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会:在领跑过程中思考2015-03-02■ 本报记者 闫冰 截至2月2日,基金会总数达4268家,其中公募基金会1494家。2014年度,基金会领域捐赠收入约380亿元,公益支出约310亿元,其中2014年度公益支出前十位的公募基金会支出总和约为95亿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癌症基金会2014年度公益支出分别为18.94亿元、18.72亿元、16.57亿元。 毋庸置疑的是公募基金会在社会组织当中,无论筹资能力、品牌建设还是公众知晓度方面处于领跑位置。同时在监管层面,政府自上而下加大了对年检不合格及违规基金会的处理及政策落实制度,让基金会在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上更加明确方向。 品牌项目的带动与转型 2014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工程”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春蕾计划”都迎来了自己25岁生辰。 25年对于一个公益项目来说可谓是“高龄”,时间倒退回1990年左右,那时候整个中国公益领域的基金会仅仅150家左右,“希望工程”的大眼睛、“春蕾计划”的让女童上学成了国人对于公益最初的印象和理解,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社会大环境需求下应运而生,并且伴随了一代人的记忆。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曾对《公益时报》记者讲述“希望工程”的发展和转型,坦言一方面这样带着时代烙印的成功不可复制,但也需要不断调整和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2005年之后我们也把希望工程的战略重点进行了调整,现在中心任务是配合政府配置社会的公益资源来推进社会的教育过程公平。项目逐渐由不同的公益产品构成,在大学生资助方面从单一给学子们资助现金演变成三种方式等等。” 25年来,“春蕾计划”累计筹集社会爱心捐款14.58亿元,捐建春蕾学校1154所,资助春蕾女童251.7万人次,资助大龄女童实用技术培训52.3万人次;“希望工程”累计募款100.72亿元、为农村贫困地区援建了18396所希望小学、资助贫困生490多万人。 这样的成绩单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一个机构的品牌项目建设对于机构自身的筹资、品牌形象、知名度及方方面面都有不小的影响。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爱心包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母亲水窖”、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9958”……不少公募基金会都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品牌项目,并且在品牌项目的建设上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救灾的联合 回首2008年被很多人认为是大批民间力量正式加入中国灾害救援的元年,巨大的人道救助需求激发全民的慈善热情。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很明显,如无序进入灾区引起的救助混乱和资源重复浪费等。 灾害频发,促使民间救援力量迅速成长,经过汶川、玉树、芦山屡次救灾的锻炼,民间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同时也存在专业性、协作性等差距。此前的“4·20芦山地震”后,为了更有效地救灾、协同合作,社会组织之间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联合体或救灾平台,并有意识形成统一对上的需求,拧成合力与政府沟通、寻求更好的合作。同时,芦山地震后四川政府专门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参与救援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信息集纳等后方支援,双方初探合作互动模式。 2014年的“鲁甸地震”发生后,民间力量自发自觉有序救灾,并且形成了日益明晰的有序格局。 壹基金联合救灾和扶贫基金会的人道救援网络,都是由基金会作为资金和技术提供方,或通过民间组织申请基金会项目执行的方式,支持民间NGO伙伴的成长,但各有侧重:“壹基金救援联盟”侧重于response,即生命救援,联合了相关NGO关注灾区儿童的需求;“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网络”更加侧重relief,即缓解、减轻灾后的痛苦,同时让减防灾的知识和应急能力深入社区。另有华夏公益则特别注重二、三线城市里面的草根组织,联合的意义就是让那些零散的、无序的救援力量,能够集中起来变成有序的救援力量,并致力于在灾区提供后勤保障。 项目趋同与筹资创新 一场接一场风风火火的徒步活动席卷了2014年的夏天。 