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如潮 小天玉转诊深圳福源医院接受治疗2013-08-26大河健康网讯(记者朱振江 毛磊 杜怡)本网《老人捡垃圾抚养被弃患儿7年 患儿面临截肢需帮忙 》一文一经发布,引起了全国数十家网站转载,一时间许多社会热心人士给予小“天玉”极大关注,不少网友还打来电话咨询小天玉的情况,并询问如何为孩子捐款等问题。 网友关注点之一:李运来老人如此困难,为何不把小天玉送到福利院? 针对网友的疑问,记者再次采访了李运来老人。“收养之初,发现孩子背部有一个鸡蛋大小透明的软包,之后,越来越大,都快跟馒头一样大了,并且双脚向里扣翻。看孩子那么可怜,自己也没钱帮他医治,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了,就想着把他送往福利院”李运来老人回忆说。“当跑到南阳市福利院一问,才知道没有孤儿证不能被收留”。小天玉明明是老人在草丛中捡来的弃儿,为什么不能办理孤儿证呢? 带着疑问,记者又咨询了有关部门,“办理孤儿证所要求的条件是:凡具有本地户口、年龄未满十八周岁,失去父母,经户口所在地县民政部门审核,报市民政局认定批准后发给申请办理《孤儿证》的儿童”。文件中还特别指出“孤儿是指失去父母的儿童”。小天玉的确是被亲生父母遗弃,但是李运来老人收养之后帮他办理了收养证和户口,这样一来,李运来老人就成为了天玉的养父,因此不能办理孤儿证,也就被福利院拒绝收养了。 网友关注点之二:孩子大小便失禁,并且双脚溃烂面临截肢,治疗需要多少费用? 天玉大小便失禁,经常发炎导致肾脏受损,解决孩子大小便失禁就成了当务之急。记者在网上搜索,“肖氏反射弧手术”可以治疗大小便失禁,记者联系到了“肖氏反射弧手术”的创始人肖传国教授,据肖教授介绍该手术能治疗脊髓损伤或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所造成的大小便失禁,这种方法是将患者的运动神经嫁接到内脏神经上,形成了新的泌尿反射通路,从而达到根治大小便失禁的目的。 小天玉还有双脚严重畸形、溃烂流脓血长蛆。肖教授初步算了一下,治疗大小便失禁的费用是5万。经请全国著名矫形骨科专家会诊,得知如果在天玉这样严重感染的脚上开刀,又动骨头又动肌腱的,在没有感染的双脚做矫形手术双脚需要约十万元的费用,然而在小天玉这样严重感染的脚上做手术,需要的费用更多。肖教授还表示“手术是最开头一步,即使万事顺利,还要几次麻醉,还要打100天石膏,然后进行康复训练,之后还要定制矫形鞋,并且鞋的大小还要随孩子脚的长大不断调整,这又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肖传国教授表示,他们尽最大的力量帮助小天玉。目前他们已经将小天玉接至深圳福源医院接受治疗。 网友关注点之三:怎样才能为李天玉捐款? 就此记者联系到了首先发起救助活动的南阳市南都救助团队的雷克先生,“我们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他们了解孩子的情况后,为李天玉开通了捐助平台。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捐款渠道: 网银或者支付宝在线: http://www.ccafc.org.cn/templates/donation/txxx.aspx?projectid=1524 银行汇款: 账号:320756027856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西翠路支行 户 名: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请附言:9958-(李天玉) 捐款查询通道:http://www.ccafc.org.cn/templates/donationsearch/index.aspx?nodeid=106 爱心提示:在线捐助可立刻查询到捐赠号,银行汇款需两个工作日可查询。 来源:大河网 原文地址:http://health.gmw.cn/dzb/2013-08/23/content_2003895.htm
-
濮阳双胞胎脑瘫兄弟引发社会持续关注2013-08-21几天来,因为早报的报道,张天宇、张天齐双胞胎脑瘫兄弟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爱心在不断传递和扩散。 记者19日上午再次来到市妇幼保健院,不仅了解到了医院对这一家人的关注,也听到了院方的呼声: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康复大楼里,有许多跟天宇、天齐兄弟一样的脑瘫患儿,他们都需要大家的关注。 网络:网络大V名人转发 天使妈妈基金会跟进 在早报以及多个权威媒体的转发扩散下,更多微博网友开始关注张天宇、张天齐兄弟俩的生活和遭遇。8月18日,在早报微博的联系下,致力于爱心公益事业的微博大V、免费午餐发起人、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也对张天宇、张天齐兄弟俩进行了关注。同时,邓飞也@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天使妈妈”的官方微博,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在微博大V的关注和转发下,天使妈妈基金会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复:“一家两个脑瘫,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跟进。”