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化引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 5万儿童享医疗“双保险”2013-09-09浙江日报讯 “还能报销3511.96元?”临近中午,接到开化县大溪边乡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丁晓芬的电话,墩南村村民汪会兰大感意外。 今年2月下旬,汪会兰的儿子因气管疾病在开化县人民医院住院近一个月,总花费30992.56元,出院结账时,直接扣除了21380.99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费用。现在接到通知还能再报销,而且数额不小,令她一头雾水:“你们系统算钱的时候,会不会出错了?” “不是出错,是我们县另外有一份免费送给孩子的大病医保。”为了解释清楚凭空“飞来”的3000多元钱,丁晓芬费了番口舌。 免费给孩子送大病医保的,是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该基金由一批知名人士发起,托管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通过筹集善款、购买商业保险,然后与地方政府合作,为试点地区的少年儿童争取医疗资金和公平的医疗机会。 “从今年1月1日起,你家孩子只要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就能自动免费享受。公益基金筹集了270多万元钱,给我们县0到17周岁的5万多名少年儿童购买了一份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是50元/年。”丁晓芬仔细讲述了儿童大病医保的由来。 为什么能报销3511.96元?丁晓芬解释,按照规定,在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报销后,患儿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可报销费用和20%的自理费用)年度累计达到1000元以上的部分,可报销50%,20万元封顶。计算公式是:[(医药费总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自费金额)+20%自费金额-1000]×50%。 因为儿童大病医保报销项目6月1日起才完成程序开发,纳入开化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系统,汪会兰儿子3月医院出院结账时,没有直接减免,所以现在通知其补办材料,钱将直接打进其账户。 搞清楚了可以多报销的3000多元钱从哪来,汪会兰喜出望外,连声道好:“这样算下来,3万多元医药费,最后我们只出了6000多元。我们夫妻都在外打工,一个月收入才三四千元,儿子住院还借了两万多元钱。多亏有了这个医保,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真的太好了。” 据统计,开化今年1月到5月就医的儿童,目前有367人次644笔保费还没领取,这些儿童家长近几日陆续接到各乡镇医疗办的通知,前去办理补领手续。接到通知的家长,报销金额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无一不表示惊喜:多一份保险,家长就多一分给孩子看病的底气,孩子就多一分健康的保障。 “6月以后就医的,都能在实时联网定点医院出院结账时直接减免;在非实时联网定点医院治疗的,申请报销,符合条件的可以自动结算打入账户,不需要到保险公司申请。”开化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胡锦松介绍,截至8月30日,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已累计赔付2025人次,共计81.72万元。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原文地址:http://www.tlnews.com.cn/xwpd/zjxw/content/2013-09/07/content_5372820.htm
-
岷县地震灾区7名孤儿回乡读书困难大 留京上学2013-09-05岷县漳县地震时,正在为亲戚看守门户的岷县梅川镇永星村村民褚怀德老人不曾想到老伴、儿子、儿媳都被埋在黄土下面,不幸遇难,留下3个孙娃和他一起绝望地痛哭。和褚怀德家一样,重灾区永星村和永光村也有4名地震孤儿。这些孤儿的未来让人揪心。 幸运的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将7名孤儿于7月30日接到北京休养,陪他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经过儿慈会多方努力,截至昨日,7名孤儿全部就读于北京市中小学。 由于在京读书费用巨大,供养孩子们至大学毕业压力很大。因此,即日起,本报面向社会募集孤儿成长基金。基金将统一归中华儿慈会管理,让已经失去双亲的孤儿能够接受良好教育。 孤儿简介 褚爱红(女,17岁)、车翠红(女,16岁)、褚飞鹏(男,11岁)来自同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去世,爸爸两年前病逝,母亲又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包鹏强,男,10岁,双亲孤儿,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目前和年迈的奶奶相依生活。 褚江伟(男,16岁)、褚江瑞(男,14岁)、褚江琴(女,11岁)来自同一个家庭,地震中失去父母和奶奶,目前和爷爷相依为命。 慈善机构接孤儿进京休养 岷县漳县地震后,在很多志愿者前来志愿服务和好心人纷纷捐款捐物的同时,公益机构也前来奉献爱心。