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溪滩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援助站 - 常德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2012-11-21本报讯(通讯员 梁先海 彭爽 张远生)11月13日,澧县甘溪滩镇留守儿童心理援助站举行启动仪式。 该援助站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项目。童缘项目取“与童有缘、与善结缘、与众共缘”之意,以助童之心,聚公益之力,为儿童造福。童缘项目落户澧县,主要是通过建立澧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培养留守儿童心理援助队伍,全面实施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和心理辅导,经费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赞助。童缘项目在澧县由澧县心理咨询师协会和县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基地承办,先前已设立了3个援助站,甘溪滩镇是第4个。甘溪滩镇政府、学校负责人一致表示,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源:常德日报 原文地址:http://roll.sohu.com/20121121/n358203258.shtml
-
平顶山新闻网“鹰城网事”论坛组织网友看望孤儿2012-11-20本网讯 天气越来越冷,爱之家孤儿寄养点急需过冬衣物。11月8日、13日,本报刊登此事后,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连日来,不时有市民邮寄或亲自到该寄养点捐献棉衣。11月17日下午,平顶山新闻网“鹰城网事”论坛组织近30名网友及爱心市民来到“爱之家”孤儿寄养点。 爱心涌向“爱之家” 为了给孤残儿童募捐过冬衣物,11月8日、13日,本报就此事报道后,平顶山新闻网“鹰城网事”论坛也及时在论坛贴出了“募集过冬衣物活动方案及去看望孤残儿童的通知”。11月17日下午2点,网友们相约在市区鹰城广场集合,原计划15人,结果不少路过的市民得知“鹰城网事”论坛的活动内容后,也纷纷要求参加。一位爱心女士下班路过鹰城广场得知此事后,立即去买了7件崭新的棉衣,带着女儿蒙蒙来到“爱之家”。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得知此事后,给记者汇过来1000元钱,委托记者帮忙买些婴幼儿用品送到“爱之家”。考虑到“爱之家”的孩子多是3个月到10个月大的,记者帮其买了两大箱(共24盒,每盒400克)飞鹤1段配方婴幼儿奶粉及两大袋尿不湿。 鞋、衣服、玩具、网络适配器……计划去15人,结果去了25人,大家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来到“爱之家”后,大家有的帮忙整理募集的衣物,有的帮忙照顾小孩,有的帮忙修理电脑……一直到下午4时许,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爱之家孤儿寄养点负责人朱智红告诉记者,自晚报就此事报道后,天天都有市民打电话捐棉衣或亲自送过冬衣物到“爱之家”。宝丰县农机局的宋梦甜更是收拾了一大包衣物,由于普通小轿车装不下,她出邮费专门联系物流帮忙托运到“爱之家”。 “晚报的影响力太大了,谢谢大家的关心。”18日,朱智红专门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条短信。 部分衣物已送给孤残儿童 一边是爱心人士纷纷捐献过冬衣物,一边是爱心妈妈、志愿者为孤残儿童发放棉衣。17日、18日,利用双休日,朱智红和爱之家孤儿寄养点的部分爱心妈妈及志愿者与鹰城阳光车友会的车友们一起来到舞钢市尚店镇王店及鲁山县仓头乡、尧山镇,为这里的部分孤残儿童及贫困孩子发放棉衣。 “谢谢阿姨。”17日中午,得知志愿者要来看自己,家住王店村的姚玉茹专门骑自行车来到尚店镇接他们。姚玉茹今年8岁,母亲几年前去世,她和继父相依为命,而继父因车祸下肢瘫痪,家庭生活清贫,已经入冬了,姚玉茹还穿着单衣单裤。当日,“爱之家”的志愿者为她送去了过冬的棉衣、棉裤,并给她留下300元生活费。 鲁山县尧山镇的范勤勤今年9岁,患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后因护理不当造成感染,无法下地。当日,志愿者为其送去过冬棉衣后,又帮其联系北京一家医院为其做手术。 ………… 成立车友援助团 “市民捐献的衣服除少量用于‘爱之家”的孩子外,大部分都送给了附近县市区的孤残或家庭贫困的孩子。”朱智红告诉记者,这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暖心包裹”活动,计划资助100名周边县市区的孩子,他们作为其中一员也参与到其中。为了将衣物真正发放到贫困孩子手中,“爱之家”的志愿者和爱心妈妈利用空闲时间对汝州、叶县、鲁山等周边县市区进行走访,但因为缺少交通工具,给走访造成很大不便。 “你有车吗?有爱心吗?有空闲吗?如果你是车友,在你有空闲时间的情况下,请来支援公益活动吧!QQ群号:280887738”,得知朱智红的苦恼后,“鹰城网事”的负责人“大象”立即设立了一个车友援助团QQ群,并在论坛中发帖,呼吁有爱心的车友能在空闲时间为公益事业出把力。 □记者牛超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原文地址:http://www.pdsxww.com/news/2012-11/20/content_1980262.htm