随后,记者在微博上联系到了一位天使妈妈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和老人联系,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收集一些申请资料,帮孩子继续康复。同时,他们也会帮孩子申请筹款平台来筹集治疗费用。 8月19日上午,三月爱心社的爱心义工带着礼物专程来到兄弟俩的康复病房,并给老人留下联系方式,表示会尽力在生活中帮助老人。 进展:市文明办尽力帮助 医院继续照顾 8月19日上午,老人告诉记者,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这些天已经多次来到医院看望他们。在微博上,文明办官方微博@文明濮阳表示,目前濮阳市文明办已经送去慰问金,并努力协调解决兄弟俩的长期治疗问题。 老人称,在一年多的治疗时间里,他们得到了市妇幼保健院的不少照顾,希望通过早报再次对社会上和医院的爱心人士表示感谢。关于双胞胎兄弟的情况,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位领导表示,在医院里,不少人对这对双胞胎兄弟印象深刻。同时,医院也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一家人,并表示在以后的治疗中会继续尽力在政策范围内争取多帮助两兄弟。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在一年多的相处中,医院的不少工作人员和老人一家都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天宇、天齐两兄弟更把天天给他们做康复的医护人员看成了家人。 据院方介绍,在得知天宇、天齐的情况之后,市妇幼保健院就减免了他们的部分医药费用,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自发为他们捐款1590元。医保科的年轻护士刘颖在得知两兄弟的遭遇后,给了孩子的爷爷一张银行卡,并且每月存200元。医生李芬听说孩子的爷爷奶奶每天只能吃咸菜、啃馒头时,立即给他们送来一箱酱,希望可以丰富他们的饮食。除此之外,在今年2月份,医院还专门为天宇、天齐两兄弟举行过一次捐款,10分钟内就募集到6015元。 延伸:走近脑瘫患儿 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 记者了解到,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伴随有智力障碍、癫痫、感知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在采访中,市妇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员不止一次表示,希望早报记者能够关注这个需要帮助的群体。在市妇幼保健院,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脑瘫患儿,他们的家庭都有各种困难。而治疗一个脑瘫患儿,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最严重的一年需要费用6万多元。对不少困难家庭来说,这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目前,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国家对0~6岁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自闭症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全力开展贫困残疾儿童抢救康复救助工作,这使不少家庭困难的家长看到了希望。但是,因为国家给予的治疗指标有限,医院对于家庭困难的脑瘫患儿的治疗有些力不从心。院方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能关注脑瘫患儿群体,关注这些有康复希望的脑瘫患儿家庭。 来源:濮阳网 原文地址:http://henan.sina.com.cn/puyang/news/redian/2013-08-20/0834-2112.html
-
爱心接力棒:从一个人的“希望工程”2013-08-19陶巧,一个出生在云南省镇雄县坡头乡偏远山村的苗族女孩,如今已经有了工作并且结婚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但是,她却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当初若不是有好心人资助,也许她早已辍学在家,不可能有走出大山上大学的机会。这一切还要从一个人的“希望工程”说起。 一个人的“希望工程” 1998年的冬天,一个下雪的清晨,一辆面包车缓缓地驶进了陶巧所在的云南昭通镇雄县坡头乡亳都小学,好奇的同学们蜂拥而上,把车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车上下来一个人和同学们亲切的打招呼。而此时的陶巧也许不会知道,她的人生轨迹就此发生了改变。据陶巧回忆,当时她父亲发生意外突然去世,面对70多岁的奶奶和上学的孩子,她的母亲常常独自流泪。哥哥姐姐外出打工,上小学五年级的她也面临辍学。 第二天,班主任老师把陶巧、郑刚和另外两名同学叫到办公室,说省城来的一位李叔叔愿意资助他们4个上学,李叔叔每个学期都会给他们每人寄200元学费到学校。