当得知灾区出现因地震失去双亲的孤儿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孤儿成长项目官员前往灾区探访,在和孤儿亲属签订相关协议后,将7名孤儿接到北京休养。 对于岷县地震孤儿来说,“北京”这个词以前都是在书本上认识,在京修养期间,孩子们心里的地震阴影渐渐散去,心理状态逐渐好转,也开朗了很多。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几个孩子写的日记,里面提到最多的话就是“我们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灾难,却感受到了别人感受不到的关爱。”“我们都是第一次去北京,小时候常常想有一天能到祖国首都北京去看看就好了。这次,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褚爱红写道:“2011年我失去了父亲,在我还没有从这种痛苦中走出来时,地震又让我失去了最慈爱的母亲。短短两年内,我失去了所有,剩给我的只有痛苦。我一次次地绝望,甚至已放弃了生活下去的念头。但就在这一刻,北京的天使阿姨从天而降,她们带给我希望,带给我快乐,带我来到了以前做梦才能想象到的地方——北京。” 在京期间,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和岷县孩子们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一起睡觉,一起游玩,一起做好多好多事,让他们感受到了人间大爱。 7名孤儿留在北京上学 在京过暑假期间,7名孤儿虽然心理状态良好,过得很快乐,但均表示如果上学的话还是想回家乡读书,随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他们购买了7月21日的返乡车票。在返乡前两日,其中两名孤儿的亲属前往北京探望,在交流中,孤儿们又同意留在北京上学。 7月21日离京返回岷县办理相关手续后,孤儿们又于7月28日乘车返回北京。 截至昨日,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多方努力下,岷县灾区5名孤儿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小学,1名孤儿就读于蒲公英中学(私立),1名孤儿就读于北京实美职业技术学校。 本报为他们募集成长基金 据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岷县孤儿项目负责人何江萍介绍,在北京上学费用很大,如果资助款跟不上,学生有可能在京读一两年就返乡。但像褚爱红姐弟三人一样,家乡唯一的亲戚就是姑姑,如果回乡读书,将会有很大困难。 孩子们已经失去了双亲,孤苦伶仃的他们理应受到良好教育,得到社会更多关爱。因此,即日起,本报公布7名孤儿的相关信息,面向社会为孩子们征集成长基金。基金将统一归中华儿慈会管理。对孤儿资助和一对一助学有兴趣的单位和个人可与本报救助热线18193105869联系。 来源:兰州晚报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9-04/5245514.shtml?qq-pf-to=pcqq.c2c
-
基金会自律联盟提高公益透明度2013-09-03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指出,未来慈善事业要更多地着眼于探索、变革与发展,对于严重阻碍中国公益事业正常运行与发展的问题,基金会乃至整个公益行业要做出一个大趋势性的解析。 基金会的透明问题一直以来是公益事业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特别是在2011年郭美美事件之后,公益慈善的透明更是受到公众与舆论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中国的基金会公开透明情况到底如何呢?这些年又有什么进展与变化呢?如果有变化,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日前由基金会中心网主办的“基金会透明暨基金会中心网三周年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政府、基金会、国际机构、民间公益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媒体等260余人汇聚春城,共同探讨政策改变与社会改革的大形势下慈善体制的变革方向,以及基金会及公益行业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与发展路径;探讨在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改革中,基金会的公开透明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推进基金会行业的专业与透明,重建公益领域的社会公信力。据悉,此次会议得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的特别支持和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赠予亚洲等机构的支持。 行业披露透明指数显著提升 在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透明之道——中基透明指数FTI一周年报告”中,以中基透明指数FTI的统计数据阐述了目前基金会行业的透明状况。据报告显示,FTI发布一年来,指数分值上升明显。截止2013年8月26日,有1858家基金会在向民政部门提交的年检报告中按规定披露了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的财务数据,披露率达84%,比去年增幅29%。 比较而言,救灾捐赠的透明最能凸现基金会的透明程度。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在会上发布了专家报告《从汶川到雅安:基金会透明度的变化及其理论解释》。