在香港几乎尽人皆知的疯狂户外运动项目——乐施会毅行者,也是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公众徒步筹款活动之一。取经学习后,这种有益身体健康、增加全民互动性的筹资新方式收到国内组织青睐。继上海联劝“一个鸡蛋的暴走”开展几年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挑战8小时”徒步越野赛、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百公里“善行者”公益活动、壹基金的“为爱而行”也加入其中。 早些时候,就有业内人士表达过项目趋同化的担忧:“包裹类”项目、“救助型”项目到“徒步筹款”项目等,过于趋同可能造成公众无法分辨、难以做出特色创新、筹资遇到瓶颈等等问题。 在筹资方面,基金会也在做着积极尝试,在培养公众捐赠习惯和慈善意识方面做出探索。比如联合腾讯月捐、新浪微公益等开通网络募捐渠道,联合支付宝、微信支付平台等实现公众掌上捐款,与银行合作绑定银行卡、信用卡等实现公众刷卡捐款或每月固定捐赠等。 报道回顾 1 中国红十字会发布声明回应郭美美案 公安机关于2014年8月3日晚间公布了郭美美涉嫌赌博一案的最新调查进展。针对公众关注的郭美美“红会炫富”事件,根据警方的调查和郭美美本人的供述:她以及她的资金来源都与中国红十字会毫无关系。随后,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分别对此事发声。 2 鲁甸地震中民间组织的救灾联合 鲁甸地震后的第二天,鲁甸抗震救灾民间协作大本营成立,地点设在鲁甸县特殊教育学校。早在4·20芦山地震救灾的时候,已经出现的民间联合救灾这次更进一步,有大概六七个联合体或救灾平台网络。比如壹基金的救援联盟和联合救灾两个网络、扶贫基金会的人道主义救援网络,还有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友成基金会的救援网络等,这种救灾网络的独立性更强,工作模式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很快就进入状态。 3 质疑背后,壹基金的选择 2014年4月,壹基金发布“雅安地震赈灾一周年报告”。4月22日,四月网发布微博质疑壹基金尚未拨付的芦山地震赈灾款被其贪污,3亿多元捐款去向不明。随后,壹基金向四月网发出律师函,称“四月网的微博故意歪曲和捏造事实,无中生有、误导公众,在网络空间发表和传播无端诽谤他人的言论,将污水泼向李连杰先生创设的壹基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壹基金名誉。”四月网随后删除微博。 4 地方发出严格监管基金会信号 进入2014年11月以来,基金会监管领域不断传出新动态。11月10日,因“存在私分、侵占基金会财产的违法行为,涉及金额达303万,情节严重”,深圳市民政局对深圳市施惠零铅工程慈善基金会做出了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仅仅4天后,河南省民政厅在《河南日报》刊登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公告,该公告指出,河南省民政厅拟对7家基金会做出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 来源:公益时报 原文地址:http://gongyi.sina.com.cn/gyzx/2015-02-28/101351835.html
-
儿慈会的网络筹资经2015-03-022011年3月,姜莹结束自己全职志愿者的生活正式加入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称“儿慈会”)。同年5月,儿慈会联合崔永元、搜狐公益共同发起了该机构首个网络筹资的平台。名人效应加上门户的首页推送,儿慈会的首次试水就筹到了100多万元。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儿慈会的网络媒体年度筹资额超过2000万元,这个数字跟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明星基金会相比有点差距,但其占筹资总额的比例却很可观,这个数字达到30%,高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15%。 很多人感到奇怪,一家“中字头”为何如此热衷于使用网络媒体筹款? 儿慈会的身份有点特殊。一家民间基金会能以“中字头”命名并拿到公募资格,这在国内非常罕见。但熟知其发展的人却觉得理所应当。为筹办儿慈会,三位在政界有深厚背景的退休官员——魏久明、李启民、袁正光奔走了整整10年。2010年1月,儿慈会在京成立。很难说这家基金会没有官方背景,但其确实有不仰赖政府,而寄望于在公众筹款的理由。 姜莹说,儿慈会至始至终走着市场化募捐路线。成立五年以来,只接受过一笔政府200万的“购买服务”。 在许多手上有资源的筹资官看来,公众筹资远比向政府与企业要钱来得难,成本也大。尽管社会媒体的发展为基金会的公众筹资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然而,在对陌生人缺乏信任,公益文化也尚未养成的中国,要靠一张图片,几行文字就说服网友在移动端捐钱,还是很有难度的。 现任副秘书长的姜莹身材高挑,气质干练,说话直爽,思路清晰,颇有点“北京大妞”的风范。