并让他们告诉家长,不用再为每个学期的学费发愁了。幸运之神的突然降临,让陶巧有点摸不着头脑,她不知道为什么,也不认识李叔叔,只是不再为学费的事情看到妈妈皱眉头了,她心里特别高兴。从此她的心里也就记住了这么一个神秘的“李叔叔”。而这位“李叔叔”也从此开始了他一个人的“希望工程”。 两年之后,陶巧考入云南民族中学,第一次来到省城昆明。 “到达昆明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大雨中的车站,我拨通了李叔叔的电话,一辆面包车的车窗中,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这就是李叔叔!这个雨夜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他把人群中瘦小的我接回他家,他爱人张阿姨帮我洗澡,找新衣服给我换上,一家人对我很关心。那一年我13岁,第一次离开妈妈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陶巧回忆着第一次与李叔叔见面的场景。 这样的资助一直伴随着陶巧度过初中、高中,直到陶巧考上了海南大学。虽然陶巧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不想再要李叔叔资助,但是李叔叔他还是坚持每年给陶巧几千元的生活费,让陶巧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有自己的电脑,能够专心读书学习。“李叔叔对我的帮助不仅是经济上的,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也给我很多指导帮助。我很幸运,更确切的说是庆幸,在我们几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遇到李叔叔,在我个人对生活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遇到李叔叔。我很感激他改变了我的家庭,改变了我的人生!”陶巧满怀感激地说。 带动身边人“捐资助学” 其实,陶巧称的“李叔叔”就是盈江地震之后,通过腾讯微博呼吁为盈江地震灾区小学校建厕所的盈江县委副书记李毅。到盈江挂职锻炼之后,李毅的“希望工程”还在继续。在盈江地震中失去了姐姐的李竟娜高位截肢,还和妈妈一起在捐款现场坚持为盈江救灾捐款200元。李毅知道情况后,积极联系中国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和昆明假肢厂为李竟娜免费配制了假肢,帮她去掉双拐,充满自信的来到昆明,走进云南民族中学的新校园读书,资助她完成了初中学业,今年李竟娜已经考入高中,她要替不幸遇难的姐姐完成上大学的梦想。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爱心无大小!一滴水也好,一碗水也好,只要用心投入,我们汇聚的将是慈善之溪、公益之河、大爱之江。” 李毅这么说也在这么做,他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带动同事、朋友加入了“捐资助学”的志愿者行列。在陶巧、郑刚的心里,不仅有李毅这位好叔叔,同时也忘不了省财政厅的李婉明阿姨、省招商局的陈健叔叔等爱心人士。郑刚小学毕业后李毅把他托付给了省财政厅的李婉明资助,让他得以继续学业。郑刚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学习特别努力,成绩总是第一,在顺利念完中学考上了昆明理工大学,现在德国留学并工作。而另外两名曾受到李毅资助的同学小学毕业后,李毅把他们托付给了上海来云南挂职的一位领导干部继续资助。因为上海和云南有对口帮扶的关系,李毅还为上海招商系统的党员干部联系推荐了一些需要资助的山区孩子。“许多同学因为不是一个年级的,已经失去了联系,不过我想他们应该也会过得很好吧。”陶巧对记者说。 李毅、李婉明、陈健等爱心志愿者还多次相约开车带着更多“爱心叔叔”、“爱心阿姨”们捐赠的衣物、棉被、电视机等到云南昭通镇雄大山深处的苗族村寨看望村民和孩子们,为那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结对联系爱心志愿者。 一个团队的“公益慈善” 2011年,云南省委组织部选派李毅到德宏盈江挂职县委副书记,新农村工作队总队长。到任第3天盈江就发生了5.8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一边积极深入村寨农户家中,查看灾情,救治伤员,安抚遇难家属,组织群众转移安置;一边利用网络及时开通 “云南盈江李毅”腾讯微博,通报灾情,利用县政府网站和手机群发平台,开展“想帮誰 我做主”定向公益慈善行动,帮助爱心人士结对资助灾区的孩子们,引导各地民间救援力量,根据灾区的需求高效投入抗震救灾。灾区急需的板房、油毛毡、彩条布、大米、食用油和药品等物资及爱心善款,通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民间慈善组织源源不断的汇集到盈江。 正是这次抗震救灾的高效救援行动,让李毅感觉到了民间公益团队的强大力量。李毅在“想帮谁 我做主”定向公益慈善行动理念的基础上,组织盈江当地志愿者发起成立了“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这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县级民间公益慈善协会。