报告通过比较汶川和雅安地震中基金会透明的表现来分析基金会透明程度的变化,并力图探究变化背后的规律。邓国胜阐释,为什么从汶川到雅安,5年间,中国基金会救灾捐赠信息能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尽管“政策推动说”与“公益丑闻驱动说”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解释基金会救灾捐赠透明度的提升,但是,以基金会中心网为代表的信息披露平台是影响中国基金会透明度提升、行业自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邓国胜认为政府应该促进和扶持这类平台性或支持性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政社分离。 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启动 在今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后,由42家基金会发起成立了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承诺将全程公布接受、拨付和使用捐款的情况,接受捐款人和社会监督,接受政府监管,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用透明度来“重拾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心”。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为自律联盟首任主席,宣读了《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公约》。何道峰认为,基金会自律联盟的正式启动,将推动基金会行业在自律、透明、规范运作上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被动披露信息到主动公开透明,从被动接受社会监督到主动自律、引入社会问责,公开披露的信息从笼统到具体、有效,更有利于社会有效监督。 基金会与草根NPO合作共赢 “‘中基透明指数’最重要的价值,就是给公众一把打开基金会透明大门的钥匙,然后‘用脚投票’。”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指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慈善事业要更多地着眼于探索、变革与发展,对于严重阻碍中国公益事业正常运行与发展的问题,基金会乃至整个公益行业要做出一个大趋势性的解析。 “非公募基金会创办人想要什么?”,在基金会中心网三周年大会上,围绕基金会与民间NPO的合作,有效配置公益资源这个困扰中国公益领域数年,阻碍民间公益发展、社会组织创新和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北京桂鑫慈善基金会等实施和探索与民间公益机构合作的机构代表人士,一起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展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批从商业领域转投公益领域,非常具有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的非公募基金会创办人或领导人。 爱德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丘仲辉分享了“明白·明慧·明道”的主题发言,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沈光鑫从行业的高度出发,同与会嘉宾一起探讨了“恪守公益使命,促进社会和谐”,而长期秉持“施者应该向受者感恩”慈善理念的老牛基金会创始人、名誉会长牛根生做了题为“一个家族基金会的公益创新之路”的主题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参会者共享了他们的慈善理念与公益实践,深入地阐发了他们本人和机构的公益理想、理念、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 来源:中国网 原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30903/1780381.shtml
-
30多家慈善机构力促昭觉县慈善事业发展2013-09-02最近,国家民政部慈善促进处率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儿慈会等30多家慈善机构和40多名慈善专家到凉山州昭觉县与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研讨如何营造慈善兴县等相关事宜。通过一天的研讨,形成了昭觉县营造慈善兴县的指导思想、基本准则和主要目标。 主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行业发展、制度规范、全民参与”的发展方针,逐步完善促进昭觉慈善事业发展的规律刻度,形成“慈善引资”的具体方案,不断创新慈善载体形成,广泛传播慈善文化,加快普及慈善意识,鼓励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形成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做到“平等自愿、公开透明、鼓励创新,依法推进”四大原则,力争5年内到达“制度完善,作用显著,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让慈善事业促进昭觉县改善民生、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来源:四川在线凉山频道 原文地址:http://sichuan.scol.com.cn/lsanxw/content/2013-08/30/content_5962842.htm