-
一座城和它的爱心 网友倾情救助先天恶疾女孩2012-11-19小心蕾身上的囊肿已经严重病变 岷县志愿者和爱心网友为小心蕾募捐现场的视频 这一只小手手,是刚刚过完1岁生日的小心蕾的手吗 从今年10月份开始,网上一直有一篇帖子被置顶。帖子讲述的事件的主人公是一个刚刚过完1岁生日的幼儿,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血管瘤、脂肪瘤、淋巴管瘤。一个网名为“小天夏夏”的邻居将她家里的困境发到网上后,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小县城的爱心市民们开始和时间赛跑,倾力救助这个1岁小姑娘王心蕾。 新生儿身患先天恶疾 2011年9月6日,在新疆打工的岷县人王伟夫妇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事实上在确定妻子怀有身孕之后,年过40的王伟兴奋不已。 在随后的孕检中,医生告知王伟孩子身体发育有异常。对于医生的告诫,年过40期盼有自己孩子的王伟心怀侥幸。小心蕾出生后,接生的大夫告诉王伟夫妇,孩子胸部有一块鸡蛋大小的肿块。当年11月份,在新疆求医无果的王伟夫妇带着孩子分别去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儿童医院求医诊治,小心蕾被诊断为先天性血管瘤和脂肪瘤,大夫建议王伟带孩子去北京治疗。为了凑够去北京的治疗费用,王伟回到家乡岷县一边想办法挣钱,一边四处向亲朋借钱。 随着小心蕾一天天成长,她胸口的肿块也越来越大。今年2月份,王伟夫妇带着出生仅5个月的小心蕾赶到北京,经北京儿童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院儿童医院检查,再次被诊断为血管瘤。由于小心蕾只有5个月大,医院没有采取手术治疗。 回家后,小心蕾的病情不断恶化,她右侧的身体和手臂出现巨大的肿块,连手指也未能幸免。王伟和妻子焦急万分,今年8月,王伟夫妇东挪西借筹了4万元后,抱着一丝希望再次赶到北京。这次,小心蕾最终被专家确诊为血管瘤、淋巴瘤、脂肪瘤,同时,专家建议做一次手术和3次疏通,医疗费约需20万元。之前就不富裕的家庭为小心蕾治病已一贫如洗,无奈的王伟夫妇又踏上了返乡的火车。 子孙三代人夜摆地摊 11月的岷县,已经下了好几场雪。11月16日20许时,寒气逼人,街上鲜有行人。在岷县爱心网友的带路下,记者找到了王伟一家4口在县城礼堂前的小摊位。王伟照料着摊位,妻子和母亲轮换抱着小心蕾。 王伟的地摊是近几个月才摆起来的。每天早上5点他就赶到早市占位置,摆到中午12点收摊。下午5点后又开始摆摊到晚上8点多。王伟的妻子说,因为母亲年龄大了,加之眼睛不好,无法独自照料小心蕾,不得已也将孩子带到地摊来了。而为了能多赚点钱给孙子治病,王伟年过古稀的母亲仍然在县城靠理发挣钱,但因为年龄偏高和视力下降的原因,平时很少有人光顾。 一座城和它的爱心 网名为“小天夏夏”的网友和小心蕾家是邻居,她知道了小心蕾的病情后就在网上发了《亲,只要有你,她就有希望,让我们做一次她的爸爸妈妈吧》的帖子。随后,这个帖子一直被置顶。在众多志愿者和爱心网友的倡导下,为了帮助小心蕾,岷县的志愿者和爱心网友们策划组织了一场街头募捐活动。 11月10日上午10点,一场由共青团岷县委员会、岷县贴吧志愿队等发起组织的主题为《拯救天使点滴之爱凝聚希望》的募捐活动在岷县政府礼堂门口点燃了爱的火花。十多名志愿者和数位热心网友一起开展街头募捐,现场的平板电视里,播放着网名为“煮雪南洋”的爱心网友为此次活动从新加坡专门制作的视频“不要你美丽,只要你健康如初;一支出生便重病的花蕾,一个与花儿有关的名字,让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孩子吧……”视频中,小心蕾一脸调皮地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右胸下的肿瘤有柚子大小,已经下垂…… 头发花白的老大爷颤抖着双手献上了自己的心意、咿呀学语的宝宝在妈妈怀抱中将小手伸到捐款箱前、外出返乡的打工者停下了匆忙的脚步……不少人临时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帮助募捐活动。据悉,经过爱心网友“小天夏夏”的联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天使妈妈基金开设了王心蕾专用救助账号。两天时间里,志愿者和网友共募捐到15873元人民币,并全部汇入天使妈妈基金会王心蕾专用账号。 除此之外,志愿者和天使妈妈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不断发微博,以求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弱小的生命。 发稿前夕,小心蕾的父亲王伟打来电话说,经过自己四处借款和爱心人士捐助,第一次手术的5万元费用基本凑齐,还有15万元没有着落。11月20日,小心蕾将和她的父母赶赴北京接受治疗。按照专家的建议,小心蕾必须做一次手术和3次疏通才可以完成治疗,这4次治疗每次间隔为两个月。 我们期待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关注小心蕾,因为他的父亲说,即便手术完全成功,小心蕾从此不再是一个“姑娘”。请伸出你的手点亮爱心,让爱传递,用我们的爱来温暖这个寒冬。 来源:兰州晚报 原文地址:http://news.sohu.com/20121119/n358000597.shtml