一批地震救援的志愿者有了自己的公益慈善组织,实现了从志愿者向专职化社会公益人的成长,而他也从县委副书记增加了“兼职公益人”的角色。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得到了许多公益慈善组织的认可,争取到了许多公益项目:壹基金捐赠云南的20套大型户外学生健身器械、100套乒乓球桌,由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负责在云南盈江,临沧,丽江,禄劝,宜良5个县市的20所山区小学校安装并投入使用。与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合作的机构包括:壹基金、中华儿慈会、北京仁爱、成龙基金、春苗基金、春桃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云南教育基金、微笑行动中国基金等慈善机构。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是“传递温暖的手,连接爱心的桥”,不仅成为了壹基金服务云南的平台,也成为了众多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云南的联合工作站。 据统计,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两年来,争取到全国爱心人士结对资助的善款,爱心企业、科技社团和民间公益机构救灾款物2000多万元,定向资助了1000多个受灾家庭及1000多名贫困学生,40多所民办幼儿园和学校;组织救助白血病患儿闫芳旭,为她捐款献血、寻亲配型、骨髓移植。盈江县委书记王明山带头捐款并亲自到医院看望靠输血维持生命的闫芳旭,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抢救。盈江全县机关干部、德宏州的武警、昆明的大学生、省级科技社团、新闻媒体动员社会共同参与捐款达到80多万元,骨髓配型移植手术圆满成功,挽救了闫芳旭的生命!2012年协会与“微笑行动中国基金”合作,为德宏州100多名唇腭裂患儿免费检查,其中88名实施了免费手术。协会还先后帮助9名先心病患儿和特殊病患儿到北京、昆明的医院免费手术。“在阳光暂时照不到的地方,总会有民间公益慈善的草根力量先行先试。民间慈善作为人性良知和社会道德的微公益实践,它的成功经验成为了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策参考和政策依据。” 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秘书长杨春艳说。 李毅已经结束了盈江的挂职锻炼,回到了云南省科协担任学会部部长,但是他依然情系盈江,继续组织志愿者们为盈江的孩子们忙碌着。从李毅资助贫困学生开始一个人的“希望工程”,到李婉明、陈健等爱心人士的爱心接力,再到成立大盈江慈善公益协会进入专业化的团队“公益慈善”……爱心慈善行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社会公益的正力量正在汇聚!“这里面有付出,有奉献,有委屈、有误解,更有成就和喜悦!更有幸福和快乐!公益爱心是每个人的善良本性所决定的。善心人皆有,爱心谁能无?期待更多的公益人关注民生、人人公益,爱的海洋!”李毅充满希望地说。 来源:云南网 原文地址:http://yn.yunnan.cn/html/2013-08/18/content_2850057_2.htm
-
贫困大病儿童可申请新的救助项目2013-08-15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周苗苗)昨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与沈阳市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东北地区0~16岁贫困大病患儿提供帮助。 这个项目是针对0~16岁重大疾病、意外伤害、虐待、无人监护贫困儿童的紧急医疗救助,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儿童救援的专项基金。与沈阳市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后,贫困儿童可以通过医院向“9958”提出帮助申请。 在对患儿的家庭收入情况、病情进行审核后,如果达到救助标准“9958”会对其进行定向的资金援助或者是“9958”为其开设公共募捐平台。同时,沈阳市儿童医院也会给予减免20%治疗费的帮助。目前,该项目仅在儿童医院一个医院就资助了30万元。 在沈阳其他医院就医的贫困患儿,也可以通过4000069958热线进行申请,审核通过后会得到帮助。 来源:华商晨报 原文地址: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8/15/content_1958019.htm
-