-
聋健融合共建欢乐2013-08-292013年8月17日,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复聪教育基金与北京听力协会联合北京当代商城共同主办第49期咿呀总动员听障儿童康复救助公益活动。活动围绕"好朋友"为主题,特邀8组听障儿童家庭与9组来自当代商城会员的健听儿童家庭共同参与。 此次活动通过咿呀总动员绘本舞台剧、亲子互动游戏和素质课等形式,消除了听障孩子与健听孩子的沟通障碍,创造轻松愉快的融合式交流环境,既有助于听障孩子的康复,使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又激发了健听孩子从小对善良、友爱的公益之心。活动尾声,当代商城的会员及其员工纷纷奉献爱心,为听障孩子们捐赠了专业听力语言康复书籍。希望未来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及孩子参与咿呀总动员听障儿童康复救助公益活动,欢乐互动,聋健融合,共建健康和谐社会。 目前,中国有1.2亿人存在听力障碍,其中听力语言残疾人达2780万,仅7岁以下的听障儿童就有80多万,每年还有约3万新生听障儿童。0-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越早接受干预措施则康复效果就越好,这些听障儿童如果在7岁前得到及时有效干预,其康复率可以超过90%。 咿呀总动员是一项以“亲子.游戏.社交”为主旨的集体互动游戏活动,是由北京听力协会、复聪教育基金及聋康网共同发起,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与社会工作委员会专项资金联合支持,面向听障儿童家庭的公益项目。如果你喜欢孩子,有爱心,热爱参与公益活动,可以通过yiyargroup@gmail.com报名加入到北京听力协会咿呀总动员的志愿者队伍中。 来源:TOM网 原文地址:http://life.qianlong.com/36311/2013/08/28/4302%408909310.htm
-
石家庄:血友病孩子逛趟科技馆也是"奢侈"远行2013-08-27上周日一早,在省科技馆门前,一群可爱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陆续赶来,准备参观科技馆。这是一群很平常的孩子,又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是爸爸妈妈们护在怀里的“玻璃娃”———血友病患儿,当天的集体出游对很多孩子来讲是一次“奢侈的远行”,因为得不到充分的政策惠及,血友病患儿随时会凋零。目前我省只有石家庄城市的城镇医保将血友病纳入“门诊特殊大病”行列,其他城市血友病被纳入了新农合门诊慢性病,但城市户口的患者被忽略了。昨日活动现场,来自我省其他城市的血友病患儿的家属纷纷表示,希望医保部门对“血友病”,尤其是对城市户口的血友病患者引起足够重视。 八岁男孩没去过游乐场 当天10时许,来自保定、沧州等不同城市的孩子们陆陆续续赶来排好了队。这次集体出游主要是参观省科技馆和省博物馆,也是血友病患儿的一次社会融合活动。是中国血友病之家、河北省血友病联谊会以及壹基金联合组织的。 现场记者看到,参加活动的大孩子有十二三岁,年龄小点的小朋友有的两三岁,最小的只有一周八个月。每名孩子都是至少两名家长陪同。“我们只能轮着抱着他,他太小,不知轻重,磕碰了就麻烦了。”来自保定的童童被妈妈抱在怀里,童童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两周八个月了,不敢让他随意走。 省会的李先生看着开心得要蹦高的儿子晨晨告诉记者,孩子今年8岁了,可是家人从来没有带他去过儿童游乐场,怕人多碰着他,更担心小火车、碰碰车、蹦蹦床这些“要命”玩具磕了孩子,引来出血的大麻烦。 排好队,慢慢入场。孩子们先参观了宇宙剧场,当坐在巨大的穹幕下,看到了“夏季夜空”中闪亮的牛郎星、织女星,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 唰!随着闪亮的天鹰座、天琴座、天鹅座、人马座、天蝎座先后在黑暗的夜空中闪入孩子们的眼帘,宇宙剧场内想起了孩子们兴奋的欢呼。“星空,太漂亮了。”“哇塞!宇宙剧场酷毙了。”晨晨和爸爸说,科技馆这么好玩儿,真是早就该带他来看。“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来科技馆。”河北省血友联谊会相关负责人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们这个联谊会是一个自发性的、抱团取暖的组织,大家都是因为家有患血友病的孩子而联系到了一起。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对一般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户外活动,但是血友病孩子们因为“伤不起‘很少出门。 现象 我省约有3500—7000名血友病患者 血友病是一种典型的伴性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因体内缺少凝血因子,导致无法正常凝血。血友病新生儿发病率为万分之零点五到万分之一,属于典型的罕见病。我国约有7万—15万名血友病患者,按发病学原理我省约有3500—7000名血友病患者,但在册登记的不足300人。 血友病英文原意是“嗜血之病”,患者多自幼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因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不能自发停止;关节和肌肉常见频繁出血,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关节多变形致残。血友病患者颅内或腹腔、内脏等出血常危及生命。 从遗传角度讲,一般由女性遗传给子女。女性携带基因,下一代男性往往会成为血友病患者,而下一代女性则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再遗传给子女。