她说,在决定做公益开始,就自学了许多知识,决心要走专业化路线。在接受《中国财富》记者采访时,她说:“最近有个讲座是讲‘公益创投’的,我一定要去弄明白,你要一起去吗?” 儿慈会的网络筹资发展顺畅,与姜莹的性格不无关系。2011年,彼时姜莹请了个探亲假,从北京飞往到深圳看望丈夫。按姜莹的说法,由于她老公恰好在腾讯公司旁边上班,她抱着“无聊找事干”的心态拜访了腾讯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促成了儿慈会与腾讯的合作。如今,在儿慈会的网络筹款中,利用腾讯平台筹得的款项占比最大。 众所周知,网友的钱并不是那么好募的。稍有差池,网友的监督与质疑就会如潮水般涌来。 2012年12月,儿慈会引出了迄今为止,公益领域最猛的质疑者周筱赟,“小数点事件”爆发。按儿慈会的解释,财务人员将账目中一项本应为4.75亿元的金额,写成了47.5亿元。网友不信,对此猛烈质疑,甚至有媒体将之与“郭美美事件”相提并论。后来,权威的财务审计团队给出结论:这就是个小数点事件。 如今,事件带来的影响虽还未散完全去,但姜莹已经显得略为淡定。姜莹说,由于危机公关处理的得宜,“小数点事件”非但没对儿慈会的筹资带来不好的影响,由于曝光率的增加,筹资金额还增加了。2013年,儿慈会的公众筹款额为4653万元,同比增加20%。 在尝到网络筹资的甜头后,永远很乐观的姜莹在畅想更为高大上的筹资方式——大数据筹资。这是近年的热词,大体的意思是,基于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结合系列的市场调查,为用户量身定做捐赠的方案。在许多筹资官看来,这是一个方向,但目前远未成熟。一位业界知名的筹资官就隔空泼了姜莹的冷水,认为这仍然是个很“虚幻”的东西。 Q&A对话 姜莹:我们需要真正的“铁杆” 中国财富:儿慈会对于公众、企业等不同捐赠来源分别是什么样的筹资态度呢?儿慈会有针对不同筹资渠道的方案吗? 姜莹:对于企业,我们采取的是定制化服务,一个企业有专门的人跟,我们要求企业筹资人员每年要拓展50家“点对点”的服务,之后给企业一个项目报告,年报、月刊都定期给企业发送。有市场性的感觉,会根据品牌做定制性方案。 至于公众筹资,你只要把这个事说清楚就行了。例如,20块捐赠比较多,公众觉得挺好挺透明的,捐了钱会在官网上看得到在救助的孩子和在基金会做的事,这些小额捐赠的回头率很高。有一个人每天捐10块钱,从2011年6月一直捐到现在,捐赠次数已经超过了千次。这是一种善的表达,我们管这种叫“铁杆支持者”。他很信任儿慈会,天天都在看我们基金会网站,我们统计出来大概有100多个这样的人。 中国财富:对公众筹款就意味着会面临很多的公众监督,例如之前的小数点事件,公众监督大多是来自于对基金会透明度的监督,小数点事件里您在一档节目里专门和周筱赟有过对质,您觉得小数点事件对儿慈会有什么影响? 姜莹:当时是有影响的,感觉有公关危机了,一下子关注量变大了。最后在新华社的报道里面,我们的捐款在一个月里没有降反而升了10%。那段时间我们官网点击率反而是最高的,有些民众看完之后还是愿意去关心,可能发现这基金会不像他想象的样子,非常透明。 当然最开始处理的时候还是挺打击的,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反观这件事情,确实知名度因为这件事情增加了。整体筹资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但我们也在反思基金会的改革。毕竟这件事情还是暴露出一定的管理问题。 中国财富:目前在儿慈会网络筹资的状况如何?是你们目前公众筹款的主要来源吗? 姜莹:腾讯、新浪、阿里巴巴也是我们的客户,算是大客户了。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筹公众的钱,实际上我们是通过这些平台在筹款,每年我们都要给他们反馈的报告。今年在腾讯筹了一千多万,基金会的项目分析都会形成报告给他们。 腾讯是依托财付通,有一个账号是针对基金会的,所有钱不入腾讯直接会入到我们财付通的账号里,再由财付通账号打到基金会的具体项目里。我们在官网显示不出来每一笔腾讯网友的信息,显示的全是腾讯财付通打的钱。我们采取的结算方式是天天结算,有多少笔就打多少笔,这些钱都是救命的钱,所以都会很快打过来。 2015、2016年网络筹资仍然是呈增长趋势,现在我们是依托腾讯、阿里的客户,但是将来也有可能不能用。只有基金会数据和用户才能自己牢牢掌握,这是基金会的命脉。 中国财富:您之前说会将筹资思路由社会化媒体转为大数据筹资,能具体谈谈您理解的大数据筹资吗? 姜莹:大数据筹资目前还不是那么成熟。首先什么是大数据?我此前看了一篇文章,解释得很好。大数据来源于银行,给银行打一个客服电话,都会让我们输一个身份证号,同时所有客服人员都可以看得到,对你的身份做判定。根据个人习惯推荐理财产品。基于大数据做投资,把客户所有关联信息,对你进行全方面了解。 企业的大数据筹资就在尝试,我们跟一个企业合作,首先要查一下这个企业跟哪些基金会进合作过,合作的项目是什么,这样我们跟企业谈就很容易接洽。如果它原来就是做儿童方面的项目,也做医疗的项目,健康类型的项目,就和我们非常契合,这些都是它的数据。以后我们对企业和个人都会进行大数据管理。 社会化媒体筹款是借助人家平台来筹款,客户在人家那。大数据筹款是依托自己的客户。双腿要一起走,不能把所有宝都押在别人身上。早晚也得做,只不过是早还是晚,你得在别人往上发展的时候就看到未来,更游刃有余。
-
