慈会“六一”回访暖人心2015-07-095月26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救助中心、《春城晚报》社有关人员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到龙潭镇开展“春暖圆梦基金云南意外伤害儿童六一节回访活动”,给龙潭镇两位意外烫伤康复儿童发礼物,向100余名群众及儿童讲解烧烫伤的处理、救治知识,并发放了百余套宣传资料,接受了数十名群众的咨询,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下午三点,在龙潭镇有关人员的陪同下,9958救助中心人员一行来到龙潭镇中岭子村完小,给两位在那儿等候的意外烫伤经他们救治康复的儿童发放玩具、文具等礼物,看望慰问了意外烫伤康复儿童及家长。 两个孩子都是女孩,都出生在宣威市龙潭镇以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4岁差10天的侯英化,是去年4月5日因跳舞不慎掉到羊肉烫锅里,造成脖子以下75%烫伤,后经《春城晚报》牵线搭桥,9958爱心人士捐助,“昆医附二院” 烧烫伤专家精心治疗,于去年9月初康复出院的。3岁的李瑞英,是去年杀年猪的时候,掉到烫猪的锅里,至脖子以下55%烫伤,几经周折后找到《春城晚报》社,晚报记者联系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紧急开通绿色通道,并给孩子拨救助款20000元,使其顺利手术出院回家。 看到两个孩子漂亮的脸蛋,红润的脸色,9958救助中心人员一行感到十分高兴,嘘寒问暖,送孩子礼物。“昆医附二院”烧烫伤专家张丽平仔细看了孩子烫伤治愈后的皮肤,教孩子做几个动作。一言一行总关情。体现了他们对伤儿的关爱。 随后,在《春城晚报》新闻部主任李久红的主持下,“昆医附二院”烧烫伤专家张丽平向100余名群众及儿童讲解了烧烫伤急救处理、救治及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家知道:遇到烧烫伤,要“冲、脱、泡、盖、送”,“冲”,就是用冷水冲;“脱”,就是把衣服脱掉或剪掉;“泡”就是用冷水泡一下,以便及时降温;“盖”,就是要用干净的布或衣服盖上;“送”,就是要及时送医院救治。9958呼叫中心专员金钰介绍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及其救助中心。 她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一个专门对重大疾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困境儿童进行紧急救助的机构。困境儿童需急救的,直接拨打400-006-9958即可得到帮助。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给在场群众发放了100余套宣传资料,给小朋友们发了礼物。“昆医附二院”烧烫伤专家张丽平还接受了数十名群众的咨询,解答了一系列的医学问题。9958救助中心人员一行还到意外烫伤康复儿童家里看望访问,进一步了解家庭情况。给龙潭镇中岭子村委会李家大村子的李瑞英小朋友装会唱歌、跳舞、讲故事的机器人玩具。看龙潭镇茨德村委会支那冲村的侯英化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 9958救助中心人员表示,愿意带她们到北京去参加夏令营活动。并提供皮肤整容等追踪服务。这一切都使患儿、家长及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宣威市龙潭镇外宣办 浦智)
-
“王正昕儿童肝移植慈善基金”发布会在京举行2015-07-08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子项目“王正昕儿童肝移植慈善基金”发布会日前在中华儿慈会举行。本活动由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主办,王正昕华山肝移植团队、上海济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玉以及多家媒体参加。 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魏久明来到发布会现场并致辞。华山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王正昕做了主题发言,他介绍了基金的起源、背景和实施目标等。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徐惠芳宣布基金的成立,并向王正昕颁发了医疗专家聘书;9958负责人王昱与王正昕在协议书上签字。 会中播放了肝移植儿童公益短片,呼吁在让更多人关注“小黄人”的同时,将自己的爱心通过友善的双手传递出去,给这些宝宝们一次机会,让他们能够重获新生,和大家一起感受春天的明媚与温暖。 据悉,“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是中华儿慈会自主品牌项目,创建于2011年3月。9958救助中心致力于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生存权,秉承公开透明的公益理念,整合医疗资源,推动政策导向,打造中国最具前瞻性的少年儿童救助体系。“王正昕儿童肝移植慈善基金”属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的子项目,本着以救助终末期肝功能衰竭患儿的生命为宗旨,唤起全社会对儿童肝移植患者的关爱、支持与帮助,推动我国儿童肝移植事业的发展。(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
-
业界呼吁:建立少年儿童专业保护体系 积极倡导儿童权利观2015-06-08中国儿童保护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李延兵 周围围)“我国儿童在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但是,在新形势下,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生活抚养、教育、医疗安全、环保和其他权益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创始人魏久明近日指出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影响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四个全面建设的伟大征程。 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以“儿童视角下的基本权利”为主题的中国儿童保护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邀请学界、司法界儿童保护专家及公益领域儿童保护实践专家,围绕儿童的基本权利问题进行了对话。 《未成年人保护法》尚无政府部门监督执行 上个世纪的中期,魏久明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魏久明表示,我国制定的很多法律都有专门机构监督执行,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监督,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来监督和执行。 中华儿慈会主要创始人魏久明致辞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魏久明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长,他自身的素质及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地域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家庭和社会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平等、公平、合理、科学地对待所有儿童。”他表示,在维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权益时,必须要观念更新,法律制度上要加强保障,维权服务要到位,社会生活要保证儿童的平衡发展。 “我们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不可发生穷富差距太大,城乡之间发生贫富差距,这些不平衡的发展,当然会造成儿童成长过程中满足需求不平衡。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平衡论,即要平等、公平、合理、科学地满足儿童或者解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需求。这也是儿童保护和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则问题。”魏久明说。 为了儿童发展平衡,魏久明在离退休后一直发挥着他的余热,参加公益活动,并长期从事青少年工作研究,对一些问题少年和其他特殊困难少年儿童进行深层救助。他说:“我国经济和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党和政府以及社会都不断地加强对儿童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现在中国的儿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享受到的抚养、教育和安全保障的条件都好,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生活、抚养、教育、医疗、安全、环保和其他权益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很好地讨论研究,进一步需要健全立法和执法,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做好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铺设新的发展道路。” 我国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儿童保护体系 据调查显示,中国约四成的儿童曾受到过不同形式的虐待,有4.4%受到过多种严重虐待。2014年上半年,媒体暴光的情节严重的虐童事件就超过100例。惨遭父母虐待的占四成。而有更多没有被曝光的虐儿案例,其中受害的小孩作为弱势群体,也正在承受着不可言说之痛。 如何使虐童行为脱离法律的灰色地带,让这些孩子拥有快乐童年,享受公平权利?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论坛上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的政策和法律到现在缺乏相应的准备,他说:“我们用一种非常粗放的政策体系来应对现在的儿童问题,不知道归根于谁来保护,是政府还是民间,教育问题依然归于父母,这就是我们的现状,政策简单了。” 同时,我们的社会意识太淡薄,不会关心孩子,专业人士缺乏,在中国只有早教, “我们在这个时期,应该建立中国专业化、现代化的儿童保护体系,并将法律具体化地在实践中执行。” 王振耀说。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