“家长对这个病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会非常惊慌失措,甚至不敢面对。”帅气的小伙子刘政是北京血友之家关爱中心的项目主管,也是昨日活动的爱心融合志愿者,他这样告诉记者。在农村,血友病患儿被很多人认为是“糟钱的无底洞”、“没面子的孩子”。 现状 有钱有药可以很好,没钱没药情况糟糕 “血友病同其他疾病所不同的是与生俱来,伴随终生,很麻烦。但患者只要有凝血因子补充即可像常人一样生活。”来自我省一家医院的权威专家介绍,他会经常这样客观地劝慰血友病患儿的家长。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十八岁以下儿童已经开始接受先进治疗理念进行预防治疗,他们不会出现频繁出血,关节变形很少,他们可以从事日常较轻的劳动,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后关节几乎不会变形,能融入正常的生活。 专家的话在承德来的李艾先生的身上得到了印证。李艾今年35岁,在省会经营电子行业,“我的关节是变形的,我走路的姿势你能看出来。”李艾不避讳自己的病情,他告诉记者,他1岁半时被发现得了血友病,那个年代,只有靠输血浆来获得宝贵的凝血因子,身体落下的后遗症影响了他日后的就业和择偶。“凝血因子大概是到了1998年时,市场上才有售。”李艾说相对于他们那一代,现在的血友病患儿从用药角度讲是幸运的,起码能买到有效的药品。 记者了解到,现在出售的药品“凝血因子”分国产和进口两种,价位目前是国产的一支需要396元,进口的一支是1122元。“凝血因子”是血友病患儿家冰箱里随时冷藏的救命药。 “今年以来,我们童童用了20支了,因为不能报销,全是自费。”童童的妈妈刘女士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孩子,她是全职妈妈,丈夫一个月3000元的收入不够给童童买药用。“现状只能靠老人的退休金。”说话间,刘女士的眼圈红了。 贾女士说今年春天,18岁的儿子髋关节自发性出血反复发生了4次,从元月到现在他给孩子用药400支。“今年总共投入了20多万元。”贾女士坦言她和爱人事业都不错,收入上还可以对付孩子的用药,因为石家庄市民的居民医保里血友病是门诊特种大病之一,她每隔3个月可以报销一次,报销比例是60%。 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里条件差的患儿,家长没钱、没药时,只能暂时选择放弃治疗,让孩子的关节肿胀、慢慢吸收。“我还见过用布条勒住孩子胳膊和腿的。用冰块冷敷的!”李先生说,没钱的人想出的没钱的办法让人很无奈。 现实 我省大部分城市城镇医保大病不含血友病 “我都是去省三院买凝血因子,但每次最多给五支。”新华区马女士的孩子因为发病早,早年没有药品可买,孩子部分关节出现病变,现在已经卧床了。马女士说,孩子长大了,出血多的时候,一天输两次,每次输8瓶。能拿到的药根本不够用。“我天津、北京、石家庄,每年到处找药。”袁先生说沧州根本就没有凝血因子卖,他只能外求,没钱买药以及有钱买不到药,他都经常遇到。“买不到国产的,就咬牙买进口的,医院拿不到,就找厂家、找药店。”王女士说,为了孩子,她什么办法都想了。 目前,在石家庄,在省三院、省二院、市三院能买到限量的凝血因子,但是遇到没药的情况,定点医院也没办法。 记者了解到,我省自201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多项医保政策,大大改善了血友病患者用不上药、用不起药的困境。尤其是2012年我省卫生厅下发了通知将血友病纳入全省新农合门诊慢性病,2013年又将血友病纳入20种大病保障范围内,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农村贫困血友病人得到正规有效治疗的步伐。“因为我们是城市户口,所以医保无法报销。”来自保定的刘女士、沧州市的袁先生纷纷这样发表示。 目前,我省只有石家庄城市的城镇医保将血友病纳入“门诊特殊大病”行列,保障了石家庄城镇血友病人的用药和报销。其他城市,血友病被纳入了新农合门诊慢性病,但城市户口的患者被忽略了。也就是说城市户口的血友病患者用药要自费,农村户口的可以按比例报销。 昨日现场,包括河北省会血友病联谊会相关负责人在内的,来自我省其他城市的血友病患儿的家属纷纷表示,希望医保部门对“血友病”,尤其是对城市户口的血友病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 呼吁 稳定政策支持是长久之策 2012年我省卫生厅下发了通知将血友病纳入全省新农合门诊慢性病,2013年又将血友病纳入20种大病保障范围内。“有些地区办理门诊特种病手续相当复杂,每年需开诊断证明,及验血检查报告,因地方医院不具备确诊条件,导致患者每年要到省级以上医院检查。因血友病是伴随终生的疾病,因此倡导和鼓励对血友病患者的医保登记施行“一次确诊,终生有效”的方针,目前石家庄城镇居民医保就是施行的这种办法。”省会一家定点医院的权威专家介绍,虽然省里有政策,但很多城市的医保部门对“血友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再城镇医保门诊特殊大病之列。 昨日,中国血友病联谊会秘书长关涛告诉记者,中国血友病联谊会的工作一方面负责跟政府沟通,一方面组织患者救助。昨日的融合活动,既是为增加患儿们的社会活动机会,又是为让社会更了解这个群体。目前北京的城镇职工医保以及城镇儿童医保都已经把血友病纳入了门诊大病的范畴,报销比例分别是85%、70%,在全国有示范作用。“这些年来,我们得到过中华儿慈会、壹基金、中华慈善总会等多家慈善平台的短期支持,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关涛说,认真执行、落到实处的政策支持带给患者的实惠、发挥的功效要远远大于短期的慈善行为———这也是患者家属们都期待的。 来源:燕赵都市报 原文地址:http://sjz.yzdsb.com.cn/system/2013/08/26/0131809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