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2015-02-09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陳斌華)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談會8日下午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召開。與會人士認為,對中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缺失、艾滋病感染者呈低齡化趨勢的嚴峻形勢應有清醒認識,將艾滋病防治與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合理結合”,讓政府投入與社會組織、慈善團體、各界人士的參與形成合力,共同上好青少年性健康成長的“必要一課”。 中國現有在校學生約3億人,每年有兩千萬少年進入青春期。由於目前青少年性早熟比較普遍,但性健康教育卻長期“有說法,沒辦法”,因此青少年學生誤闖性禁區,甚至有些人不慎感染性病、艾滋病屢有所聞。為改變這一狀況,著名教育家顧明遠等教育界、慈善界資深人士於2006年發起“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簡稱“青愛工程”),呼吁重視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民進中央副主席王佐書在主持8日的座談會時表示,作為參政黨,民進不滿足於隻提出問題,更需要找到解決方案。因此,民進中央近年來大力支持“青愛工程”,今后仍將責無旁貸地予以支持,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繼續作出貢獻。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防艾委辦公室主任王國強表示,下一步衛生計生委、國艾辦將會同教育部等部門進一步強化疫情信息溝通機制和合作,強化各級教育和衛生計生部門對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視,“繼續支持青愛工程等社會組織開展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強大的社會防治合力”。 座談會由民進中央、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辦公室、中華兒慈會青愛工程專項基金、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周鐵農,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和民進中央及雲南、四川等省市的代表共160人出席了座談會。
-
男孩皮肤一碰就烂用卫生纸裹8年 已获捐32万2015-01-28男孩患怪病皮肤一碰就破用卫生纸包裹8年 这几天,爱心如潮水般涌向豫东商丘市睢阳区一个只有8岁、身患罕见疾病的小男孩宋刘臣,让这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和他的家庭,看到了新的希望。 家住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宋破楼村的宋刘臣,刚出生不久就被确诊为“先天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全身皮肤稍稍一碰触,就会起泡并溃烂。皮肤过度脆弱,衣服的领子都会对宋刘臣造成损伤,无奈之下,母亲田霞英用卫生纸一层一层将宋刘臣包裹起来,除了防止损伤,还能吸收皮肤溃烂流下的血水。虽然如此,小刘臣但仍坚持读书,现在读二年级。 为了照顾孩子,夫妻多年都无法外出打工,紧靠家里的几亩地谋生,还四处借债,一贫如洗。 当地政府也千方百计对这个不幸的家庭给予关照,不但给宋刘臣家办理了低保和残疾证,还向民政和残联等部门申请了帮扶资金。 孩子的病情经媒体披露之后,牵动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国内乃至海外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 截至1月20日,宋刘臣一家共收到来自商丘市以及全国各地的爱心捐款1090笔,累计金额为327952.00元。还有人专程赶到商丘为小刘臣免费治疗;有公司为他免费提供了纤连蛋白;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秦茂权通过媒体得知孩子的情况后表示,可以安排时间为他进行诊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宋刘臣联系到了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病研究所,可以为宋刘臣提供免费治疗。 冬日里暖暖的爱心,给这个“生活在卫生纸里”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