特教老师太极拳公益培训计划启动2013-08-14近日,“侠友心·太极梦——全国贫困地区中小学及特教老师太极拳师资公益培训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接下来,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特教老师、边远乡村教师,将在12天里,圆自己的太极梦,并且成为传递太极的使者。 本次活动主办方“侠友新社”的创始人万周迎说,该计划是由北京侠友新社主办,得到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盲人协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北京武术院、尊尼获加威士忌俱乐部等的大力支持。培训真正全部免费,包括来往北京的交通、食宿费用,此计划将进行三年。万周迎说,我们一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但不放弃希望的贫困乡村老师,和特教老师。教山村、盲人、聋哑学校的老师学会真功夫太极,可以造福全国的弱势儿童,是传播中国文化、传播大爱的好方式。此次培训是侠友在三年基础工作上开展的,充分体现了专业性、精品性、和唯一性。培训同时包含健全老师和盲人老师一起学习,搭建一个残健共同学习、共融的平台。 启动活动中,草根盲人太极“梦想之队”的演出《黑暗中的太极 ·云水禅心》,引起了极大关注。这次演出经过多重设计,除了太极的行云流水,还有队员表演敦煌飞天,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非常浓厚,真实地体现了太极的真谛:平和、包容、智慧、和爱!这支民间队伍由盲人按摩师组成,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不畏艰难,废寝忘食地排练节目。有的盲女来练习一次,单程要三个多小时。尽管很困难,他们依然非常乐观,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在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次培训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经历,太极拳阴阳平衡、枢机动静、以柔克刚的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养生保健,更可以传达给他们一种健康快乐的为人处世方式,静对、从容面对人生坎坷的态度与方法。这12天的学习中,老师们将亲眼见证“盲侠教拳”、“盲侠”带领健全人背诵《道德经》等,国内唯一的奇迹。除了学拳,还有与中医、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他们学成归去之后,将造福全国的弱势儿童。 演出节目《道德经》唱诵也非常震撼,两位全盲青少年,洋洋洒洒,以古典韵律背诵5000字《道德经》。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努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专心做一件事,一定能成功。 万周迎笑言,活动之初,曾面对过无数的怀疑和讽刺,但坚持不懈换来的是现在的应接不暇;是广大学员接受了我们的公益心,也是他们帮我们一起圆了自己的侠友梦,可以不畏艰难,永远向前!活动不在于有没有大腕儿,而在于是否真心、侠友故事感人至深,同时又有功夫的传奇色彩。启动仪式中很多岗位的服务人员都是残疾人,他们不仅仅是接受捐助,他们已经有能力参与工作,回馈社会了。 “俠友心 ·太极梦”启动仪式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工场协力中心、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盲人协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北京武术院的领导,及多位企业界、文化界名人出席。最后,曾任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的杨炳延先生为培训计划揭开了一个真人大小的太极铜像,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来源:新浪公益 原文地址:http://gongyi.china.com.cn/2013-08/13/content_6205417.htm
-
印江4胞胎追踪:获3.3万元捐款 儿慈会有意救助2013-08-14贵网8月14日讯(黔中早报 记者 李坚 实习生 王若兰)印江孟家四胞胎姐妹的遭遇,一直牵动着全国读者的心,从前天到昨天短短两天时间里,关于四毛急需救助的新闻,仅仅在腾讯网的关注度就达到近千万人次,好心人累计为四毛捐款3.3万元,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也有意帮助四毛。 昨天晚上,孟爱兴奋地打电话告诉记者,昨天他去查了银行卡上的所有捐款,发现两张卡上共有3.3万元善款。“这些都是好心人这两天捐助的,真是给四毛送来了救命钱。”孟爱说,还有北京一位姓王的女士打电话给他,称已经向“儿慈会”申请了救助。目前“儿慈会”已答应救助,但需要提供相关文件和医生诊断书等多种材料。 “目前需要四毛的具体病情资料,以及治疗费预算情况。”记者联系上王女士。王女士称,她曾经多次帮助过像四毛这样的早产儿,现在她想帮助四毛,只要孟爱和医院能够提交“儿慈会”需要的各种材料,她会尽力争取资金救助。现在“儿慈会”有关负责人也了解了四毛的情况,正在等待家属提供详细资料。 记者了解到,自从腾讯网转载了早报的报道后,两天时间里有近千万网友关注四姐妹的遭遇,其中有1.8万读者参与话题讨论,2500多名热心网友留言祝福,其中有500名左右的好心人捐助帮助她们一家。 目前,早报记者正协同孟爱准备相关资料,争取专业基金会的救助。 来源:黔中早报 原文地址:http://news.qbnews.cn/2013/0814/107020.html