-
两千孩子背后的公益样本2012-11-16在百度百科中,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被这样定义——它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说简单点,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愿组织,这12个字就已经概况了NGO的全部特点。在我国,NGO也被称为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它被习惯性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半官方”特色,比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组织,通常被称为“官办社会组织”或“官办NGO”;另一类则是自下而上的NGO,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被称为“民办社会组织”或“民办NGO”。 据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民间NGO的数量,已由之前的31万个增加到44万个,其中,基金会数量从975个增加到2200个。就在去年,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首次超过公募基金会,这意味着,公益慈善事业不再主要是政府行为,已经转变成社会行为。因此有评论说,慈善的本质属性终究是民间的。 北京,因为拥有着先进的医疗资源和稳定的专家团队,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病患和家属不远千里进京求医。助医,也因此成为很多民间NGO的一大救助重点。无论是由一群爱心妈妈组成的“天使妈妈”志愿团队,还是如今挂靠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下的西部儿童救助基金,它们都是本报长期关注的、助医领域的两大民间NGO。她们每年帮助、救治的儿童数以千计。 可即便是长期被关注,这样的公益样本之下,仍有很多我们并不了解的背后故事。在剖析她们“前世今生”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做的事就是,知道她们,了解她们,关注她们。类似的民间公益组织还有很多,她们接下来的发展和壮大,需要政府、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助力。 来源:北京晚报 原文地址: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1/12/19063928_0.shtml
-
爱心涌向“爱之家”2012-11-15几名“爱心妈妈”正在整理刚刚收到的棉衣。本报记者禹舸摄 本报讯 天气越来越冷,爱之家孤儿寄养点急需过冬衣物,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希望大家能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帮这些孤儿(11月8日本报曾报道)。此事见报后,引起市民关注,不少市民打电话询问爱之家孤儿寄养点的联系方式,想捐献棉衣。 市民周女士在市区建设路与凌云路交叉口附近上班。她第一个给记者打来电话,询问爱之家孤儿寄养点的联系方式。 周女士说,她有好几位同事的孩子都长大了,很多棉衣没穿几次,现在已经不合身了,她们想把这些棉衣捐给爱之家孤儿寄养点。 市民柏先生也打来电话要捐棉衣……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爱之家孤儿寄养点,一位市民刚捐献了一大包衣服。寄养点的“爱心妈妈”和志愿者正在清点、整理。旁边还有一些已经整理好、打包过的过冬衣物。 据寄养点负责人朱智红介绍,寄养点的孤儿所穿的棉衣已经够用。目前,市民所捐献的衣物,她们清洗、整理、打包后,准备送给周边县(市、区)的孤儿寄养点。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举办了一个‘暖心包裹’活动,我们作为其中一员也参与到其中。”朱智红说,“暖心包裹”主要是针对一些孤残或家庭贫困的孩子。目前,她们已募集了8个“暖心包裹”,分别寄给了叶县、南阳和河北沧州等地的一些孤儿。 “近日,我们‘爱之家’的志愿者和‘爱心妈妈’利用空闲时间在汝州、叶县、鲁山等地走访,发现不少贫困家庭或孤残儿童过冬衣物较少,我们计划再资助100名周边县(市)的孩子。”朱智红说,捐献的衣物不论新旧,她们都接受。 “我们负责清点、整理、消毒,您只要献出一片爱心就行。”朱智红说,如果有市民愿意捐献衣物,可拨打电话15137531127与米女士联系。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原文地址:http://www.pdsxww.com/news/2012-11/13/content_1977099.htm