专注儿童弱视,爱心筑造光彩明天(组图)2014-12-1611月28日,济南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正式落户泉城,作为一家一级甲等专科医院连锁经营的分院,这是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继广州、武汉、乌鲁木齐及西宁之后建成的第五家分院。启动当天,已经有几十名儿童在医院接受治疗,院长李志升表示,他们都是来自山东各地贫困家庭的孩子,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弱视、斜视等眼疾,经过治疗目前已初见成效。在采访中,李志升不止一次呼吁家长,治疗弱视一定要抓住学龄前最佳治疗的黄金期,视力很快即可恢复,让孩子拥有光彩的明天。 新院落成,“奥运五福娃”来济接受免费救治 早在2008年,家住济宁梁山的李女士诞下四男一女五胞胎宝宝,恰逢奥运年,李女士一家给五个孩子分别取名“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也让更多人因此了解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今年九月,五个孩子在入学体检时才得知,他们由于多胞胎先天发育不良,几个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先天弱视,经诊断,老大、老二高度散光已经引起严重弱视,医院要求老大、老二和老三必须马上治疗,老四老五好些但也视力发育不良。由于老公曾经出过车祸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李女士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无法工作,一家人一个月仅靠八百块钱的收入维持生活,眼下,孩子的眼病让原本清贫的家庭又一次陷入困境。“我们从媒体报道中得到这个消息后,冯丹黎博士马上安排医生和工作人员赶到了五个孩子的家里,亲自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病情,我们帮助孩子的意愿非常强烈,因为我们从事弱视近视研究几十年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和临床技术,完全有这个能力尽快使他们视力恢复。所以当即就决定为他们进行免费治疗。”李志升院长告诉笔者,像“五福娃”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等孩子长大后,人站在离他们一米多远的地方或许也很难被看清,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健康。由于五个孩子病情有所不同,院方专门为他们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五个小家伙经常一起玩,长得也很像,我们怕认错还专门为他们编了号,并指定一名护士专门负责他们每天的治疗及生活。” 情系“老、少、边、贫”,成为多个慈善救助基金会的全国定点医院 不单单是救助“奥运五福娃”,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在济南落成后,很快便启动了“用心看世界,用爱传光明,送孩子光彩明天”活动,目前已有54名来自山东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了免费救助治疗。来院早的弱视儿童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大多数患童平均提高视力1—3行。 “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经到过全国430多个贫困县,救助了6100多个孩子,其中山东的有460多个。”据李志升介绍,医院自成立起一直坚持将爱心传递到偏远地区,组织医护队,足迹遍布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将弱视知识普及至全国。“弱视的发病率一般在4%左右,但在山区发病率会更高,比如新疆有些地方能达到8%左右,而且越贫困的地区家长越不重视,对孩子的要求也低,有的家长甚至告诉我们孩子的视力能看到走路就算了,让人听了很心酸,我们会把这项公益事业一直持续下去。” 据悉,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成立于2002年6月6日,是由陈慕华、顾秀莲等人亲自倡导下,在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香港知名人士冯丹藜女士投资成立的一所专门从事儿童弱视研究和检查治疗的专科医院。李志升说,“我们遇到过很多孩子,在当地治疗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明显改善,算是‘老大难’问题了,来到光彩明天接受我们的系统治疗后,基本上一个多月就能够康复。”由于该院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显著且一直热衷公益事业,目前已成为“明天计划”、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和圣约翰爵士香港儿童弱视基金会的全国定点医院。坚持“纯物理疗法”,自主研发设备世界领先。 纯物理治疗方法是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的一大治疗特色,不吃药、不打针、不动手术、不住院,这些都得益于院长李志升研制的“自动调频激光弱视治疗仪”和全新的个性化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进行综合治疗,使弱视儿童的视力很快提升。 