-
法官妈妈“以助童之心,为儿童造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判后救助工作纪实2012-11-152012年2月29日上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项目资助“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涉诉困境未成年人救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举行,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将资助善款20万元的支票交到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鲁为手中,标志着项目的正式启动。 以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法官为主组成“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作为中华儿慈会“童缘”项目的执行机构,借助这一社会慈善力量的资金资助,共同对处于诉讼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被害人和被告人进行生存、心理、技能、成长等全方面的救助,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也是海淀法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管理创新举措。据了解,2007年以来,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已经用专项救助基金救助了31名失足少年。 “慈善助儿” 为受害家庭点亮希望 残破的饭桌上,放着一碗玉米做成的糊糊,跟几块白菜和土豆混在一起。小男孩吃得很香,还不忘将碗里的土豆夹给奶奶。室外的温度只有零下5度,屋里的温度也接近零度,小男孩单薄的身上只穿了一件破旧的外套,脚上穿的是邻居送给他的一双单鞋。 这个小男孩叫小威,6岁,系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刘某的孩子。因被告人同样来自贫困地区,小威及其家人未能得到实际的民事赔偿。刘某死亡后,小威的爷爷也离开了人世,母亲又改嫁他人,家里只留下小威与疾病缠身、年迈的奶奶,这一老一小两人每月只能依靠政府给予的112元低保金生活。勉强维持的温饱,由于家庭的困难,小威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只能断断续续地上幼儿园。 有外人来访,小威放下碗筷躲到奶奶的身后,怯生生的看着眼前的陌生人。来访的正是审理他爸爸案子的海淀法院法官王丽娟和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尚秀云,她们千里迢迢带着为小威购买的衣服、食品、学习用具,更重要的,她们还带来了供小威生活的人民币二万元善款。 “感谢法官们一直惦记着小威,大老远来看我们,还送来了这笔救命钱,我一定把他培养成才,报答你们的恩情”,小威的奶奶一手颤颤巍巍的从“法官妈妈”尚秀云手中接过捐助款,一手赶紧拉过小威给法官们鞠躬,祖孙俩激动的泪水抑制不住地往下流。 为了保证捐赠者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小威的身上,也为了履行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对捐赠者的承诺,在区、镇、村三级政府的监督下,海淀法院的法官还与小威的监护人签署了捐赠协议,同时明确了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及村委会为受托第三方,监督该笔善款的使用。签约后,为了将善款妥善保管,法官们又与小威奶奶一起来到了银行。 妥善安排好一切后,尚秀云法官和王丽娟法官婉拒了小威奶奶留下吃晚饭的邀请,在黄昏时分踏上了回程的路途,小威与奶奶站在院墙边的法官们挥手告别,脸上带着春天般明媚的笑容。 “爱心回家” 为失足少年照亮归途 7月23日下午1时,在北京站即将出发的T177次火车旁,尚秀云法官、王丽娟法官将17岁的小图带到列车长跟前,再三委托他对小图予以关照。汽笛声响起,小图依依不舍地向法官们道别,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小图,17岁,自幼父亲去世,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今年,他跟着几个同乡一起到北京的新疆餐馆打工,想减轻妈妈的负担。可到北京后却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餐厅,他被强迫到街上扒窃,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案件起诉到海淀法院,承办法官王丽娟考虑到小图的实际情况,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法制教育。 海淀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副组长范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与刑二庭庭长陈雷和副庭长、“法官妈妈”尚秀云商议,为了帮助小图早日回归家庭,不至因迫于生计或被不法分子利用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决定利用儿慈会“童缘”项目善款,在小图释放当日帮其回家。 小图释放时正值暑期学生返乡期间,加之去往新疆的火车发车次数有限,所以小图的返乡火车票非常难买。法官助理杨光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尝试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为小图购票,终于为小图争取到一张释放当日的火车票;书记员吴丽业还利用休息时间,冒着酷暑为小图购买了T恤、短裤、凉鞋和清真食品。7月23日当天,法官助理杨光、书记员吴丽业一大早就前往看守所为小图办理了释放手续,并将其带回法院为其准备了可口的清真饭菜。 “法官妈妈”尚秀云、法官王丽娟语重心长的对小图进行了道德、前途教育,并嘱托其在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回家后要好好继续读书,为家里承担更多的责任。下午1时许,法官们冒着酷暑,和大家一起将小图送到北京站。这已是海淀法院少年法庭用专项救助基金救助的第29名失足少年。 “爱心传承” 让迷途青春重绽光彩 近年来,外来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且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很多失足少年在回归家庭、升学复学、治病康复等方面存在着现实困难。如何帮助这一弱势群体平稳回归社会,防止他们因迫于生计或被人利用而再度犯罪,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判后救助工作作为司法审判促进社会和谐的创新举措,应运而生。 “海淀法院从2007年开始就利用爱心人士捐助和法官个人捐款,首创了‘判后救助专项基金’,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失足少年送回人生正路,”“法官妈妈”尚秀云介绍说,“但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救助资金不足的矛盾开始凸现。而且,我们发现,司法实践中还有许多因自身或亲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造成严重身心创伤、得不到任何赔偿的被害儿童亟需救助。” 正当法官们一筹莫展之际,2011年10月,她们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华儿慈会专设“童缘”项目对困难儿童救助项目予以资金支持。为了争取到这个项目,海淀法院少年法庭设立“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申报“涉诉困境未成年人救助项目”,历经四个多月的筛选、答辩程序,最终在全国上百家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中华儿慈会对单个项目最高额人民币20万元的资助款。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救助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也是我院多年来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鲁为说到,“感谢中华儿慈会‘以助童之心,为儿童造福’的善举,使我院的未成年人救助工作得以延续、扩展和深入,我院也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把司法为民工作落到实处。” 据悉,除“爱心回家”、“慈善助儿”行动外,海淀法院还深入推进“暖衣暖心”、“重塑童心”、“就业金桥”等六项行动,积极拓宽救助渠道,不断规范救助方式,使爱心救助行动发挥到了最大效用。 来源:中国法院网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2/11/id/7861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