李志升教授从事儿童弱视研究及诊疗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他发明的电脑自动调频激光弱视治疗仪获国际发明专利,并率先在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等地区和国家注册知识产权保护,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儿童弱视专家。十余年来,医院已治疗国内数万儿童,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目前一所拥有国际发明专利、自主知识产权专门研究治疗弱视的儿童眼科医院。 “这套设备最主要的特点是它不只针对眼睛本身,它所针对的是一个视觉系统的问题治疗,一套非常先进的检测系统,科学的来确诊孩子是不是弱视,问题出在什么部位,检查清楚以后,再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个性化治疗。”李志升表示,除了领先的设备,医院在临床治疗上还有一套独特方法,而且每治疗十天就会对患者进行复查,根据恢复情况制定新的有其对的治疗方案。 据了解,电脑自动调频激光弱视治疗仪的原理,主要是唤醒未发育的和不健全的人体视网膜黄斑部、大脑视神经中枢、视觉传导路和视觉系统细胞,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这种治疗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又增强视网膜椎体细胞的活性,解决了视觉通路的传导障碍和大脑视中枢分析信息的能力,系统地解决了儿童弱视的根本问题。此项专利技术用来治疗弱视,对患童无痛苦、无副作用,相当于在娱乐过程中得到治疗。 抓住学龄前最佳治疗的“黄金期”,发现、治疗弱视越早越好 “弱视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和混淆,它不同于近视、远视,弱视没有器质性病变,即使戴眼镜也达不到0.8以上。”在李志升看来,儿童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除了先天因素外,主要由近视、远视、散光、斜视等导致的视力低下而没有及时纠正,影响了视力的发育,就形成弱视。 怎样才能发现弱视呢?据介绍,弱视不单表现为视力差,而且无立体视觉功能,“孩子看东西眯着眼往前凑、经常爱摔跤、不敢上楼梯、晚上自己不敢走路、看东西看双影等等都有可能是弱视,要到正规眼科医院做进一步详细检查。”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是李志升一直坚持的观点,“如果确诊为弱视,治愈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没有得弱视,只是屈光不正,及时科学戴眼镜,就可以预防弱视的发生,只有带上合适的眼镜才能纠正屈光不正,使得外面的信号能够正常刺激到眼底视网膜,使视神经正常发育。” 多年的临床经验让李志升意识到,弱视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视力低下,而且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比如有的孩子在玩接球游戏的时候总是接不到球,别的孩子认为他笨,但实际上他是由于弱视无立体感,如果不及时治疗纠正,久而久之就可能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形成自闭症等心理疾病。”对此,李志升教授也呼吁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应尽早检查治疗,“弱视治疗最佳时期是学龄前,超过十二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治疗难度将会增加,疗效也会降低。” 为了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院长李志升教授将于每周日上午8:00至下午4:00专程从北京到济南分院坐诊。 济南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联系电话:0531-55687165 55687166(韩昕彤) 来源:网易新闻 原文地址:http://news.163.com/14/1211/14/AD6K7L1M00014Q4P.html
-
百度将助力传统公益转型2014-11-26近日,看到一个公益项目如同我们到网上买菜一样方便的到达受众,引起了笔者浓厚的兴趣。在手机百度里搜索@9958就能一步直达中华儿慈会儿童紧急救助项目的申请页面。你填写一些资料提交上去,2小时内就有工作人员跟你联系,帮你筹钱,帮你找医疗资源,安排各种救助事宜。如此便利地可以得到公益帮助,笔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项目无疑是中国千万贫困家庭绝对的福音,同时也是中国公益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后面蕴藏着的一个巨大公益浪潮可能会马上到来。 公益是什么?在百度百科搜到的解释是“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这样一句抽象的句子,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在我看来,公益其实就是服务行业的一种,只不过服务的对象是更广泛的社会人群。 说到公益,不得不提“希望工程”。无人不知的“大眼睛女孩”,代表着中国农村地区上亿儿童的求知渴望。希望工程创立在1989年,在改革开放初期,项目设计人就意识到教育发展不平衡将会影响中国的发展。换句话说,希望工程的愿景是不让农村地区的80后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希望工程当之无愧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品牌公益项目。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做的,具有共青团背景,所以希望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公益行为。 中国公益发展的第二个标志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民间NGO团体蓬勃发展,以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NGO力量的发展。壹基金清晰的品牌定位、创新的公益活动、众多明星站台的运作模式,不同于传统NGO靠“惨”吸引眼球的方式,深受青年人喜爱,也使得壹基金2013年庐山地震爆发募款异军突起,募款数第一天就过亿,远甩其他NGO好几年。 2011年,由记者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有一种星星之火可燎原的革命气势,3元钱一份的免费午餐由个人呼吁发起,推动了一个国家政策的制定,算是中国公益上第三个标志——民间呼吁,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的改革。 所以,中国公益组织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三足鼎立的状态:官方背景基金会,背靠政府;民间NGO,创新求变,夹缝中求生存;名人效益公益项目,一边创造影响力一边向企业抛橄榄枝。就像前文所提到的,既然公益是一个服务行业,那么,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公益行业已经进入市场竞争状态。服务行业得客户者得天下,在公益领域也一样适用。在郭美美事件爆发出来后,公众开始质疑公益,整个行业掉入了一个冰点。 那么,在发展中的NGO是否有机会弯道超车?而老大哥级别的政府背景基金如何能简化运作流程快速服务弱势人群呢?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是否能给社会公益组织带来新的机会和想象空间。 说到互联网,就不得不提互联网的三巨头BAT。直观地讲,百度像是一个图书馆,阿里就像一个超级市场,腾讯则是一个无形的聊天室。对社会公益组织来说,拥抱谁才能赢得未来。 从百度搜索上看到的数据显示,这些年,BAT三家都给NGO做了很多的事情。拥有“超级市场”的阿里最擅长卖东西,双十一的狂欢让商家瞬间获得利润,也同时创造了一个用户群体,那就是“剁手党”。利用这么火爆的阵地,阿里为公益组织在网上开店,公益组织马上转变成了售卖“虚拟爱心”的店小二。 腾讯的无形聊天室汇集了各路英豪,顺势而生的月捐和乐捐公益平台让各路英豪显神通,帮助大小NGO筹款, 让亿万腾讯用户,掏出了真金白银。 书中自有黄金屋,百度这个图书馆隔三差五就抛出来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早年有为拉近NGO与网民的距离而搭建的百度公益开发平台,帮助所有的NGO组织在网上做推广。今年初跟红十字会一起推过内容涵盖烫伤、心脏病、出血等突发情况时最正确的处理方式的急救轻应用;年中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过致力于解决中国电子垃圾问题的百度回收站,近期又与中华儿慈会推儿童紧急救助项目的9958直达号。貌似与我们前文提到的提高NGO服务水平和效率更贴近一些。 公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程度。全国有50多万家社会公益组织,每年有至少几十亿的爱心基金等待被用在最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事情上。这些人在哪?如何找到他们?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又是什么?中国的NGO组织,现在应该发力在资金筹集上?还是应该寻找更好的途径和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已不仅仅是NGO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全民议题。 期待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如9958直达号这样的公益方式和公益渠道出现,让更多的公益项目通过最科学的方式与弱势群体连接起来。期待移动互联网,带着中国公益走进下一个时代。文/北京晚报记者,刘洋 来源:中金在线 原文地址:http://news.cnfol.com/it/20141125/19544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